历史人物 魏国大将钟会的简介 钟会之乱是怎么回事历史名人

Posted 司马

篇首语:不学习历史的人注定要重复错误。——丘吉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魏国大将钟会的简介 钟会之乱是怎么回事历史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魏国大将钟会的简介 钟会之乱是怎么回事历史名人

  钟会人物生平简介

  钟会字士季,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一名武将,太傅钟繇的小儿子,青州刺史钟毓的弟弟。钟会不仅武艺高强,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自幼才华横溢的钟会,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在征讨毌丘俭、诸葛诞期间,钟会屡出奇谋。被人比作西汉谋士张良,又曾为司马昭献策阻止了曹髦的夺权企图,钟会得以成为司马氏的亲信。名士嵇康被杀,便是他的主意。

  在景元年间,钟会曾独立支持和协助司马昭的征战蜀国的计划,蜀国灭亡后,他多次大力结交名人名士,沉重打击了邓艾一干人。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丰富,在245年,就担任了秘书郎的工作,随后在249年时担任中书侍郎一职。直到254年,曹髦在帝位时,就被赐予了关内侯的爵位。

  “王凌风节格尚,毌丘俭才识拔干,诸葛诞严毅威重,钟会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岂不谬惑邪!”这句话正是陈寿对他的评价。

  钟会一生坦荡,自从他有了一定的功绩时,认为自己的功名天下人无人能比,不愿意在屈于人下。于是将兵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你,假传圣旨,准备谋杀司马昭,但最终还是失败了,终年40岁。

  政治方面的他才华横溢,他在书法上也是有一定工笔的。钟会的父亲是著名的书法家钟繇,因此,钟会在书法上也是相当有水平的。张怀瓘曾称他是:“稍备筋骨,美兼行草,尤工隶书。遂逸致飘然,有凌云之志。”其次,钟会在自己已有的水平上,善于模仿他人的书法笔记,曾经还伪造过邓艾的书信,使得司马昭心生疑虑将邓艾收押。

  钟会之乱是怎么回事

  史上有名的“钟会之乱”,当时是在蜀汉将领姜维的协助支持下,反对曹魏的一件事。那时的钟会自作聪明认为自己能够战胜司马昭,夺取天下。可是,这场叛乱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瓦解了。

  在公元263年,邓艾,钟会一起参加了魏灭蜀的战争。他们两个人在攻打蜀国期间相互扶持,彼此衬托,钟会命令由剑阁进军,邓艾选择了走阴平的路。这样的局面吓到了姜维,于是下令调动所有的军队去阻止钟会。结果,邓艾迅速的追赶,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成都。才使得刘禅投降。

  自从这以后,蜀地被占领,钟会的态度开始出现傲慢狂妄的样子。他认为自己已经足够不在屈居于他人之下,而受到身边人的背叛。深受钟会厚待的姜维暗中联络刘禅,计划诱使钟会作乱,来削弱魏军的战斗力,然后再将钟会杀害,重新夺取政权。然而,一直被蒙在鼓里的钟会并没有发觉什么,当他发现的时候,已经成功的掉入了自己部下设计的陷阱里。景元五年的时候,钟会和姜维一起死在了兵变之中,年仅40岁。这场战乱曾在罗贯中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里有体现。

  关于这次的战乱,民国学者吕思勉认为钟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复兴魏国,跟姜维同样是名烈士,还评价钟会是个文人,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学者,并不什么不知义理的武人。所以说他想要尽忠于朝廷,是在合理范围的。因此钟会也是个忠臣,而不是有什么野心。

  钟会最后是怎么死的

  在公元262年,姜维在最后一次北伐战争中失败,而此时蜀国大军并没有回归自己的战区,主要将领也没有回成都汇报工作,而是被姜维带着在甘肃沓中这个地方待了下来。由于连年的征战,蜀汉早已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姜维的下场无外乎成为平民或者被杀。作为军官的钟会,在找到了这个情报之后,立即向司马昭请兵征战蜀国。

  也就是在这时,一直以来拥有亲征传统的司马家族,却将三军统帅的位置让给了钟会。后来,钟会很顺利的攻入了蜀国中心,夺得了汉中。于是胜利的信心让他继续前进,开始攻向蜀国的第二道防线。而此时的邓艾杀死诸葛亮,占据了蜀国自立为王。

  对于现在的钟会来说面临着重重考验,邓艾已经是60多岁的老将,算是司马家的死党,攻破成都之后,以天子的名义,安抚蜀国百姓和官吏。如果从篡位来说,只要钟会再添油加醋一番后,将邓艾的谋反罪名落实,就可以完全取得了三路大军的控制权,可惜前进的道路是黑暗的,在他的部队里暗藏了四股势力。

  与邓艾不同的是,钟会是第一次带兵打仗,没经历过战场上的风雨,面对这四种势力相互交错下已经乱了手脚,加上自己放松了警惕,使他的军队陷入一片混乱中。导致最后的胜利者是司马昭,他不仅没了蜀国还将潜在的隐患杀灭了,还将骚乱中的钟会以及姜维、廖化一干人等杀死。从此一代天才军师,就此陨落。

相关参考

无组织者仍旧会出事 钟会的叛变功亏一篑

各时代的各级政府都很害怕下面人组织起来,因为松散的个体能力有限,一旦组织起来杀伤力就会大很多,比如黑社会。不过世事无绝对,无组织也一样可能出事。三国后期,魏国派邓艾、钟会两员大将出动大军,对以刘禅为核

无组织者仍旧会出事 钟会的叛变功亏一篑

各时代的各级政府都很害怕下面人组织起来,因为松散的个体能力有限,一旦组织起来杀伤力就会大很多,比如黑社会。不过世事无绝对,无组织也一样可能出事。三国后期,魏国派邓艾、钟会两员大将出动大军,对以刘禅为核

历史人物 钟会的钟会的生平简介_钟会的事迹

本名:钟会字号:字士季所处时代: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颖川长社主要作品:《四本论》《移蜀将吏士民檄》[3]主要成就:平诸葛诞之叛、与邓艾分兵灭蜀[3]书法成就:隶行草章草并入妙品、逸致飘然职业:将

钟会汗不敢出的典故 钟会的父亲是谁

三国钟会钟会,三国时期的魏国的著名将军和书法家。他打小就才华出众,不论是群臣还是皇帝都对他非常欣赏。在讨伐诸葛诞的时候,曾多次巧出计谋,多次被人比作西汉的张良。《三国演义》中的钟会在景元年间,钟会曾独

钟会汗不敢出的典故 钟会的父亲是谁

三国钟会钟会,三国时期的魏国的著名将军和书法家。他打小就才华出众,不论是群臣还是皇帝都对他非常欣赏。在讨伐诸葛诞的时候,曾多次巧出计谋,多次被人比作西汉的张良。《三国演义》中的钟会在景元年间,钟会曾独

邓艾钟会的关系 解读三国钟会为什么会谋反

三国钟会钟会,三国时期的魏国的著名将军和书法家。他打小就才华出众,不论是群臣还是皇帝都对他非常欣赏。在讨伐诸葛诞的时候,曾多次巧出计谋,多次被人比作西汉的张良。在景元年间,钟会曾独立支持和协助司马昭的

邓艾钟会的关系 解读三国钟会为什么会谋反

三国钟会钟会,三国时期的魏国的著名将军和书法家。他打小就才华出众,不论是群臣还是皇帝都对他非常欣赏。在讨伐诸葛诞的时候,曾多次巧出计谋,多次被人比作西汉的张良。在景元年间,钟会曾独立支持和协助司马昭的...

钟会之死――刽子手的下场

  历史上,钟会被定为因谋反而死,似盖棺定论,无案可翻。可是,也有一些历史学者,很动感情地甚至很生气地为钟会翻案,比如吕思勉先生。>>  吕先生把钟会视作曹魏帝国后期的大忠臣,封建正统道德的承传者,划

邓艾和钟会之死,是自取灭亡,还是被司马昭提前布局杀掉的

钟会与邓艾被杀,历史上认为,是他们自取灭亡的结果。邓艾在拿下成都,灭亡蜀国以后,虽然并没有想叛变独立的心思,但是他政治上很不成熟,自高自大,说话行事很不检点,在成都当土霸王。这给了钟会谗陷他的机会,因

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钟会为什么会叛变呢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钟会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蜀国的王平就曾经在延熙六年拜前监军兼镇北大将军统辖汉中军队。吴国孙亮曾派冯朝为监军使者,督徐州诸军事。那么曹魏方面的监军,又是如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