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去世后,苏轼偶然看到了他的荷花诗,并做出了如此评价

Posted 黄庭坚

篇首语:明明你一个人可以活的很开心的,偏偏非要学别人谈恋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去世后,苏轼偶然看到了他的荷花诗,并做出了如此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安石去世后,苏轼偶然看到了他的荷花诗,并做出了如此评价

​唐宋八大家之中,除了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就是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和王安石。但是,除了王安石之外,苏轼等五人是一派的。三苏自不必说,欧阳修是曾巩的老师,也是苏轼的考官和亲家。王安石最初与欧阳修也不错,还得到了欧阳修的推荐,后来由于政见不同,王安石与其他人分道扬镳了。 尤其是苏轼和王安石,两人的关系可谓一波三折。苏轼制科考试第一,是大宋立朝以来第一人。而王安石21岁中榜,本来是状元,但由于文章言辞过于犀利,被放置第四。两人都是难得一遇的人才。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为相实行变法,苏轼竭力反对,因乌台诗案被贬。宋哲宗即位后,王安石被贬,司马光为相,苏轼青云直上。但看到司马光一派对王安石一派的疯狂打压后,苏轼又有些同情王安石,专门去拜访他。王安石亲自去迎接。由此,苏轼又遭到旧党的打击,被迫再次外放。 两个人从最初的互相欣赏,到由于变法互相敌视,最后又化干戈为玉帛。特别是当苏轼偶然看到了王安石的六言荷花诗后,竟对王安石佩服地五体投地。今天这个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并与之有着密切的关联,前后长达近40年的时间。 王安石40岁左右的时候,根据自己在地方任职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了改革思想,但没有被当时的宋仁宗接受。于是,王安石以母亲生病为由,回江宁的家了。直到宋神宗时期,王安石被委以重任,于是重回汴梁。太乙宫,是皇家祭祀时的场所,经常由重要官员主持,因此,王安石常到太乙宫来,并写下了数首六言诗。 1.《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 宋 王安石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这首六言诗,前两居如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全是景物堆砌,但却清新雅致。从鸣蜩、荷花、春水来看,描绘的应当是暮春初夏之季。由此,作者想到了江南的家。三十六陂在扬州,与王安石在江宁的家,仅有一江之隔。而「 ”白头想见江南”一句,平常之中,却透露着浓浓的乡情,十分动人。 2.《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二》 宋 王安石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这首诗对上一首诗做了注脚。这两首诗写于1069年王安石担任宰相前。三十多年前,也就是1037年,16岁的王安石和弟弟跟着父亲来到京城,结识了曾巩和欧阳修,也曾经到这里来游玩过。如今,翩翩少年已成白头老人,以前的踪迹已经全然不见了,不禁令人迷茫。这既是对眼前景物的迷茫,也是对未来政治前途的迷茫,可见当时还没有当宰相。 3.《西太一宫楼》 宋 王安石 草际芙蕖零落,水边杨柳欹斜。 日暮炊烟孤起,不知鱼网谁家。 在写完前两首诗后,王安石在夏末秋初之际,又来到了西太乙宫。这时,夏天的荷花已经开始凋零,杨柳横乱歪斜。夕阳西下,一缕炊烟,一副渔网,展现着一种萧条的气氛。这第一首诗,由于其独特的体例和经典的手法,被后人广为称颂,甚至被认为是宋诗的压轴之作,「 ”绝代消魂,荆公当以此二首压卷。”以上这三首诗,是王安石48岁左右所写的。此时的苏轼,31岁,正在丁父忧。不久回京,正赶上王安石已经拜参知政事,开始变法。由于反对变法,苏轼旋即惹上了一身麻烦,最后被贬出京。但在乌台诗案中,由于王安石的保护,避免了杀身之祸。 15年后,王安石由于儿子病故,加上变法被扭曲,推行不顺而辞去相位,回江宁老家。新皇帝即位后,司马光为相,新法悉数被废。而苏轼从黄州平调汝州,在经过江宁时,特意来看望王安石,两人诗词唱和,增进了解,冰释前嫌。第二年,王安石就去世了。而苏东坡被重新启用,到京城担任中书舍人,知制诰。一次来到西太乙宫,偶然看到了王安石题壁的两首诗。特别是在第一首面前,沉思良久,最后说了一句:此老野狐精也。这句评价,高度认可了王安石的「 ”偏邪、老练、精干”,确定了对王安石「 ”亦正亦邪”的奇才的认识。之后,苏轼便和了两首诗: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 宋 苏轼 秋早川原净丽,雨余风日清酣。 从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 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第一首诗是怀念王安石的。在苏轼拜见王安石时,王安石曾劝他:劝我试求三亩宅。现在风和日丽,天气很好。但劝我归耕之人已然不在了,感慨而悲伤。第二首诗,仍然表达了对王安石的看法:何必非要史上留名呢?看看以前的王谢乌衣巷口,都已经被野草覆蓋了。既有批评之意,更有惋惜之情。 苏轼回京后,还主持了一次考试,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等「 ”苏门”弟子都被提拔。黄庭坚和张耒也跟随苏轼来到了西太乙宫。面对此情此景,两人也是感慨万千。于是,各自都写下了和诗,而黄庭坚更是写了四首,可见感慨之深。先将其诗附后,供大家赏析。 1.《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乙宫壁二首》 宋 黄庭坚 风急啼乌未了,雨来战蚁方酣。 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 晚风池莲香度,晓日宫槐影西。 白下长干梦到,青门紫曲尘迷。 2.《有怀半山老人再次韵二首》 宋 黄庭坚 短世风惊雨过,成功梦迷酒酣。 草玄不妨准易,论诗终近周南。 啜羹不如放麑,乐羊终愧巴西。 欲问老翁归处,帝乡无路云迷。 3.《和子瞻西太一宫祠二首》 宋 张耒 太一祥储世世,祠宫岁事年年。 绛节霓旌何处,松庭玉座萧然。 玉斝清晨荐酒,天风静夜飘香。 凤吹管截孤竹,琴弦曲奏潇湘。

相关参考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王安石一首诗道破玄机

前几天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赞美「”项羽”的诗词有哪些?至于是不是赞美项羽的诗词没什么稀奇,不过看到古人翻来覆去的写项羽该不该渡不渡江倒是挺有意思。有人赞扬项羽有气节宁死不渡江,又有人说项羽你傻呀为什么不

舒��与乌台诗案 他为什么要上告苏轼

  舒是南宋时期著名大臣,也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党人士。相当于新党中的领袖王安石、章这类人,舒在后世的声名并不响亮。而最能让后世人听见舒这个名字的,还不是新法,而是大文人苏轼。  苏轼是旧党人士,与所

明代才子因诗得罪太守,被绑衙门不服又写几首,太守听完当场放人

如果硬要将古代的才子分一分类,大概可以这样分。一种是士大夫的典型,混迹于上层,只要往那儿一站就自有一番威严,比如北宋王安石等;一种是既能在上层吃得开,又风靡民间,比如宋词一哥苏轼;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歪

65岁苏轼北归途中去世,好友听闻大哭,写了一首诗悼念他

公元1101年,年过花甲的苏轼从海南儋州任上接到诏令返回京城。对于他来说,这是人生中的一个大事。毕竟被贬在外这么多年,终于有机会能够回到京城,也满足了他心中的一个愿望。​但同时苏轼的内心也是徬徨失措的

王安石和苏轼关系不和 苏轼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和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北宋著名的人物,两人都涉及文学的政治,不过相传两人在政治上存在矛盾,苏轼也不赞同王安石变法,到底为何他们的关系会闹得很僵呢?  民间传说,大约是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

歌女苦苦哀求从良,苏轼微微一笑,填写了这首千古流芳的藏头诗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现在许多人看来匪夷所思的过程。我们并不能以当前的观点来苛求古人,这就是历史辩证观。比如说官员和歌女,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人,但在唐宋时期,他们的关系却非常紧密,超出了一般

但为何仕途多舛 揭秘苏轼在文学上春风得意

苏轼在文学上春风得意,但仕途多舛。他出仕时,正赶上王安石变法。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独立人格,不完全赞同王安石的观点,站在保守派司马光一边。他因此不被变法派的赏识,被贬到外地做官。数年后,变法派失败,司

看了他写的诗,整个人觉得不好了,苏轼为什么还要嘲笑他?

看了他写的诗,整个人觉得不好了,苏轼为什么还要嘲笑他?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孟郊(751~814)是中唐诗坛奇葩,同时代的著名诗人贾岛、白居易等人对他的诗作推崇备至,但自从被苏轼讥为“郊

苏轼与王安石的趣事

我国有名的思惟家,政治家,改造家,王安石宏儒硕学又十分谦逊。”他们“之间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这个“他们”是谁呢,让我慢慢跟你讲来。王安石从小博览群书,曾随文宦游南北各地,对公民的困吃力生活也是十分

苏轼与王安石的趣事

我国有名的思惟家,政治家,改造家,王安石宏儒硕学又十分谦逊。”他们“之间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这个“他们”是谁呢,让我慢慢跟你讲来。王安石从小博览群书,曾随文宦游南北各地,对公民的困吃力生活也是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