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得罪王安石后被外调,竟做了个通判

Posted 知州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轼得罪王安石后被外调,竟做了个通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轼得罪王安石后被外调,竟做了个通判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开始了自己的为官之路。然而到了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知道后颇感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于是苏轼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那么苏轼外调的这个杭州通判究竟是个什么官职呢?

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州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

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因上下公文均与知州联署之故。通判的差选,初由朝廷选京官任职,后改由转运使、制置使及提举司等监司奏辟。通判之掌除监州外,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皆可裁决,但须与知州通签文书施行。通判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官吏。

而且,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也就是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相当于现在的纪委书记兼中央特派员。

相关参考

苏东坡不只写诗还会用诗撩妹生命中遇到的女性都对他死心塌地

苏轼是天生的明星,不只具有领导能力,又善于传递温暖,总能适时把自己的领袖形象行销出去。在他外调杭州通判的三年,每个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觉得自己因为有了苏轼的青睐而变得很重要、很特别。最经典的是,苏轼与朝

历史秘闻 苏东坡不只写诗还会用诗撩妹生命中遇到的女性都对他死心塌地

苏轼是天生的明星,不只具有领导能力,又善于传递温暖,总能适时把自己的领袖形象行销出去。在他外调杭州通判的三年,每个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觉得自己因为有了苏轼的青睐而变得很重要、很特别。最经典的是,苏轼与朝

王朝云如何与苏轼相识?她是苏轼最爱的女人吗?

王朝云是苏轼的侍妾,也是苏轼人生中极为重要的女人之一。关于两人是如何认识的,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即宋神宗熙宁四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遭到贬谪,到了杭州做通判。正因为贬谪而郁郁不愤之时,几位友

王朝云如何与苏轼相识?她是苏轼最爱的女人吗?

王朝云是苏轼的侍妾,也是苏轼人生中极为重要的女人之一。关于两人是如何认识的,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即宋神宗熙宁四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遭到贬谪,到了杭州做通判。正因为贬谪而郁郁不愤之时,几位友

历史人物 王朝云是如何与苏轼相识的

  王朝云是苏轼的侍妾,也是苏轼人生中极为重要的女人之一。关于两人是如何认识的,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即宋神宗熙宁四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遭到贬谪,到了杭州做通判。正因为贬谪而郁郁不愤之时

曹操竟做了这样一件荒唐事! 曹冲幼年病逝

曹冲,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多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让曹操

历史人物 王安石出一绝妙上联,结果成千古绝对

关于王安石的事迹你知道多少?下面跟本站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北宋时期,王安石和苏轼是政治上的对头。不过,两人也都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家,彼此惺惺相惜。王安石在和苏轼的交往中,曾经出了个绝妙上联刁难他,结

慕容熙在皇后符训英死后竟做了这些事情?

慕容熙,十六国时期后燕君主,鲜卑族,其父为后燕帝慕容垂,初被封为河间王,兰汗之乱期间被封为辽东公,慕容盛即位后,复为河间公。后燕长乐三年,慕容盛为叛军所杀,原本皇位理所应当由慕容盛长子慕容元继承,但因

慕容熙在皇后符训英死后竟做了这些事情?

慕容熙,十六国时期后燕君主,鲜卑族,其父为后燕帝慕容垂,初被封为河间王,兰汗之乱期间被封为辽东公,慕容盛即位后,复为河间公。后燕长乐三年,慕容盛为叛军所杀,原本皇位理所应当由慕容盛长子慕容元继承,但因

历史上张耳与陈余是好朋友为何转眼竟做了仇人?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怨无爱的恨。历史上有很多机缘巧合的事情,有些人因为某些事而相互仰慕,而又因为某些事分崩离析。比如张耳陈余曾经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后来又因为相互指责和埋怨疏远了对方,最后甚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