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传(金刚经的翻译者)

Posted 佛经

篇首语: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传(金刚经的翻译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传(金刚经的翻译者)

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佛教典籍有经、律、论三藏。通晓全部三藏经典的法师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古代著名的三藏法师有若干位,例如西域来华的鸠摩罗什、真谛,本土僧人义净、玄奘等。这几位同时也是佛教史上学识丰富的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在当中年代最早。 鸠摩罗什的父亲鸠摩炎生在天竺国的官宦家庭,家里世代担任国相。鸠摩炎从小天资聪颖,被看作是国相的接班人。谁都没想到,他在就要接任高官厚禄的时候,忽然避世出家,并且离开故国,翻越葱岭(今塔吉克斯坦、中国交界一带),来到龟兹国(今新疆境内)。 龟兹(qiū cí)国的国王早就听说鸠摩炎的名声,又知道他辞官出家,非常敬慕,亲自出城到郊外迎接,并拜鸠摩炎为国师。正好这龟兹王有个妹妹,年方二十,悟性聪敏,过目能诵。远近的国家争相礼聘,这王妹都不乐意。如今见了鸠摩炎的人品,心里暗自属意,就跟她哥哥赌咒发誓说非鸠摩炎不嫁。没奈何,龟兹王只能逼迫鸠摩炎还了俗,跟王妹公主结婚。 过了不久,公主怀孕了。打这时候起,她忽然莫名其妙对佛法特别感兴趣,而且对经文的领悟力超常,三天两头邀集王族女眷,请来和尚尼姑讲经说法。有一天她听天竺僧人讲法,竟发现自己连天竺语都听得懂。一个和尚知道了此事,对她说:「 ”你一定是怀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孩子。当年舍利弗尊者在母腹中的时候,就使自己母亲辩才无碍。” 怀胎十月后,公主生下了鸠摩罗什。分娩之后,她就产生了出家的念头。这时候,鸠摩炎又不乐意了:日子过得好好儿的,出什么家呢?不如趁着年轻再生几个孩子多好呢。过了一年,公主又生下一子。这一回她决心已定:不让出家,就绝食自尽。公主一连六天不吃不喝,眼看奄奄一息了,鸠摩炎害了怕,只能同意公主落发出家。 鸠摩罗什长到七岁,也遵从公主的意愿出了家,开始跟着师父和母亲一起学习佛经。虽然罗什年纪尚幼,但已经表现出卓越的才智:他每天背诵三十二字的偈语一千首,又跟师父学会了经偈的奥义。罗什的母亲决心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代宗师。因为她是龟兹王的妹妹,所以信徒们和寺院里给她母子的供养很丰厚。公主觉得这对罗什的修行没有好处,于是在罗什九岁那年,带着罗什来到罽(jì)宾国(在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 罗什在罽宾国拜法师盘头达多为师。盘头达多学识渊博,通晓三藏九部,每天手写一千偈,口诵一千偈。罗什遇到名师,可谓如鱼得水。达多法师也非常喜爱这个学生,经常向自己的哥哥罽宾国国王夸奖罗什。罽宾王不相信一个十岁孩子有那么神,就让鸠摩罗什进宫,又找来几位外道论师同罗什辩论。几个论师见对手是个小屁孩子,都有些瞧不起,可是辩论没几回合就被罗什抓住漏洞,步步紧逼,一个个败下阵来。罽宾国王十分高兴,下令赏赐鸠摩罗什最高的贡品:一对腊鹅、三斗米、三斗面、六升酥。 鸠摩罗什所在的寺院也觉得脸上有光,派了五名比丘、十名小沙弥照顾鸠摩罗什的起居,对罗什执弟子礼。 时间久了,罗什的母亲又觉得这样无益于儿子的进步,她就带十二岁的罗什回到龟兹国。这时候,鸠摩罗什已经声名在外,周边诸国都以高官厚禄前来聘请,罗什的母亲对此一概拒绝,带着他四处游学阅历。一次在月氏北山,母子俩遇到一个和尚,和尚看到罗什,很高兴地对公主说:「 ”这个小沙弥如果三十五岁还没有破戒的话,就能大兴佛法,度化无数人;如果破了戒,就只能成为才学优异的法师。您可要好好看护他啊!” 不久,母子二人来到了沙勒国(在今天新疆境内)。在一座寺庙里,罗什看见一只硕大的铁钵。他把铁钵搬起来顶在自己头上,顶了一会儿,心里忽然想:奇怪,这只铁钵这么大,为什么我顶得动呢?刚想到这里,顿时觉得铁钵沉重无比,身体难以支撑,「 ”啊”的一声把钵摔了下来。公主问是怎么回事,鸠摩罗什说:「 ”母亲,因为我刚才生了分别心,所以铁钵就沉重起来了。我们在这里住下修行吧!” 母子俩便在沙勒国停留下来。罗什在此期间抓紧时间熟读论藏,学识进步很快。沙勒国有位三藏和尚叫喜见,对沙勒国王说:「 ”这个小沙弥虽然年少,但是不容小觑。您应该请他登坛讲法,一来让我国僧人看到自身不足,更加勉力修行,二来龟兹王知道您尊重龟兹的国民,也能增进两国邦交。” 于是,这个只有十几岁、还没有受足戒的小沙弥正式登上狮子宝座讲演佛经,听讲的僧众信众莫不叹服。龟兹王得知此事,果然派使节来到沙勒国酬谢修好。 鸠摩罗什不但努力学习佛教经典,还四处搜集阅读外道经书,通读了古代印度的吠陀书,博览了五明学术、阴阳星算的典籍。他的声明越来越大,当时有莎车王子兄弟二人,舍弃国家来跟随罗什一起修道。这两兄弟中的弟弟原先学的是大乘佛法,有一次给罗什讲了大乘义理。鸠摩罗什起初对大乘教法倍感疑惑,于是找来大小经论仔细地比较研读,最终觉得还是大乘教理更胜一筹。他不由感叹说:「 ”从前不认得真金,就把发光的石头当成金子了!”此后一段时间,鸠摩罗什就专门研究大乘般若部的经论。 后来,鸠摩罗什跟母亲来到龟兹国以北的温宿国(在今天新疆境内)。正好有位外道的辩士,敲击温宿王鼓,狂傲地声言自己辩才天下无敌,愿意以项上人头做赌注,同人辩个输赢。一时间无人敢与应对。年轻的鸠摩罗什来到王宫,当着众人的面与这辩士辩论,只提了两个命题就让辩士首尾难顾,心甘情愿地认输。罗什没有要他的人头,这位辩士就向罗什稽首,自此皈依了佛教。 这件事很快传遍西域,鸠摩罗什名声大噪。龟兹王亲自到温宿国迎接罗什母子回国,让罗什大开法席,广说经典,当时听讲的人们莫不如醍醐灌顶,只恨没有早些遇到高僧,早点受到点化。 鸠摩罗什有这样的成就,他的母亲当然十分欣慰,但是这位公主心事也越来越重。鸠摩罗什二十岁的时候在龟兹王宫受戒成为比丘。不久,公主就准备动身到天竺去。她对罗什说:「 ”龟兹国运将衰,不堪久留,我要到天竺去修法证道。在不久的将来,大乘佛法会在东土发扬光大,只有你能胜任到东方弘法的重任,只是那方世道险恶,对你自己大为不利。你愿意跟我去天竺,还是愿意等到时机成熟去东土?” 鸠摩罗什说:「 ”佛法讲的是舍己度人,如果真的可以弘扬大教,利乐彼土,我就是身受炉镬之苦也在所不惜。”于是罗什送别了母亲,独自一人留在龟兹,等待踏上东土的机缘。 鸠摩罗什在龟兹国驻留了两年,期间精勤修习大乘佛法。龟兹王用黄金为他打造了法座,给他铺上昂贵的罗马锦绣,让他升座说法,近邻各国的君主王公纷纷慕名前来听讲,毕恭毕敬地拜服在罗什座前。 鸠摩罗什并没有坐享荣誉,他还是想把佛法传播到更广阔的范围。他对龟兹王说:「 ”我当年的恩师盘头达多法师还在修习小乘佛法,没有领略到大乘教理的奥妙,我想到罽宾国去把大乘佛法介绍给他。”正在准备动身之际,盘头达多忽然不约而至来到龟兹。龟兹王惊奇地问:「 ”大师为什么长途跋涉来到我国?”达多说:「 ”一来听说我的弟子精进学法,造诣非凡,二来知道大王礼敬三宝,所以特意来贵国参访。”鸠摩罗什得知恩师到访,喜出望外,赶紧前往迎接,叙说旧情。 之后,鸠摩罗什就向盘头达多介绍大乘佛法。盘头达多刚接触大乘教理,心中难以接受,对罗什说:「 ”说一切有部的佛法是最正确、最权威的道理了,你竟然舍弃有部,转而相信一切皆空,这是很危险的思想。从前有个傻子,让织匠为他织造最纤细的布料。织匠用尽心思,织出了比蛛丝微尘还要细腻的料子。哪知这个傻子还是嫌粗,于是织匠大怒,指着虚空对傻子说:‘那你看这种布料如何?’傻子说:‘我怎么看不见布料?’织匠说:‘这是世上最细的布料,连我织它出来的人都看不见!’傻子竟十分欢喜,以重金酬谢织匠,抱着虚空回了家。你现在所说的空法,就像这空无一物的布料一样。” 罗什知道短时间无法说服老师,就把盘头达多留在寺内,每日给他耐心解释大乘义理,引述经典,结合亲证,前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使达多信服大乘佛教。达多感叹地说:「 ”老师没有达到的境界,由学生反而启发,如今是得到验证了。”于是诚恳地提出拜罗什为师。鸠摩罗什谦逊地说:「 ”在大乘佛法上我是大和尚的老师,但大和尚始终是我小乘佛法的老师。” 鸠摩罗什饮水思源度化恩师的典故是佛教的一段佳话,也说明古时候虔诚的佛教徒以佛法为尊、虚怀上进的精神。 鸠摩罗什名扬西域,就连黄河流域也闻知了罗什的大名。当时统治中国北方的是氐族建立的前秦,前秦皇帝苻坚雄心勃勃,想要延揽人才,统一中国。公元377年,前秦的太史上奏说,夜里观察星象,有大星出现在外国的分野,预示将有域外贤人入辅中国。苻坚大喜,说:「 ”早就听说西域有鸠摩罗什大师,襄阳有释道安法师,都是不世出的奇才。星象大概说的就是此人吧!”于是立即派人到西域寻访鸠摩罗什。 这次寻访并无结果。过了几年,鄯善国王遣使劝说苻坚西征,鄯善及西域几个国家愿意内附中国。苻坚准备停当之后,于公元382年派骁骑将军吕光统兵七万讨伐龟兹、焉耆等国。苻坚亲自在建章宫给吕光践行,并嘱咐说:「 ”龟兹国的鸠摩罗什法师是国之重宝,你灭掉龟兹以后,火速派人护送他到长安!”吕光连连允诺。 吕光的军队还在路上的时候,鸠摩罗什就对龟兹王白纯说:「 ”龟兹国运已衰,难以抵挡秦国的大军;如今西域各国都已归附苻秦,为保全民生计,舅舅还是不要迎战了。”白纯说:「 ”法师此言大错。我龟兹是西域大国,岂能不战而降,屈做臣虏?我决心已下,你不要再劝阻了。” 结果,吕光大军开到,龟兹军队一败涂地,白纯王被杀。吕光立了白纯的弟弟白震为王,他自己在龟兹作威作福,疯狂劫掠,简直有些不愿意回国了。 吕光搜刮财富之余,倒也没有忘记苻坚的嘱咐,于是派人把鸠摩罗什找来。他看看罗什,不过是个三十多岁的和尚,心里就颇为轻视,说:「 ”都说你是贤人,是什么国宝,我倒看不出你有什么特别。既然都说你好,我也为你做件好事,就把龟兹王的女儿许配给你为妻吧!” 鸠摩罗什拒绝道:「 ”我已经出家,断无娶妻之理。请将军尊重三宝,尊重佛门戒律,尊重贫僧的志向,今后自然会有福报。” 吕光哈哈大笑,说:「 ”你推辞什么?我听说你父亲当年也是还俗以后娶了龟兹王妹,你娶王女又有什么不可以?你的德行难道比你老子还高尚吗?给他灌酒!”话音未落,罗什被一群兵勇按倒在地,灌上烈酒。酒是僧家大戒,罗什从小滴酒不沾,被如此强灌一番,很快醉得不省人事。吕光兴致勃勃地叫人把醉倒的罗什和龟兹王女关进一间密室里。鸠摩罗什就这样在淫威逼迫下破了比丘戒。 吕光还不罢休,又想出各种花样折腾鸠摩罗什,大概还想到了「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的老话,异想天开地给他骑疯牛烈马。面对种种摧残,鸠摩罗什坚执忍辱波罗蜜,容色不改,佛心如故。最后吕光自己也觉得无聊,感到自己显得挺土鳖庸俗的,于是也就作罢了。 不久,吕光率领大军,带着鸠摩罗什回长安去。路上经过一座山的山脚,天色已晚,吕光便传令就地安营扎寨。鸠摩罗什说:「 ”不可在此处驻军,应该迁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去。”吕光不以为然,坚持在山脚宿营。到了夜里,风云突至,大雨倾盆,雨水引发山洪冲卷而下,惊得吕光的部队狼奔豕突,淹水踩踏死伤数千人。吕光自己亏得鸠摩罗什引路,才顺利躲到高地,化险为夷。 吕光这时才觉得鸠摩罗什非同小可,不容轻视。他乖乖地听从罗什的意见,急速行军回程。路经凉州的时候,传来确切的消息说苻坚已经被姚苌所杀,秦国已经日薄西山。吕光正好也不想回去,于是下令三军缟素哀悼秦主,同时顺势在凉州建立了割据政权,历史上称做后凉。 鸠摩罗什只好跟着吕光在凉州住了下来。吕光父子都不是什么善类,对佛法之类的东西不感兴趣,所以罗什在凉州的时期也就没办法弘法,只能三天两头让吕光叫去算卦。好在罗什的占卜十分灵验,预测吉凶无一不准,凭借这点本事才得以安身。在恶劣的环境里,罗什仍然抓紧时间潜研大乘佛法,预备有朝一日法轮再转。他还学习精通了汉族的语言文字,为日后的译经工作打下了基础。 吕光死后,他的子侄就开始了争权夺利的恶斗。他的庶子吕纂杀死嫡子吕绍,自立为帝。鸠摩罗什屡次劝说吕纂勤修德政,整肃军务,防备内乱,吕纂就是听不进去。有一次吕纂和罗什下象棋,吕纂将了罗什一军,拍手笑道:「 ”杀了胡奴的头!”罗什忧心忡忡地说:「 ”我看谁都杀不了胡奴的头,而是胡奴要杀别人的头啊!” 不久,吕光的侄子吕超发动宫变,砍了吕纂的头。至于这个吕超,小名不折不扣就叫胡奴。 公元385年,羌族将领姚苌缢死了前秦皇帝苻坚。386年,姚苌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历史上的后秦政权。姚苌原本是苻坚的部将,跟着苻坚倒也听说了鸠摩罗什的大名。苻坚前后多年寻访罗什,到死也没能见到罗什的面。姚苌便接过了苻坚未完成的夙愿,派人到凉州迎请罗什。 这时候凉州的统治者正是吕光的子侄们。他们觉得鸠摩罗什是个很好的算命师傅,不好随便让给大秦,于是就不准罗什东行。姚苌巴巴等了几年,也死了。他的儿子姚兴即了帝位。姚兴在当时算是比较有作为的君主,能够勤于政事,保障民生,又大力发展文教,提倡儒学和佛教。不用说,他也希望鸠摩罗什能来长安,于是再次命人到凉国去请,可是结果仍是照旧——吕家不放人。 弘始三年(公元401年)三月,后秦皇宫里一棵老树生出了连理枝,逍遥园种植的小葱不知怎么也长成了香草。太史认为这是吉兆,预示着贤人要来了。等到五月,姚兴看贤人还不来,索性发兵西征讨伐后凉。这年九月,后凉统治者吕隆上表归降后秦,并乖乖地交出了鸠摩罗什。姚兴立即下令护送罗什东行。十二月,鸠摩罗什在离开龟兹十七年后,才踏上长安的土地。这时候,罗什已经五十八岁了。 十二月二十日,姚兴在长安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长安城万人空巷,百姓们前呼后拥要看西方罗汉。文武百官罗列在道路两旁,姚兴亲自把鸠摩罗什从城外迎进宫中,以国师之礼相待。鸠摩罗什这时候才感到自己苦心期待的时候终于来了。 鸠摩罗什到长安不久,就提出进西明阁和逍遥园研读汉译佛经,并打算把流传到中土但未被译出的典籍翻译成汉语。他翻阅了已有的佛经汉译本,发现自己面临着更大的工作量。原来,自汉明帝永平年间白马驮经东来,摄摩腾、竺法兰在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之后,在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不断有佛经传入中国,也出现了安世高、支娄迦谶、康僧铠、康僧会、竺法护等一大批优秀的译经师,但毕竟由于语言文化不通,个人理解有差,使许多佛经译本没有完全表达出梵文经书的原意,甚至有不少译错的地方。鸠摩罗什决心订正旧经,同时再译新经。 鸠摩罗什翻译佛经有非常有利的条件。当时的统治者姚兴崇尚佛教,大兴佛寺,支持佛经译介工作;襄阳的道安法师在生前广泛搜集佛典,主持翻译,培养了很多佛经翻译人才,这时也为姚秦所用。得知鸠摩罗什的计划之后,姚兴马上派僧睿、僧肇、道融等八百人跟随罗什译经。后来,僧肇等人成了著名的佛教学者。 鸠摩罗什的主要译著有:论藏中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这三者成为后来中国佛教三论宗的理论来源)、《大智度论》、《成实论》(后来形成独立的成实学派),经藏中的《维摩经》、《法华经》(天台宗的理论依据)、《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金刚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律藏中的《十诵律》等,共计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经义晓畅,文笔优美,既是佛教的宝藏,也是文学的遗产。他对佛经的讲解的阐释在当时官民信众中具有权威地位:自信心很强、曾让顽石点头的道生法师遇到佛经中犹疑不决之处,就动身北上入关参谒罗什;庐山慧远大师也多次写信给罗什,请教佛典中的经义问题。 鸠摩罗什曾经感叹说:「 ”如果我提笔写作大乘论著,其价值怎是迦旃延(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号称「 ”论议第一”)所能比呢?可惜身在秦地,能识者少,我就像飞鸟折翼,还能论议什么呢?”因此,罗什只写过两卷《实相论》。 有一天,皇帝姚兴异想天开地对鸠摩罗什说:「 ”大师!你的聪明悟性全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了,这份天资如果没人继承,岂不是太可惜了?请你大方一点,让‘法种’继续流传下去吧!”于是姚兴选了十名健康美貌的歌姬,强行送给罗什,并命令罗什从寺院里搬出来,住进独立宽敞的大宅子里。 从那以后,罗什每次登坛说法,都会事先声明:「 ”我是生在臭泥污秽中的莲花,只是因为通晓佛理才给你们说法。希望你们单单采撷莲花,不要把污泥也掇取了去罢!” 从前向鸠摩罗什传授律藏的卑摩罗叉律师来到中国,曾问罗什:「 ”你精通佛法,结缘汉地,不知收了多少受法弟子?”罗什诚实地回答说:「 ”汉地经律原本不齐备,是我考订旧经,译出新经,三千僧众从我处受法。但是我多次破戒,罪业深重,所以不收门徒,没有弟子。” 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病重。他情知时日无多,于是在众僧面前起誓说:「 ”我一生译经三百多卷,所传所讲,自问都合乎我佛本旨。如果我所翻译演说的没有错讹,我愿死后荼毗舌不焦烂。希望它们传之后世,弘扬佛法。”不久,卓越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就圆寂了。 姚兴按照佛教徒的传统,在逍遥园荼毗了罗什的遗体。火化之后,只有舌头没有烧焦。

相关参考

鸠摩罗什

克孜尔千佛洞前的鸠摩罗什像  鸠摩罗什(汉语拼音:Jiumoluoshi;梵文:कुमारजीवKumārajīva,334年-413年,一说350年-409年),又名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汉语的意

佛教先祖鸠摩罗什,一代高僧竟娶妻两次(鸠摩智并不是他儿子)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佛教先祖鸠摩罗什,一代高僧竟娶妻两次(鸠摩智并不是他儿子)”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在中原地带,僧人是不可以结婚生子这是众所周知的,后秦高僧鸠摩罗什为什么破戒娶妻生子呢

牛魔王为何敢背着妻子铁扇公主与玉面狐狸私会

...下有关牛魔王的来历。《资治通鉴》一书中讲述了一名叫鸠摩罗什的故事,而牛魔王就是由鸠摩罗什演化而来。据说,鸠摩罗什的父亲名为鸠摩炎,祖辈一直在印度居住生活,并且担任相国一职。鸠摩炎继承父亲的爵位时,他告...

牛魔王为何敢背着妻子铁扇公主与玉面狐狸私会

...下有关牛魔王的来历。《资治通鉴》一书中讲述了一名叫鸠摩罗什的故事,而牛魔王就是由鸠摩罗什演化而来。据说,鸠摩罗什的父亲名为鸠摩炎,祖辈一直在印度居住生活,并且担任相国一职。鸠摩炎继承父亲的爵位时,他告...

牛魔王为何敢背着妻子铁扇公主与玉面狐狸私会

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其中很多妖怪来历都是有据可查的。那我们今天就来浅谈一下有关牛魔王的来历。《资治通鉴》一书中讲述了一名叫鸠摩罗什的故事,而牛魔王就是由鸠摩罗什演化而来。据说,鸠摩罗什的父亲名为鸠

古代历史上唯一被迫娶妻纳妾和尚

不近女色,不缔结婚姻,是我国古代佛教僧侣的基本戒律,但也有个别僧人迫于某种压力而娶妻纳伎,我这里要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位古代的高僧大德——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了解中国历史的人对这个名字大概不会太陌生。他原

偷渡出国 历史上的玄奘

...那么,玄奘出生时是否有什么异常迹象呢?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曾有这样一段故事:大师初生时,他的母亲梦见一位白衣法师向她辞行,法师说:“为了求法,所以要西行。”这位白衣法师就是玄奘。虽然这只是一段...

草堂寺,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译经

长安古寺:草堂寺,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译经说起草堂寺,一人一景便浮现在眼前,人是鸠摩罗什,景是草堂烟雾。鸠摩罗什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高僧,他的人生,苦难与辉煌交织,佛光与红尘并临,宛如一幕跌宕起伏

草堂寺,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译经

长安古寺:草堂寺,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译经说起草堂寺,一人一景便浮现在眼前,人是鸠摩罗什,景是草堂烟雾。鸠摩罗什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高僧,他的人生,苦难与辉煌交织,佛光与红尘并临,宛如一幕跌宕起伏

唐三藏西天取经

  唐三藏就是玄奘。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学大师、翻译家和探险家,玄奖是他在佛门的法号。因为玄类潜心研究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所以人们也叫他唐三藏。唐三藏自小受到身为虔诚的佛教徒的父亲和在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