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投降蜀汉后,其家人结局如何,曹魏的做法出乎预料

Posted 母亲

篇首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姜维投降蜀汉后,其家人结局如何,曹魏的做法出乎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姜维投降蜀汉后,其家人结局如何,曹魏的做法出乎预料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发生在诸葛亮施展「 ”空城计”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关兴和张苞。原文如下: (诸葛亮)急唤关兴、张苞分付曰:「 ”汝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兵,不可大击,只鼓噪呐喊,为疑兵惊之。彼当自走,亦不可追。待军退尽,便投阳平关去。”又令张冀先引军去修理剑阁,以备归路。又密传号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以备起程。又令马岱、姜维断后,先伏于山谷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又差心腹人,分路报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又遣心腹人到冀县搬取姜维老母,送入汉中。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 ”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 ”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马谡不遵从诸葛亮的部署,将主力驻扎在南山上。副将王平苦劝,马谡拒不接受。无奈之下,王平只好将马谡的部署绘制成图本,派人交给诸葛亮。等诸葛亮看到图本时,不但街亭已经失守,司马懿大军也即将兵临城下。此时,诸葛亮沉着冷静,设下空城计,最终将司马懿吓退。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 ”蜂拥而来”,意为像蜂群似的拥挤着狂奔而来。形容人非常的多。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中的「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小说中提到的马谡在街亭失利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王平传》载:「 ”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三国志•诸葛亮传》亦称:「 ”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 不过,小说中提到的诸葛亮摆出「 ”空城计”吓退司马懿之事,则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情节。按照《三国志》及《晋书》相关传记的记载,诸葛亮「 ”一出祁山”之时,司马懿尚在荆州对付东吴,并未来到西北战场。作者之所以如此虚构,一来是受到《郭冲五事》的误导,二来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 在小说的这段故事情节中,还有一个小细节容易被读者忽略。小说中提到:「 ”又遣心腹人到冀县搬取姜维老母,送入汉中。”这个情节是历史的真实还是小说作者的虚构呢? 答案是后者。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姜维的母亲并未随诸葛亮大军来到汉中,而是继续生活在曹魏西北地区。据《三国志•姜维传》注引《魏略》载,姜维投降诸葛亮后,还没来得及到冀县去接自己的母亲,张郃便在街亭取得大胜,迫使诸葛亮全军撤退汉中。因此,姜维的母亲和妻儿都落入了曹军之手。在如何处理姜维家人的问题上,曹魏官吏非常宽容,认为姜维是被逼无奈投降诸葛亮,并没有株连其家人。 另据《三国志•姜维传》注引《杂记》载,姜维投降蜀汉后,姜母曾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母亲让姜维为自己寻找一味名叫「 ”当归”的药材。姜维的回信是这样写的:「 ”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这封信中的「 ”远志”,也是一味药材的名称。母亲用「 ”当归”让儿子回到曹魏,儿子则以「 ”远志”告诉母亲自己的志向。这两封信都称得上是意味深长。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相关参考

刘禅解释投降曹魏的真正原因,读了很让人深思

读三国,有许多人责备刘禅过早投降,认为刘禅无情无义无理想,只会知道享受,但有谁会替普通的老百姓想过,因为刘禅的投降,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关于刘禅投降的经过是这样的:汉中失守后,蜀军主力在姜维率领下退守

刘禅为何轻易选择投降? 蜀汉还有精兵10万

...兵,为何轻易选择投降?愤怒,那估计大部分人都指向了姜维这三国最后的大将军和大宦官黄皓了,暂且不谈。公元258年,曹魏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数路向成都进攻,打响了灭蜀之战。当邓艾在绵竹歼

刘禅为何轻易选择投降? 蜀汉还有精兵10万

...兵,为何轻易选择投降?愤怒,那估计大部分人都指向了姜维这三国最后的大将军和大宦官黄皓了,暂且不谈。公元258年,曹魏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数路向成都进攻,打响了灭蜀之战。当邓艾在绵竹歼

蜀汉与曹魏的两样灭亡

导读:《三国演义》大结局是“三国归晋”,征战半个多世纪的魏、蜀、吴相继告亡。表面上看三国似乎悉数谢幕,但实际上却是迥然不同的下场,这迥然不同的下场给出的是历史的不同答案,其中包括着咎由自取的真亡与假亡

诸葛亮五次被罚攻打曹魏,姜维11次,为什么曹魏只防守不反抗呢

三国时期经过了长时间的奋战,大小诸侯实力纷纷的被消灭,慢慢的只剩下了三个国家,那就是曹魏蜀汉和孙吴。其实到了三国的后期,我们经常看到的就是,蜀汉和曹魏的战争,孙吴偏居一偶,好像不想要争霸天下,只需要在

三国最完美的将领姜维为何会断送了蜀汉江山

姜维,字伯约,天水人氏,早年在曹魏的朝廷里就职,在平叛羌、戎之乱时,(随便说一下,羌、戎当时的少数民族只需三国之一国中边境几郡就可镇压,可见之后的五胡乱华完全是司马家八王之乱自相残杀的结果。)战功积累

姜维文武双全,深得诸葛亮真传,为何结局很惨

三国时期的姜维,堪称蜀汉后期的顶梁柱,不仅文武双全,且深得诸葛亮的真传,兵法谋略了然于胸。费祎去世后,姜维独掌了军权,他没有忘记丞相诸葛亮生前的遗愿,多次率军北伐曹魏,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匡扶汉室。然而,

姜维投降魏国,是无奈接受命运,还是假意图谋复国

公元263年11月,邓艾军队兵临成都城下,后主刘禅开城投降,并命令姜维的北伐军团和蜀汉所有军队向魏军投降,蜀汉于是灭亡。邓艾进入成都后,便私自分封刘禅和蜀汉百官,被钟会抓住把柄。钟会于是陷害邓艾,将邓

无力回天,蜀汉灭亡

  姜维北伐失败>>  诸葛亮死后,蒋琬、费先后辅政。在蒋琬执政的十二年中(234—246年),蜀汉没有大举北伐。蒋琬虽有自汉中乘汉水东下袭击曹魏的打算,但由于朝野间的议论,认为汉水浅急,如果出兵不能

黄权背叛蜀汉投降曹魏为何成为刘备最愧疚的人

一部三国史数十载,英雄能人辈出,留下无数耳熟能详的故事。今人或敬其忠勇,或叹其谋略,似乎都很向往那个年代。但亦感其生不逢时,或哀其一生无奈。回首这段历史,纵然你是千里之驹,有着百般能耐,也得遇上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