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马茂本是曹魏的县长,后投降孙权后结果如何

Posted 太守

篇首语:用行动祈祷比用言语更能够使上帝了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马茂本是曹魏的县长,后投降孙权后结果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马茂本是曹魏的县长,后投降孙权后结果如何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马茂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兵革互兴的三国时期,由于被对方感化,出于自保,或者为了追求荣华富贵等一系列原因,向其他势力投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诸如贾诩、太史慈、李严都有过投降史。降将在投降后,他们的表现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类。

①投降后对于君主忠心耿耿,或者安分守己的,比如为蜀汉倾尽心血的姜维,以及用孙权刷经验的张辽。②投降后还要搞事情的,比如在蜀汉和曹魏之间跑着玩的孟达,做得更绝一点的是刺杀蜀汉重臣费祎的郭脩。③假装投降,也就是诈降的,比如生怕曹军烧不透的黄盖,以及靠削发去引诱曹魏军界一把手、曹休的周鲂。

比起这些“常规”操作,曹魏有个降将做得更加疯狂,因为他在投降东吴后,要刺杀集团的首脑、孙权。这位想要干大事的降将,名叫马茂。

马茂原先是钟离县县长,钟离县是扬州淮南郡治下的一个县,扬州当时的头头是王凌,也就是“淮南三叛”中首叛的那位。马茂因为某些原因,弃官后奔向东吴。对于东吴而言,由强国投诚而来的马茂,是一种“迷途知返”的行为。为了鼓励和吸引更多来自他国的“有志之士”前来投靠,马茂受到了孙权的优待,据《吴历》记载。

(马茂)叛归吴,吴以为征西将军、九江太守、外部督,封侯,领千兵。

马茂从原先的县长,直接成了太守,并且被封将拜侯,还授予了一支私兵,从个人利益得失角度来看,马茂主动投降东吴的举动收益相当高。但是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孙权是个喜好射猎的人,在公元245年,马茂得知孙权将带着手下文武前往射猎的时候,他决定伙同几位吴国官员趁机将文武大臣给绑了,然后刺杀孙权并准备再次向曹魏投降。不过这个计划由于被提前发觉而没有成功,马茂等人被夷灭三族。

如果说马茂离开曹魏,是对于现况不满,想要追求更好的待遇,那么在他投降东吴后已经达到了目的,太守、征东将军都是高级官职。刺杀孙权,这是风险极高的行为,成功几率低,而且一旦失败必然会被处以极刑,马茂不可能不知道。

当然,那几位同谋刺杀孙权的吴国官员,也知道可能会有这样的后果,但是他们的官职并不高,如果说他们的动机是为了完成斩首行动后,在曹魏获得高官厚禄是能够说得过去的,这也是马茂能说服他们共同行动的一个原因。马茂本已身居高位,要放弃现有的一切,再冒着被夷灭三族的风险去刺杀孙权,这确实是一种近乎疯狂的博利行为,只能说马茂是一位激进的投机分子。

当然也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马茂本就是曹魏派出的间谍,卧底在孙权身边伺机而动。但是如果是受指示的行动,它的背后应该会有相应的回报。

荆轲受太子丹托付,刺杀秦王是为了报答太子丹的恩情,也是为了延续燕国的国祚。

郭脩刺杀费祎后,他在曹魏的儿子得到了封赏,如果说郭脩受姜维指使倒也有可能,毕竟姜维也算是费祎遇害的受益者。

但是马茂在行刺失败后被夷灭三族,这样的行动代价很大,而且也不得而知他是否有尚有留在曹魏的受益人。如若没有受益人,马茂答应行刺孙权的动机略显不足。

曹魏在此之前有名叫隐蕃的降将,在史料中有记载他是受曹叡指示潜伏在东吴的间谍。而马茂并无史料记载他是受曹魏指示而假意投降东吴,因此不能断言马茂是曹魏的间谍,但是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相关参考

姜维投降蜀汉后,其家人结局如何,曹魏的做法出乎预料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发生在诸葛亮施展「”空城计”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关兴和张苞。原文如下:(诸葛亮)急唤关兴、张苞分付曰:「”汝二人各引

历史人物 能力不输赵云,是曹魏的王牌战将

赵云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三国时代的无双猛将。原是公孙瓒手下将领,后投效刘备,立下赫赫战功,留下许多英雄事迹,蜀国五虎将之一。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曾和赵云一起效力在公孙瓒麾下的名将——田豫。田豫年少时投奔

刘禅解释投降曹魏的真正原因,读了很让人深思

读三国,有许多人责备刘禅过早投降,认为刘禅无情无义无理想,只会知道享受,但有谁会替普通的老百姓想过,因为刘禅的投降,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关于刘禅投降的经过是这样的:汉中失守后,蜀军主力在姜维率领下退守

夏侯惇是曹魏的开国元勋 夏侯惇字什么

夏侯惇字什么,夏侯惇是曹魏的开国功臣,战绩就不用多说了,他非常受曹操的赏识,其实在古代,人们对于名字是非常有讲究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字号,对于曹操的大将,夏侯惇自然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夏侯惇是曹魏的开国元勋 夏侯惇字什么

夏侯惇字什么,夏侯惇是曹魏的开国功臣,战绩就不用多说了,他非常受曹操的赏识,其实在古代,人们对于名字是非常有讲究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字号,对于曹操的大将,夏侯惇自然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曹髦是曹魏的第几任皇帝

对于三国高贵乡公曹髦的评价,史书上的说词和讲《易》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个腔调,都是把他当作不知韬晦、忍耐,是妄动、以卵击石的典型,这么说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似乎也是一种勇敢,为尊严而死

历史人物 他本来是曹魏的一员将领 投靠刘备之后成为他们的心腹大患

还不知道:王平是怎么成为曹魏的心腹大患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纵观三国时代,有无数名将辈出,上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大戏。然而我们却不应当忽略,还有更多的文士武将,因

孙权领兵十万,对战曹魏的七千兵马最后竟落荒而逃,实在是丢脸

三国历史,那真的是非常精彩的。一场天下三争的戏码,却引起了无数的英雄竞相出现。有谋士,也有将士,更有君主,可以说,三国的天下是值得我们了解的,也是值得我们推崇的。在三国时期,发生了好几场让后人一直记着

司马昭和诸葛诞巅峰对决,结果谁赢了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通过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击败了曹爽了,掌握了曹魏的大权。在司马懿病逝后,司马师、司马昭相继即位。值得注意的是,在司马师、司马昭在位时,司马氏在曹魏内部遇到了一定程度

三国时的“毒士”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东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也是曹魏的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