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毒士”贾诩

Posted 太尉

篇首语:社会的善意点燃了希望的火苗,但要让生活火起来,还是要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时的“毒士”贾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时的“毒士”贾诩

2、三国真正的“毒士”并不是贾诩,如果董卓肯听此人之言,早已称帝

三国时的“毒士”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东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也是曹魏的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官渡之战时,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

  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曹丕称帝,封其为太尉、魏寿乡侯。曹丕问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

  黄初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贾诩年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说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贾诩早年被察孝廉为郎,因病辞官,向西返回家乡到达汧地,路上遇见叛乱的氐人,和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氐人抓获。贾诩说:“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来赎。”当时太尉段颎,因为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所以贾诩便假称是段颎的外孙来吓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贾诩拥有如此随机应变处理事情的才能,像这样的事情很多。

三国真正的“毒士”并不是贾诩,如果董卓肯听此人之言,早已称帝

现在人都认为三国时期的“毒士”是贾诩,因为其曾经献计给李傕洗劫长安,导致长安腥风血雨,朝野大乱,因而被封为“毒士”;但是要说真正的“毒士”,恐怕贾诩最多算是自私,一切为求自保而已,纵观贾诩一生,似乎也就这一次而已。

但是要说到真正的“毒士”,当还数董卓的女婿李儒,少读史书百家,精通谋略,是董卓的首席谋士;是董卓的绝对心腹,而董卓集团几乎没有什么文人,所以董卓集团的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堪称智囊。董卓原本只是一位猛将,初征召为羽林郎,后又为中郎将张奂部下作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董卓作战粗猛有谋,力建战功。又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颇著威名。

但是终究只是一个武夫而已,直到得到落魄书生李儒以后,董卓的人生才发生改变;公元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董卓和李儒商定后,认为这是一个大好机会。虽然董卓军进了京,但是实力弱小,于是李儒设计,让董卓的军队晚上出城,白天重新进城,让其他人觉得董卓军队很多的样子,从而在京城站稳了脚跟;后来又助董卓收复了吕布。

如果要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其实并不是贾诩向李傕所提出的“奉国家以征天下”,也不是沮授向袁绍所献计的“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更不是毛玠向曹操所说的“奉天子以令不臣”,而是李儒对董卓所说的“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

之后李儒又劝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并推荐了蔡邕等人,别说效果还真的不错;但是这些都还不算毒,真正要说毒的,还数李儒杀伐果断,为了让董卓更好的掌管政权,果断的废立皇帝并毒杀了弘农王刘辩,之后又大破十八路诸侯来犯。

可以说,董卓按照李儒的谋划,距离自己想要的已经越来越近;但是千不该万不该,董卓和吕布还是中了王允的连环美人计;虽然连环美人计李儒早已看懂,但是却无可奈何,他甚至这段时间以来的胜利和取得的成绩已经蒙蔽了董卓的眼睛。

在最后,吕布为了貂蝉杀了董卓,而早已料定结局,于是称病在家;董卓死后,李傕[jué]攻进长安,控制朝政,李傕推举博士李儒为侍中,但被汉献帝拒绝。198年李傕被曹操击败,李儒不知所踪。

一个曾经搅动天下风云的决定谋士,一生只奉一主;见事不可为,遂离去;李儒在整个东汉末年,宛若一颗流星,留下了最璀璨的光芒,然后又骤然消失;如果真的要论顶级谋士的话,以一己之力扶持一个武夫成为无冕之王,不可谓不厉害也。

相关参考

揭秘贾诩为何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毒士

贾诩为什么叫毒士贾诩眼光深远,很有谋略,但所献之计往往损人利己,不考虑百姓的死活,为李傕等献计攻进长安,不仅加速了汉朝的灭亡,而且使得天下大乱,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毒士。建安三年,董卓被杀,王允掌权。因为

三国真正的“毒士”并不是贾诩,如果董卓肯听此人之言,早已称帝

现在人都认为三国时期的“毒士”是贾诩,因为其曾经献计给李傕洗劫长安,导致长安腥风血雨,朝野大乱,因而被封为“毒士”;但是要说真正的“毒士”,恐怕贾诩最多算是自私,一切为求自保而已,纵观贾诩一生,似乎也

历史人物 三国中真正的"毒士",除了贾诩还有一人!

三国中真正的"毒士",除了贾诩还有一人!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起三国之中的“毒士”,

贾诩为什么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贾诩究其一生究竟献过哪些毒计呢?

贾诩为什么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贾诩究其一生究竟献过哪些毒计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贾诩是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贾诩可以说是三国谋士中的另类,老板一换再换,却始终受到重用,而且能够

贾诩三国史上把生存法则演绎到极致的“毒士”

如果说荀彧和荀攸让司马懿产生了一丝亲切的话,被称为“毒士”的贾诩则是让司马懿感到一阵阴冷。汉末群雄时代牛人如云,但是很少有人能牛到贾诩这种档次,因为正是此人,只用了一句话,73个字,便亲手毁掉了汉王朝

贾诩三国史上把生存法则演绎到极致的“毒士”

如果说荀彧和荀攸让司马懿产生了一丝亲切的话,被称为“毒士”的贾诩则是让司马懿感到一阵阴冷。汉末群雄时代牛人如云,但是很少有人能牛到贾诩这种档次,因为正是此人,只用了一句话,73个字,便亲手毁掉了汉王朝

三国毒士贾诩一生损人利己反而能够善终

贾诩,生于147年,死于223年,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士。曾是李傕、董卓、张绣等的部下,随张绣依附曹操后,成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贾诩在沟通交流方面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说辞对方绝不墨守成规,应变

三国毒士贾诩一生损人利己反而能够善终

贾诩,生于147年,死于223年,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士。曾是李傕、董卓、张绣等的部下,随张绣依附曹操后,成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贾诩在沟通交流方面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说辞对方绝不墨守成规,应变

历史人物 三国毒士贾诩的墓在哪

  毒士的在哪?>      位于许昌市北10公里尚集乡岗王村东。墓高10米,占地3300多平方。>  墓室后被破坏,出土的陶器也被砸毁,双

历史人物 三国贾诩被称为“毒士”,却能在乱世中保全自己

三国时期,三国鼎立,而三国之中,都有不同的谋臣集团,在这浩大的谋士集团中,总有佼佼者,但最后能得到善终的似乎不多!其中就有这么一位人称“毒士”的贾诩贾文和,他不仅能乱世中发挥自己的才华,晚年还得到了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