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一场兵变引发大起义,20万义军席卷江淮,比黄巢起义还早7年

Posted 王朝

篇首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末一场兵变引发大起义,20万义军席卷江淮,比黄巢起义还早7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末一场兵变引发大起义,20万义军席卷江淮,比黄巢起义还早7年

唐朝末期,统治昏暗,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因此,各地农民暴动的事件十分频繁,我们也都知道,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六月,爆发的黄巢大起义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 可是你知道吗,在黄巢起义前,还有一场大规模的起义,并一度占据了唐朝财赋命脉的江淮地区,差点提前结束唐王朝,这场大起义就是——庞勋起义。 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十一月,唐朝政府下令从徐州和泗州(今江苏盱眙北)地区,招募2000名士兵到广西戍边,其中有800人驻在了桂州(今广西桂林),约定三年轮换。 咸通九年(868年)七月,徐州、泗州来的士兵在桂州已经驻守了6年,士兵们强烈要求轮换回徐泗,结果得到的答复是:「 ”戍守期要延长,不能轮换。” 这800名士兵素以强悍而著称,而管理他们的唐朝军官治军又残暴,于是,愤怒的士兵们发动了兵变,他们抢夺武器库后,杀死监视他们的军官,并推举颇有声望的粮料判官庞勋为领袖,在桂州发动武装起义。 起义军思乡深切,他们一路北上,准备打回老家徐州。由于义军军纪严明,一路上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在群众的支持下,庞勋率领的义军一举攻下了徐州城。 徐州附近的老百姓也踊跃参加义军,出现了父送子、妻劝夫的热烈场面。一些原来散落在浙、淮地区和山东、河南南部一带暴动的农民,也全都远道而来,加入了义军,起义军迅速发展到了20多万人。至此,这场由桂州戍边士兵引发的兵变,发展成为了一场农民大起义。 义军壮大后,所向披靡,他们除了攻下徐州外,还占领了淮南、淮北的广大地区,并攻下了淮口和运河沿岸的重要据点,切断了从江淮通往唐朝京都长安的漕运线。 唐朝廷得讯后朝野震惊,因为在唐朝中后期,「 ”国家用度尽仰江、淮”,运河的运输线被切断后,唐上自皇室内廷,下至禁军亲兵,皆无以供给。 因此,唐王朝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来扑灭庞勋起义的烈焰。唐王朝派兵20万,以收买和围剿的策略,向义军发动了疯狂的反扑。 此时,庞勋在屡次击败唐朝的官军,并在江淮漕运口截获了大量的贡品商物后,也有些骄傲自满,并且纵容手下特别是随同他桂州起事的那些将领抢夺民资,掠人妇女等。 最终,咸通十年(869年)九月,庞勋率领的起义在经过一年零三个月后,被唐朝官军剿灭,庞勋也在一场突围中战死。 庞勋大起义虽然被唐朝镇压下去了,但参加起义的余部仍散居在各地。7年后,当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后,庞勋的余部立即响应,重新加入到了战斗中。 宋代史学家宋祁在《新唐书·南诏传》中总结唐朝灭亡的教训,有一句评价:「 ”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这种看法还是非常准确深刻的。 本文参考文献:《隋唐简史》

相关参考

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结合唐末农民起义和历次农民起义的共同原因

唐末有几次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都有什么特点唐末农民起义战争从公元859年的浙东裘甫起义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起义的失败结束,共有4次农民起义,前后历时25年,起义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西

黄巢起义简介,黄巢起义历史经过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黄巢起义简介,黄巢起义历史经过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王仙芝作为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为什么覆亡的如此快

王仙芝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他领导的起义军转战数省,持续四年,后来在湖北被唐朝调集的优势兵力击败,本人在突围时战死。此后黄巢接过他的大旗,扩大和发展了起义军,后来攻占长安,迫使唐僖宗逃往四川,险些直接

怀才不遇天神赐宝剑遂反唐起义 黄巢起义原因

黄巢起义指的是唐朝中晚期由黄巢领导的民变。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民间传说中关于黄巢起义的故事充满了玄幻诡异的色彩:黄...

没有根据地占领长安不思进取 黄巢失败原因

发生在晚唐的黄巢起义席卷了大半个唐帝国的疆域,起义军四次渡过长江,两次渡过黄河,纵横驰骋,来去自如,以不可阻挡的气势攻克洛阳,占领长安。但建立大齐政权后,起义军首领不思进取,留恋富贵,结果被困长安。两...

没有根据地占领长安不思进取 黄巢失败原因

发生在晚唐的黄巢起义席卷了大半个唐帝国的疆域,起义军四次渡过长江,两次渡过黄河,纵横驰骋,来去自如,以不可阻挡的气势攻克洛阳,占领长安。但建立大齐政权后,起义军首领不思进取,留恋富贵,结果被困长安。两...

横行十年的黄巢起义军,为何遇上李克用的沙陀骑兵便次次大败

故事背景:唐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黄巢,采取独特作战方式,横行十年之久,几度攻克长安。当时黄巢在关中附近拥有百万部队,能出战的将士多达几十万,一个新的王朝眼看就要建立,沉重打击了腐朽不堪的唐王朝统治。虽然

什么叫 ”五代十国”

公元884年7月黄巢自杀而死,唐末农民大起义最后失败了。这次历时10年的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全国从南到北都有它的足迹,起义风暴席卷今天12个省的广大地区,虽然没有推翻唐政权,但瓦解了唐朝的腐朽统治,

唐末藩镇割据势力是怎么演变成五代十国的

朱温在唐末战乱时期曾投入黄巢起义军,转战南北。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朱温眼看起义军形式转衰,举同州投降唐朝。朝廷认命朱温为同华节度使、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并赐名朱全忠。唐僖宗中和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