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这场兵变揭开了唐末乱世的序幕,摧毁了大唐帝国

Posted 士卒

篇首语: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这场兵变揭开了唐末乱世的序幕,摧毁了大唐帝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这场兵变揭开了唐末乱世的序幕,摧毁了大唐帝国

唐末乱世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乱世,这场动乱不仅摧毁了大唐帝国,而且使得无数生灵失去生命,无数财富归于尘土。>对于这场动乱,大家最熟悉的无疑是著名的黄巢起义,但是,黄巢起义其实并不是唐末乱世的开端,唐末乱世真正的开端是始于一场兵变。>这场兵变最初只有几百人的规模,但是在短短几年中就发展到十几万人的规模,横行数省,造成了的巨大影响。>这就是唐末著名的“庞勋起义。”> >唐懿宗时南诏进犯中国南部,唐中央在徐州一带招募了数千士卒前去抗敌,其中八百士卒被分配到桂林。>按照当时的制度,应该是三年一换,这八百人在三年后应该是回到老家去的。>但是,由于派去统领这批人的唐军官员崔彦曾残酷狡诈,强行留下这几百士卒,不许他们回家,要求他们再服役三年。士卒强忍,又过三年,他们再次提出回家团聚,结果又被崔彦曾拒绝,崔彦曾以军费不足为理由要求这批人再多一年。>这一回,这群士卒不干了!>唐代军队的特点是以小团体为核心,长期驻守形成上下级关系,基层将领和军队士卒形成了牢固的团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军队的优点是战斗力强,缺点是容易形成小团体乃至私人集团。>最终,徐州兵在他们基层将领的号召下,造反了。>根据史书记载,这批徐州兵骁勇善战,是一群骄兵悍将,他们在将领许佶、赵可立、姚周、张行实等人的率领下推举粮料判官庞勋为首领,举兵起事。>庞勋率领兵变士卒一路向北杀,沿途攻城略地,唐朝的精锐部队多集中在北方和西北边阵,内地空虚,庞勋的军队是百战精兵,因此顺利击败唐朝地方军队,所向披靡。>庞勋在唐咸通六年七月起兵,九月底就攻到了徐州附近的泗州(今江苏盱眙),十月陷宿州,开仓赈济贫苦,瞬间得兵数万。>庞勋重整部队,进攻徐州,唐军无力抵抗,被起义军击败。>庞勋至此占据了淮河流域大片土地城市,形成了割据一方的势力。> >但是,庞勋等起义领导人自认为天下无敌,便高枕无忧,开始了享乐和放纵,部下将领也都无组织无纪律,最终军纪败坏,人心开始涣散。>唐朝镇压的军队此时集结完毕,七路大军进攻庞勋,庞勋最终战败,兵败身死。>这场历时一年多的大规模起义,就此失败。>庞勋起义虽然失败,但却使得风雨飘摇的唐廷受到巨大撼动,不久之后,更大规模的王仙芝起义爆发。>唐朝自“安史之乱”后便由盛转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藩镇割据。>唐玄宗时代藩镇权力无限扩张,节度使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方霸主。>唐代藩镇权力极大,力量极强,这种以军官军队形成小团体的组织形式极大的危害了中央集权。>庞勋兵变之初就是因为徐州兵形成了小团体,士卒在基层将领的率领下杀死长官,兵变造反,这种事例自此以后成为中国政坛的主旋律,从晚唐到五代十国直到北宋,此类事件成为了影响中国几百年的大问题。>可以说,庞勋起义恰恰是晚唐和五代十国军队小团体兵变的肇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灭掉庞勋的那支军队叫做“沙陀军”,这支人马将成为后来晚唐和五代十国的主角之一。

相关参考

大唐最强藩镇魏博为何没有在唐末乱世中脱颖而出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为了尽快结束叛乱,唐廷对愿意归顺朝廷的安史旧部优待有加,非但没有追究这些将领的附逆之罪,还让他们仍领旧地,「”招还散亡,治

历史军事 大唐帝国——覆灭高句丽

663年,大唐帝国彻底平定百济,并在百济故土设立熊津都督府,以百济王室为傀儡建立了傀儡政府统治百济故地。而且同时将新罗国设为鸡林州都督府纳入了唐帝国的宗藩体系中。此时,大唐在朝鲜半岛的对手只剩下了唯一

历史军事 大唐帝国——覆灭高句丽

663年,大唐帝国彻底平定百济,并在百济故土设立熊津都督府,以百济王室为傀儡建立了傀儡政府统治百济故地。而且同时将新罗国设为鸡林州都督府纳入了唐帝国的宗藩体系中。此时,大唐在朝鲜半岛的对手只剩下了唯一

大唐帝国--覆灭高句丽 争霸东北亚

663年,大唐帝国彻底平定百济,并在百济故土设立熊津都督府,以百济王室为傀儡建立了傀儡政府统治百济故地。而且同时将新罗国设为鸡林州都督府纳入了唐帝国的宗藩体系中。此时,大唐在朝鲜半岛的对手只剩下了唯一

大唐帝国--覆灭高句丽 争霸东北亚

663年,大唐帝国彻底平定百济,并在百济故土设立熊津都督府,以百济王室为傀儡建立了傀儡政府统治百济故地。而且同时将新罗国设为鸡林州都督府纳入了唐帝国的宗藩体系中。此时,大唐在朝鲜半岛的对手只剩下了唯一

这场战况惨烈令人胆寒的奉天保卫战,竟是大唐帝国彻底没落的开始

提起安史之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可以说,尽管安史之乱将那个曾经璀璨辉煌的大唐一刀两断,使其逐步走向衰亡。不过,大乱终结之初,唐朝君臣上下还是很有一番收拾旧山河、再现盛世的雄心壮志的。然而事与愿违,又

春秋战国 揭开战国序幕---三家分晋

  韩、赵、魏三家分晋→揭开战国序幕:  晋国本是春秋时代之大国,长期称霸于中原,晋文公更是春秋齐桓公之后的霸主。但至春秋末年,晋国的王室衰微,卿大夫崛起,在西周宗法封建制下,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自己

中国古代战争 揭开甲午战争序幕的丰岛海战

   揭开甲午战争序幕的丰岛海战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五月,清政府派兵增援在朝中国军队,雇用英国“爱仁”、“飞鲸”、“高升”三艘商

孙权64时33岁太子去世 揭开东吴大乱的序幕

公元241年,对于步入60岁的孙权来说,是极为悲痛的一年,因为他的长子孙登死了,才33岁。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已伤心欲绝。而孙登又是他耗尽大量心血培养的接班人,寄托了无限的希望。他的死如同一把

备受尊崇的优渥,步步高升的宋朝文官

宋朝是开国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而建立的。当了皇帝以后,赵匡胤认真总结了唐末、五代教训,得出了千万不能让武夫专权的结论。“杯酒释兵权”就是在这样的思想下达成的。此后,宋太祖把治理国家的大权赋予了文官,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