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军将领黄巢吃人实际是背黑锅 唐朝历史

Posted 唐朝 将领 黄巢

篇首语:记忆的坐标有多么清晰,前进的脚步就有多么坚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起义军将领黄巢吃人实际是背黑锅 唐朝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起义军将领黄巢吃人实际是背黑锅 唐朝历史

关于黄巢(820~883年),我们常见的简评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由他领导的这场大起义沉重的打击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为社会由分裂向统一过渡准备了条件,从而推动了历史继续向前发展。云云。这些观点,是经不得推敲的。说他是农民起义领袖,但他本身并不是农民。《旧唐书黄巢列传》载“世代为盐商,富有资财。擅长击剑骑射,略通书牍奏记,颇有口才,喜爱招养亡命之徒”如此文字,可见他是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大老板。

说他打击了腐朽和黑暗,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但他本身的行为也不大像。因为他自己比唐代统治者更腐朽黑暗。别的且不说,就说他吃人的事迹就够了。

黄巢在失败前包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他发明了一种名为“巨舂”的石制的机器,采用过机械化方式,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黄巢所过之地,百姓净尽、赤地千里。《旧唐书》记载:黄巢率领全军围陈州近一年,数百(一说三千)巨碓,同时开工,成为供应军粮的人肉作坊,流水作业,日夜不辍。将活生生的大批乡民、俘虏,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纳入巨舂,顷刻磨成肉糜,并称之为‘捣磨寨’。陈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以下,是史书的原文记载——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人大饥,倚死城堑,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

《资治通鉴·第二二五卷》:“时民间无积聚,贼掠人为粮,生投于碓,并骨食之,号给粮之处曰‘舂磨寨’。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卞、曹、濮、徐、衮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有专家说,黄巢吃人的规模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骇人听闻的程度,既是中国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这个观点,一点也不为过。此外,他还屠长安城,大规模盗墓。对这样禽兽不如的魔王,冠之以农民起义领袖,是对农民的污蔑。那些“活生生的大批乡民、俘虏,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纳入巨舂,顷刻磨成肉糜”的农民同意吗?还有“河南、许、汝、唐、邓、孟、郑、卞、曹、濮、徐、衮等数十州”被吃掉的农民认可吗?至于说他:“为社会由分裂向统一过渡准备了条件,从而推动了历史继续向前发展”更是胡说,正是因为他的所谓起义,使唐中央政府对藩镇割据更加无力辖治,很快进入了五代十国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分裂。但关于黄巢以人肉做干粮的事情,我怀疑是背了秦宗权的黑锅。

《旧唐书 黄巢传》记载:

五月,巢贼先锋将孟楷攻蔡州,节度使秦宗权以兵逆战,为贼所败。攻城急,宗权乃称臣于贼。遂攻陈、许,营于溵水。陈州刺史赵犨迎战,败贼前锋,生擒孟楷,斩之。黄巢素宠楷,悲惜之。乃悉众攻陈州,营于城北五里,为宫阙之制,曰八仙营。于是自唐、邓、许、汝、孟、洛、郑、汴、曹、濮、徐、兖数十州,毕罹其毒。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这里记载了黄巢和秦宗权合兵以及以人肉做干粮的事情。说明当时黄巢一军应该非常缺粮,否则不会“俘人而食”。

然而,《新唐书 赵犨传》记载:

巢益怒,将必屠之,乃起八仙营于州左,僭象宫阙,列百官曹署,储粮为持久计。宗权输铠仗军须,贼益张。

赵犨是当时陈州的守将,是陈州大战的参与者。“储粮为持久计”的说法值得留意。

此外,《旧五代史 赵犨传》也有差不多的记载:

巢于郡北三四里起八仙营,如宫阙之状,又修百司廨署,储蓄山峙,蔡人济以甲胄,军无所阙焉。

如果说“储粮为持久计”只是做法,那么“储蓄山峙”则是结果了。这两处不同的记载都说明黄巢围陈州,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有足够粮草的,不至于要吃人。有人会认为,陈州围城三百日,说不定黄巢兵马后期缺粮,所以才吃人吧。黄巢撤陈州之围,是中和四年四月底。我们不妨看看中和四年四月的起义军的情况:《旧唐书 僖宗纪》(中和四年)三月壬戌朔。甲戌,克用移军自河中南渡,东下洛阳。四月辛卯朔。甲寅,沙陀军次许州,节度使周岌、监军田从异以兵会战。贼将尚让屯太康,黄邺屯西华,稍有刍粟。

“稍有刍粟”一词,证明黄巢义军当时是有粮草的。

而另外的有力证据,也是出自《旧唐书 僖宗纪》:(中和四年五月)己巳,沙陀渡汴河,趋封丘,黄巢兄弟悉力拒战,李克用击败之。获所俘男女五万口,牛马万余,并伪乘舆、法物、符印、宝货、戎仗等三万计。

这里分明还俘虏“牛马万余”。起义军不吃这些粮草、马、羊,反而“唯捕人为食”,不是让人难以置信么?

我不排除起义军中有一定的报复行为,但是,在有粮草的情况下,要打仗的士兵不吃粮食而吃人,是完全违反常理的。所以,黄巢一军吃人一事,如果不是史官有意诬蔑,就是将吃人魔王秦宗权的行为,转嫁到义军身上了。

从卫生学的角度来看,黄巢吃人的方式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是将人活生生的放到米舂里(“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但是我们平时吃鸡吃猪都需要清楚内脏,因为内脏大肠含有粪便,会滋生细菌。如果将如此众多的人活活舂死,那么不出一个月,他的大军就要被瘟疫击溃。唐军也会乘机返扑,因为这是唐代藩镇建立功勋的机会。但是黄巢围困陈州将近一年,说明这种此人方式是不成立的。但不排除个别吃人现象。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黄巢起义真的是为了百姓吗

黄巢起义真的是为了百姓吗?黄巢起义吃人是怎么回事?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朝末期,经过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朝廷官员中的朋党争吵,朝政越来越混乱。唐宣宗算是一个比较精明的皇帝,也并没有

历史军事 什么是吃人不吐骨头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黄巢起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880年十二月,黄巢率军攻入长安,随即在长安称帝,国号齐。唐军和黄巢军在长安展开了争夺战,在唐末名将李克用的攻击下,起义军连战连败,不

黄巢起义简介 黄巢起义吃了多少人

黄巢起义简介黄巢起义吃了多少人?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有传言称黄巢起义军在战争期间以人肉作为军粮,人吃人现象非常普

唐朝历史 黄巢起义简介 黄巢起义发生在什么朝代

黄巢起义也可以称为黄巢之乱,是指乾符五年到中和四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黄巢起义是唐末民变中,历经时间最长,分布的面积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导致了大唐末年的实力

唐朝历史 黄巢起义的故事,黄巢所写的《咏菊》全文评鉴

黄巢起义黄巢起义也可以称为黄巢之乱,是指乾符五年到中和四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黄巢起义是唐末民变中,历经时间最长,分布的面积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导致了大唐末

唐朝历史 黄巢起义是什么朝代

黄巢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起义,正是在黄巢的带领下,辉煌的大唐帝国最终陷落。取而代之的后梁王朝,其开国之君正是黄巢的部下朱温。公元873年,他在山东带着几千人起兵反唐,此后他一路突进,攻入河南,不到

黄巢起义时唐朝的皇帝是谁,黄巢起义对哪个皇帝

黄巢起义对哪个皇帝黄巢起义对的是唐僖宗唐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唐朝怎么灭亡的唐哀帝李拀(892年-908年),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去武则天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

唐朝历史 黄巢在这仗剑斩恶霸

唐末,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军入闽,驻扎南安东田芹山脚下,对山民秋毫无犯。山民见黄巢爱护百姓,平易近人,知道起义军是为劫富济贫,推翻官府而来的,纷纷送茶送水,亲如一家,而村里的财主恶绅却都吓得逃之夭夭。一日

历史人物 黄巢兴起的文字狱 黄巢军队真吃人了吗

  说起文字狱,大家可能认为文字狱最严重的时期是在清朝。毕竟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为例的各类文字狱实在太多,受到牵扯的读书人范围极广。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发生在雍正八年。当时有一位叫徐

“黄巢起义”对唐朝产生了什么影响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晚唐时期藩镇混战是怎么造成的?古代农民起义可以说是一个王朝覆灭的前兆,晚唐时期发生的“黄巢起义”便是如此。历史上这场起义,持续了近六年的时间,其起于唐僖宗在位早期的乾符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