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明朝宰相刘健?为什么刘健谥“文靖”而谢迁李东阳谥“文正”?

Posted

篇首语: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评价明朝宰相刘健?为什么刘健谥“文靖”而谢迁李东阳谥“文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评价明朝宰相刘健?为什么刘健谥“文靖”而谢迁李东阳谥“文正”?


  刘健是明朝孝宗和武宗两朝首辅,生于公元1433年,去世于公元1526年,1460年高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洛阳人氏,字希贤,号晦庵。

  刘健明英宗一朝登进士第,但是却是在明宪宗一朝本身的才华得到了最有效的发挥。他在明宪宗时期任职东宫讲官,与太子朱佑樘,也就是日后的明孝宗相处融洽,培养了极佳的默契。

  明孝宗继位之后,升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入职内阁,弘治十一年的时候接替徐溥成为内阁首辅,加少傅兼太子太傅,与谢迁、李东阳等人一起辅佐明孝宗治理国家。

  明孝宗去世之后,明武宗继承皇位,对以刘瑾为首的宦官八虎十分宠爱,刘瑾凭借明武宗的宠爱,成为专权宦官。刘健在劝谏明武宗无果,联合百官奏请诛杀宦官刘瑾未成之后,选择致士归家。闲居在家之时,被刘瑾打入“奸党”一列,为“奸党”之首,后被削籍为民。

  嘉靖帝时期官复原职,嘉靖五年去世,享年九十四岁。

  刘健为英宗、宪宗、孝宗、武宗四朝元老,入阁十九年,任首辅八年,对明朝中期政治有着极重要的影响。在职之时,多次上书直谏,直言时政弊端,居官敢言,注重实务,是当时名臣。

  刘健是一个忠直大臣,这一点不用多说。敢于上谏,不畏君威,难得的是特别会抓住机会,进行适当的劝谏。

  弘治十一年,太监李广因为清宁宫火灾而畏罪自杀,刘健当即抓住机会,劝谏帝王。大概意思就是,每当有灾祸的时候,多是因为奸人蒙蔽上听,贿赂流行,赏罚失当,灾异的积累源于此。看到这儿许多人认为是否过于迷信,实际上重点在下文。

  借火灾一事,刘健毫不客气的指出,虽然首祸以除(李广自杀),但余恶尚未除尽,过去的积弊尚未革除。希望皇帝能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贬退奸恶,赏罚分明,得到皇帝赞赏。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是当宰相的人都应该有宽大的胸襟和肚量。刘健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刘健入主内阁十九年,任首辅八年,位高权重,自然引得一些人的嫉妒,当朝有谏官弹劾刘健和李东阳等人闭塞言路,明孝宗原本想要将弹劾的官员给予处分。最后还是刘健和李东阳站出来为那人求情,才得以保全,此事一出,朝廷上下无不信服。

  刘健是一位敢于直言,不畏皇权之人。明武宗时期太监刘瑾专权擅政,刘健多次上书直谏,在未果之后,直接选择致士归乡。

  刘健是一位忧国忧民之人,在九十四岁离世之前还给嘉靖帝留下劝谏奏疏,多大数千言,劝谏嘉靖帝勤政爱民,选用人才,善于纳谏。

  嘉靖帝看见这封奏疏十分感动,为其辍朝一日,赠太师,谥号“文靖”。关于嘉靖帝给刘健上的谥号,许多人表示疑问。刘健、李东阳、谢迁都是明朝中期著名的内阁大臣,而且同朝为官,共同辅佐孝宗和武宗,而且刘健还是三人的头领。但是死后谢迁和李东阳都谥号“文靖”,为什么刘健反而谥号“文靖”呢?

  我们都知道,文正可以说是古代文臣谥号的最高,凡是上此谥号,都足以证明其对国家的贡献。刘健的劳苦功高,足以让他担此谥号,为什么却只上“文靖”呢?

  李东阳的谥号是武宗上的,在武宗一朝担任内阁首辅,对武宗一朝政治有着重大影响力,自然担的起这个称号。

  谢迁的谥号也是嘉靖帝上的,在八十多岁的时候,还受嘉靖帝召官复原职,为国家服务。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但也确实是站在嘉靖帝一边的。

  刘健去世的时候,并没有在朝为官,不是嘉靖帝一朝大臣。嘉靖帝原本可以不为他上谥号的,但是在看他千言奏折之后,为他上谥号“文靖”,实际上已经是对他的肯定了。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柔德安众曰靖,成众使安。恭己鲜言曰靖,恭己正身,少言而中。宽乐令终曰靖,性宽乐义,以善自终。刘健还是担的起的。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朝内阁首辅刘健简介 刘健是怎么死的

  刘健是明朝中期名臣,在明孝宗和明武宗时期为内阁首辅,带领谢迁。李东阳等内阁成员,辅佐明孝宗革除前朝弊政,劝说明武宗归正途,为明朝中期社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刘健,字希贤,号晦庵,于明宣宗宣德八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明朝宰相刘健

  刘健是明朝孝宗和武宗两朝首辅,生于公元1433年,去世于公元1526年,1460年高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洛阳人氏,字希贤,号晦庵。  刘健明英宗一朝登进士第,但是却是在明宪宗一朝本身的才华得

历史人物 刘健的刘健的生平介绍_明朝宰相刘健_名臣刘健

本名:刘健别称:刘文靖、刘洛阳字号:字希贤号晦庵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洛阳主要作品:《刘文靖公奏疏》《晦庵集》主要成就:历仕四朝;辅佐明孝宗“弘治中兴”参考资料:《刘健墓志铭》《明史·卷

明朝 刘健生平简介?刘健历史评价?

刘健刘健出生在六朝古都洛阳,其家庭既是书香门第,又是官宦之家。父亲刘亮饱读经书,满腹经纶,曾任三原县(今陕西三原龙桥镇)教谕,即掌管文庙祭祀、负责教育县学所属生员的官。刘健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受到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状元宰相谢迁此人

  谢迁是明朝著名大臣,在明宪宗时期高中状元,以翰林院修撰一职初入仕途。明孝宗时期受到孝宗重用,与李东阳共同入阁参预机务,辅佐明孝宗革除明宪宗时期弊政,为明朝政治做出重大贡献。  明孝宗去世,明武宗继

如何评价状元宰相谢迁此人?为什么说谢迁尤侃侃?

  谢迁是明朝著名大臣,在明宪宗时期高中状元,以翰林院修撰一职初入仕途。明孝宗时期受到孝宗重用,与李东阳共同入阁参预机务,辅佐明孝宗革除明宪宗时期弊政,为明朝政治做出重大贡献。  明孝宗去世,明武宗继

历史人物 明朝人物刘健简介

明朝人物中文名:刘健外文名:LiuJian别名:健健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淄博出生日期:1984年8月20日毕业院校:淄博市第十七中学身高:183cm[2]体重:66kg[2]运动项目:足球所

谢迁和李东阳相比较 谢迁见色不乱的故事

  谢迁和李东阳都是明朝大臣,在明孝宗和明武宗时期为内阁成员,是处于明朝权利中心的人物。两个人共同在明孝宗弘治八年入主内阁,参预机务,并且辅佐了明孝宗的政治改革,但是两人在明武宗时期的走向却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 谢迁和李东阳相比较 谢迁见色不乱的故事

  谢迁和李东阳都是明朝大臣,在明孝宗和明武宗时期为内阁成员,是处于明朝权利中心的人物。两个人共同在明孝宗弘治八年入主内阁,参预机务,并且辅佐了明孝宗的政治改革,但是两人在明武宗时期的走向却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 蒋介石十三太保之一刘健群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刘健群出生日期:1902年死日期:1972年原名:刘怀珍字:席儒曾任职:黔军军法处长、军需处长刘健群小我刘健群(1902年-1972年)原名怀珍,字席儒,贵州遵义人(一说江西吉安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