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朝内阁首辅刘健简介 刘健是怎么死的
Posted 内阁
篇首语: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朝内阁首辅刘健简介 刘健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朝内阁首辅刘健简介 刘健是怎么死的
刘健是明朝中期名臣,在明孝宗和明武宗时期为内阁首辅,带领谢迁。李东阳等内阁成员,辅佐明孝宗革除前朝弊政,劝说明武宗归正途,为明朝中期社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刘健,字希贤,号晦庵,于明宣宗宣德八年出身,父亲刘亮,官至三原教谕,有一定的学问,品行也得到赞誉。刘健出生之后,在其父的言传身教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上年之时就端方持重。后来刘健跟随理学家薛读书,学识更进一步。
明英宗天顺四年,刘健参加考试,高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又受翰林院编修一职。与许多一心钻营,削尖了头想往上爬的人不同。刘健功利心不强,进入翰林院之后就闭门读书,很少与人往来,当时同在翰林院的官员们都戏称他为“木头”。
明宪宗成化年间,刘健升为翰林院修撰,后又为少詹事,学识受到明宪宗肯定,成为东宫讲官,为太子朱佑樘讲学。刘健和朱佑樘相处的十分融洽,就是这段时期培养了默契,在朱佑樘继位为帝之后,君臣同心,将明朝带向了更好的方向。
弘治元年,明宪宗去世,太子朱佑樘去世,是为明孝宗。熟悉明孝宗的人都知道,他是明宪宗后难得的好君王,勤政爱民,善于纳谏。
明宪宗时期宠信万贵妃,进而宠信了不少受到万贵妃宠信的太监,又增设特务机构,朝政混乱,阶级矛盾深重。明宪宗给孝宗留下一个烂摊子,孝宗继位之后,一力革除前朝弊政,纠正宦官专权给明朝朝廷带来的危害。而明孝宗干这些事儿的时候,自然离不开良臣的辅佐。刘健就是其中之一,与谢迁、李东阳等人,共同在明孝宗时期开创明朝新局面。
作为明孝宗还是太子之时的东宫讲官,刘健是他的心腹,所以明孝宗继位之后,刘健自然而然的得到升迁,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由此入主内阁,参预机务,进入明朝权利的中心。
弘治四年,刘健升为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改武英殿大学士。十一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成为内阁首辅。当时内阁有三人,分别是刘健、李东阳、谢迁,刘健德高望重,才华过人,带领两人共同辅佐孝宗,革除宦官弊政,随后在蒙古军队入侵之时,选取良将保卫京师。
刘健在职之时,是公认的尽职尽责,同时思考问题也常常站在百姓的立场,多次维护平民百姓的利益,是难得的好官。
弘治十五年,加少师兼太子太师,任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又被赏赐蟒衣,成为明朝内阁大臣受赐蟒衣的开始。
弘治十八年,明孝宗驾崩,明武宗继承皇位,也就是世人皆知的正德帝。明武宗贪玩好耍,不理政务,专宠以刘瑾为首的“宦官八虎”。明武宗不理政务,刘瑾凭借明武宗的宠爱渐渐的专权擅政。
宦官专权对国家带来的危害,相比不用小编多说。最重要的是,这位专政的宦官还是历史上有名的奸宦,刘健作为一位正直刚健的大臣,会做什么,可以预见。
刘健对于明武宗不理政务,一心玩乐的情况,多次上书劝谏。明武宗表面答应,实际上并没有付诸实践。刘健对此无可奈何,但也只有耐下性子劝说。后来刘瑾专权,刘健带领谢迁和李东阳等朝臣,多次与刘瑾斗争。但是刘瑾次次都凭借武宗的宠爱,毫发无损。刘健无可奈何,只能联合朝中大臣,一起上书请求诛杀刘瑾。
刘瑾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跑到明武宗面前哭诉。结局可想而知,刘瑾安然无恙,还入司礼监,执掌大权,刘健无法,自请辞职。皇帝最开始不准,后来刘健、谢迁、李东阳共同请辞,刘健和谢迁归乡,李东阳留任。
刘健离朝之后,刘瑾忘不了前一段时间的仇恨,于是对刘健迫害。刘健被免职,贬为平民,差点被抄家处死,还是李东阳求情,才得以生还。一直到明世宗继位之后,刘健才得以官复原职。
嘉靖五年,刘健去世,享年九十四岁。刘健死后留下千言奏章,劝世宗正身勤学,亲近贤才,远离奸佞。明世宗十分感动,为其辍朝一日,追赠太师,谥号“文靖”。
相关参考
刘健是明朝孝宗和武宗两朝首辅,生于公元1433年,去世于公元1526年,1460年高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洛阳人氏,字希贤,号晦庵。 刘健明英宗一朝登进士第,但是却是在明宪宗一朝本身的才华得
如何评价明朝宰相刘健?为什么刘健谥“文靖”而谢迁李东阳谥“文正”?
刘健是明朝孝宗和武宗两朝首辅,生于公元1433年,去世于公元1526年,1460年高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洛阳人氏,字希贤,号晦庵。 刘健明英宗一朝登进士第,但是却是在明宪宗一朝本身的才华得
刘健刘健出生在六朝古都洛阳,其家庭既是书香门第,又是官宦之家。父亲刘亮饱读经书,满腹经纶,曾任三原县(今陕西三原龙桥镇)教谕,即掌管文庙祭祀、负责教育县学所属生员的官。刘健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受到
明朝人物中文名:刘健外文名:LiuJian别名:健健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淄博出生日期:1984年8月20日毕业院校:淄博市第十七中学身高:183cm[2]体重:66kg[2]运动项目:足球所
本名:刘健别称:刘文靖、刘洛阳字号:字希贤号晦庵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洛阳主要作品:《刘文靖公奏疏》《晦庵集》主要成就:历仕四朝;辅佐明孝宗“弘治中兴”参考资料:《刘健墓志铭》《明史·卷
近代人物中文名:刘健群出生日期:1902年死日期:1972年原名:刘怀珍字:席儒曾任职:黔军军法处长、军需处长刘健群小我刘健群(1902年-1972年)原名怀珍,字席儒,贵州遵义人(一说江西吉安人,南
近代人物中文名:刘健群出生日期:1902年死日期:1972年原名:刘怀珍字:席儒曾任职:黔军军法处长、军需处长刘健群小我刘健群(1902年-1972年)原名怀珍,字席儒,贵州遵义人(一说江西吉安人,南
赵志皋,字汝迈,生于公元1524年,去世于公元1601年,浙江南溪人。赵志皋隆庆二年中进士,后官至内阁首辅。 赵志皋进士及第之后,授编修一职,万历初年为侍读。当时明朝的内阁首辅是张居正,在朝的赵
张四维是明朝内阁首辅,生于公元1526年,去世于公元1585年,万历十年在张居正去世之后,继任内阁首辅的位置。 张四维出生山西盐商世家,父亲是蒲州著名的富商,舅父王崇古官居兵部尚书、陕西总督,善
李春芳是明朝大臣,为嘉靖二十六年宰相,后入内阁。隆庆二年之时接替徐阶成为内阁首辅,有“状元宰相”之称。李春芳文采出众,有《贻安堂集》10卷行世,同时后世也有人质疑他实为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