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状元宰相谢迁此人
Posted 状元
篇首语: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状元宰相谢迁此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状元宰相谢迁此人
谢迁是明朝著名大臣,在明宪宗时期高中状元,以翰林院修撰一职初入仕途。明孝宗时期受到孝宗重用,与李东阳共同入阁参预机务,辅佐明孝宗革除明宪宗时期弊政,为明朝政治做出重大贡献。
明孝宗去世,明武宗继位之后,受命于李东阳、刘健二人共同为顾命大臣,辅佐明武宗。不过可惜的是因为当时宦官刘瑾专权,时势难为,谢迁选择了辞职归乡。
人物档案
姓名:谢迁
谥号:文正
字:于乔
号:木斋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449年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浙江余姚
逝世日期:1531年
职业:明朝大臣
官职:太子少傅、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代表作品:《归田稿》八卷
主要成就:文状元、明孝宗时期三贤相,辅佐孝宗革除宪宗朝弊政
谢迁的才学能力无需置疑,据说他七岁的时候就能够工仗的对出对子。有一天他的祖父出对子“蛙鸣水泽,为公乎,为私乎”,谢迁对曰“马出河图,将治也,将乱也”。有一天他们家来了客人,一位客人得知谢迁小小年纪就能对对子,于是出对“白犬当门,两眼睁睁惟顾主”,谢迁听后对曰:“黄蜂出洞,一心耿耿只随王”。
谢迁二十五岁的时候就考中进士,而且是一甲一名状元。能中状元,就足以说明他本人的才学。
谢迁是一位忠直为国的大臣,明孝宗时期受到孝宗赏识,进入内阁。在明孝宗一朝辅佐明孝宗革除明宪宗一朝弊政,去除了明宪宗一朝留下的宦官弊政
明武宗继位之后,重用刘瑾等宦官专权,使得国家朝政混论,许多忠直大臣受到刘瑾的迫害。面对这种情况,谢迁不畏皇威,多次上奏弹劾刘瑾,甚至后来直接上书希望皇帝将刘瑾处死。在此事被反驳之后,直接上表请辞。
谢迁是一位忧国忧民之人,不论在朝在野,不论年弱年迈。在他七十五岁高龄的时候,还受命上朝。复官一年之后归乡,对国家大事业十分挂怀,是一个尽忠职守的好官。
谢迁尤侃侃,实际上是后人对谢迁的一句评价。在明孝宗时期,谢迁和李东阳共同入内阁,与李东阳、刘健组成了明孝宗时期的三驾马车。
谢迁在当时的内阁成员之中,年纪最小,同时仕途也是最顺利的一个。26岁即高中状元,46岁就入内阁参与政务。同处内阁的刘健,脾气比较暴躁,而李东阳则比较温和,就显得谢迁十分能说。所以当时人就说:“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相关参考
如何评价明朝宰相刘健?为什么刘健谥“文靖”而谢迁李东阳谥“文正”?
刘健是明朝孝宗和武宗两朝首辅,生于公元1433年,去世于公元1526年,1460年高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洛阳人氏,字希贤,号晦庵。 刘健明英宗一朝登进士第,但是却是在明宪宗一朝本身的才华得
谢迁谢迁,字于乔,号木斋,余姚(今属浙江)人。余姚北滨杭州湾,姚江逶迤而过,风光秀美,文化兴盛,名士辈出。谢迁聪明伶俐,博闻强记。成化十年(1474)八月,他参加浙江乡试,一举夺得第一。翌年二月,赶京
中文名:谢迁 别名:字于乔,号木斋 国籍:中国(明朝) 民族:汉族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文状元 代表作品:《归田稿》八卷 谢迁,成化十一年(1475年)中进士一甲第一
明朝人物中文名:谢迁别名:字于乔,号木斋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余姚出生日期:1449年逝世日期:1531年职业:大臣主要成就:文状元代表作品:《归田稿》八卷官职:太子少傅、兵部尚书、
吕蒙正(公元944年-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
吕蒙正(公元944年-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
宋代的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此人身上有很多传奇事迹,在古代数百位皇帝当中也算是尤为著名的一位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威名赫赫的皇帝,却对一个文人刮目相看,还说出了“若此人还活着,我绝不
翁同酥,晚清时期名臣,咸丰六年的状元,曾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军机大臣等职务,深得清朝皇帝的信任。翁同酥有一个后代,是他的第五世孙,名叫翁万戈。作为翁同酥的后代,翁万戈拥有不少翁同酥留下来的珍
历史人物 此人堪称一生开挂,四朝元老,连中三元,两娶宰相女,人生赢家。
历史上能够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也就是我们长说的“连中三元”,这样的人有,不多,1300多年的科举史中一共有17位,平均不到100年才出一个,能够称为“四
吕蒙正是宋初著名宰相,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凭借平民身份坐上宰相位置的人,第一个状元宰相。而能得到这些“第一”,坐上宰相的位置,与吕蒙正本人宽厚刚正,直言上谏两个特点离不开关系。 司马光的《涑水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