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制
Posted 豪强
篇首语:不要让世界改变你的微笑,用你的微笑改变世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长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长制
三长制(拼音:sān cháng zhì),(中国北魏后期的基层政权组织。北魏前期,实行宗主督护之制。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采纳给事中李沖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 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实行三长制,三长直属州郡,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因而必将与豪强地主争夺户口和劳动力。李沖提出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后,在朝廷中引起激烈争论,宗主督护最后,冯太后从加强中央集权出发,认为实行三长制既可使征收租调有根据和准则,又可清查出大量的隐匿户口,故三长制终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实施。在实行的过程中,三长还是从大族豪强中产生,他们不仅本人可以享受免予征戍的特权,而且亲属中也有一至三人可以得到同样待遇。但较之宗主督护制,它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实行后,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民大量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相应增加,农民赋税负担也有所减轻。北魏后期社会经济明显的恢复和发展,当与此有密切关系。北魏的三长制后来成为北齐、隋、唐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
“三长制706428” 4相关参考
公元486年建立三长制魏孝文帝改革时,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年)建立三长制。三长制是孝文帝建立的地方基层政权组织,规定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各
粮长制(汉语拼音:liángchángzhì),中国明代在各州县设置的由粮长负责征解税粮的制度。始创于洪武四年(1371)。其法,每州县按征收粮额分为若干粮区,区设粮长。最初粮长先在粮区内纳粮最多
粮长制是明朝在各州县设置的由粮长负责征解税粮的制度。其内容为何?先行于各州县设置的由粮长负责征解税粮的制度。始创于洪武四年(1371)。其法,每州县按收集粮额分成若干粮区,区设粮长。先行于南直隶属和浙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于洪武四年设置了粮长制度,到了永乐十二年,又开始实行漕军制度。这背后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导致明政府运粮制度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今天就来跟大家分析一下。粮长制粮长制度是朱元璋开创的一
一、湛卢:仁道之剑 湛泸是一把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让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锋利,而是它的宽厚和慈祥。它就像上苍一只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视着君王、诸侯的一举一动。 据《越绝书》记载,
太和九年颁布「均田令」,太和十年订定三长制和新租调制,只花了四、五年时间,均田制基本上就确立了。此时,孝文帝有了余裕可以进行下一步作为,而这项重大决策就是迁都。北魏原来的国都在平城,也就是代京,是远从
李冲(450年—498年),原名李思冲,字思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名臣,镇北将军李宝的幼子。北魏献文帝末年为中书学生。升为秘书中散。后任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三长制设立之后,升
魏道武帝拓跋建立北魏政权时,各地宗族坞堡林立。北魏政府利用各地“宗主”“督护”地方,实行宗主督护之制。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建立三长制,以取
...么呢?因为他要的是得到包惜弱的人和心。如果杨康有个三长两短,包惜弱还有心情活下去么?如果杨康有个三长两短,包惜弱会不会万分憔悴形销骨立痛不欲生?完颜洪烈杀了那么多汉人,费了那么大功夫,就为了把包惜弱这...
珠江概述 珠江(thePearlRiver)是中国南方(主要在广东省)最大河系,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并称中国七大江河。旧称粤江,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按年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