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积极筹办新式学堂,又主张缓停科举,鹿传霖的教育观值得深思。

Posted 科举

篇首语: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既积极筹办新式学堂,又主张缓停科举,鹿传霖的教育观值得深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既积极筹办新式学堂,又主张缓停科举,鹿传霖的教育观值得深思。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作者:浙江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萧宸轩 清末是“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挽救危局而不懈奋斗,鹿传霖就是其中的典型。鹿传霖字滋轩,号迂叟,直隶定兴人。1862年中进士,后历任新安知县、陕西巡抚等职。    鹿传霖 1895年,在甲午战争之后,当时的鹿传霖时任四川总督,他于是便开始思考和寻找如何才能赶上列强,实现中华振兴。一向来重视教育的鹿传霖上书光绪皇帝,向他阐述了自己想要创办中西学堂的原因,他认为“讲求西学,兴设学堂,实为今日力图富强之基”。并且鹿传霖还为中西学堂制定了相当完善的发展规划。在之后几年,不仅仅是四川中西学堂,四川省整体上新式学堂发展迅猛,并且毕业学生质量颇高。除此之外,鹿传霖还参与筹建了当时的东吴大学。由此可见,鹿传霖对于推动筹办新学上是十分积极的。    中西学堂内景 但是对于推进教育近代化的另一件大事:废除科举,鹿传霖在这个方面表现出了谨慎,并不赞成停废科举。鹿传霖认为中国社会沿用科举制度已有千余年,如果一朝剧烈变革废除科举制度,会导致社会的大动荡以及断层。并且再反观当时的清政府其实并没有做好废停科举之后的准备,社会上的新式教育普及程度还不够高,盲目的废除科举制度而并没有规划好取而代之之制度,这将会使得知识分子无所适从。    清代科举图 鹿传霖主张用一个较长的时段来逐步替换科举制度。在这一过程中,鹿传霖认为可以将科举制度与新式学堂相并立,一面逐渐减少科举制的实施范围和频率,另一面进一步在社会中推广新式新学。并且由清政府逐步出台相应的倾向于新式教育培养人才的政策,使得社会上的适龄青年逐渐认同新式教育并且投身于这一场教育大转变之中。鹿传霖的主张避免了知识分子的断层和无所适从,其措施给教育制度的整体变革提供了一个缓冲,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适用的,但是由于不主张废除科举制度的军机大臣王文韶的离职,鹿传霖的主张也就显得势单力薄。1906年,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之下,清廷还是下令立停一切科举考试。 处于晚清这个动荡的时代之下,鹿传霖不疾不徐,既主张大力推行新办新学,又切实从社会实际出发,对于科举制的废续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总的来看,鹿传霖对于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赵尔巽,《清史稿》(《鹿传霖传》) 鹿传霖,《鹿传霖日记》 曹峰,《鹿传霖研究》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杨培超

相关参考

张之洞主张废除科举,被骂脑子有病

话说张之洞探花出身,风光一世,不过他也有潦倒之时。《南亭笔记》中说,庚子年义和团事变后,朝廷命张之洞入京,传将调任两江总督。启程前,张之洞密电姐夫、当时的军机大臣鹿传霖,向他探听是否真有此事。鹿传霖复

历史人物 鹿传霖是谁

鹿传霖(1836年~1910年),男,清朝末年大臣。字润万,又字滋(芝)轩,号迂叟。直隶(今河北)定兴人。同治元年(1862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初入清军胜保部,对抗捻军。历任广西兴安知县、桂林知

从废除科举到抄袭日美,新式教育是否利大于弊

民国时期,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但是学校教育的这一进步并没有换来教育界的掌声,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片指责。在教育家盈盈不断地批评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时学校教育存在着大量的弊病,由此引出创办社会教育的必

历史人物 清末教育家严复简介,《天演论》作者严复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生平经历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十二月十日)严复出生于今福建候官县盖山镇阳岐村一中医世家。1866年(同治五年)严复父亲病逝,学馆中辍,严复放弃走科举“正途”。1867年(同治六年)入福州船政学堂

历史百科 北洋法政学堂成立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北洋法政专门学堂开始筹办;翌年七月二十三日,举行成立典礼。黎浦任监督,以造就政治通才为主旨。校址在新开河(今河北区志成道103号)学堂分设本科6年,预、正科各3年。正科又分

历史秘闻 正月里进甘肃,创办兰州一中

教育家刘古愚,兰州一中创办往事百余年前,风云激荡,在东西方大潮的交流碰撞中,甘肃高等学堂掀开了甘肃现代学校教育的大幕。甘肃高等学堂是甘肃现代学校教育的第一所新式学校——兰州一中的前身。百余年间,从这所

中国最后一场科举考试————你会做吗

历史书告诉我们,科举考试是封建专制思想禁锢读书人的工具,可是我们现在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们在前人的面前,真的算不上有学识和见地了。能在科举中游刃有余的人物,真的是人中龙凤了。读四书五经出身的士子们可以做

既教育后代又给他们留下财富 李暠的家训

李暠,西凉政权的建立者,谥号武昭王,又叫兴圣皇帝,在位18年。他博学多才、有志向,很早就被人发现并推荐为官。最初为后凉段业效力,他的才能很快就在政治上得以表现,不久后又被人推荐为敦煌太守。在后凉势力衰

既教育后代又给他们留下财富 李暠的家训

李暠,西凉政权的建立者,谥号武昭王,又叫兴圣皇帝,在位18年。他博学多才、有志向,很早就被人发现并推荐为官。最初为后凉段业效力,他的才能很快就在政治上得以表现,不久后又被人推荐为敦煌太守。在后凉势力衰

百日维新是否操之过急

德宗的政治手腕,实力人脉都不能与慈禧相比,由读书来认识政治与战争,实在危险得很,果然出事,最安全的改革方法还是不要动官制,先动教育,逐步增加新式科举录取人数,把新式官员抬起来后再谈其他改革,废旧式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