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主张废除科举,被骂脑子有病

Posted 科举

篇首语:永不毁灭的无价之宝,是一个的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之洞主张废除科举,被骂脑子有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之洞主张废除科举,被骂脑子有病

话说张之洞探花出身,风光一世,不过他也有潦倒之时。

《南亭笔记》中说,庚子年义和团事变后,朝廷命张之洞入京,传将调任两江总督。启程前,张之洞密电姐夫、当时的军机大臣鹿传霖,向他探听是否真有此事。

鹿传霖复电说:“大有希望。”张之洞听了十分高兴,乐滋滋的跑到北京等待上任(两江总督毕竟强过湖广总督)。

不料好事多磨,张之洞入京后却扑了个空,朝廷已另派他人就任两江总督。

张之洞大怒,找到鹿传霖后,声色俱厉的责问其欺诳之罪。鹿传霖表面上打着哈哈告罪,暗地却广为传播张之洞求官未成后恼羞成怒的失态。

当权者听后,便讽刺说:“张之洞本来是个当书院山长的材料,那里能够做督抚呢?”

此话被张之洞知道后,叹道:“天下纷纷,皆为名禄,我现在就是想做个文学侍从之臣而不得,诸公如此中伤,却又何必?”

在京日久,张之洞穷极无聊,钱又花得差不多了,多年收藏的古董书画也只得典当出卖,但亲戚故旧仍旧常来找他要钱,张之洞整天愁眉苦脸,日子难过得很。

袁世凯和张之洞算是世交,见他潦倒可怜,便跟张之洞说:“最近听说军机处将增一人,老世叔何不争取一下?”

张之洞听后精神为之一振,便问如何能搞到这个位置,袁世凯说:“明日我与老世叔一起去见庆亲王,求其保奏一下,说不定这事就成了。”

张之洞大喜,第二天一大早就和袁世凯赶到庆王府。庆亲王猝然见到两人,便问:“香涛(张之洞字香涛),你有什么事情没有?”

张之洞不好意思一开口就说求官的事情,只好支吾着说:“来给王爷请安。”

不料庆亲王嗯嗯了两句,便端茶示意送客,张之洞和袁世凯二人只得怏怏而出。

走到中门附近,袁世凯突然回头说:“世凯还有话面禀王爷”,庆亲王说:“既如此,你进来。”张之洞一愣,但前脚已经迈出,只能红着脸一个人走掉了。

没过几天,军机大臣又有人选,张之洞听后真是无比郁闷。

据说,张之洞当时受朝廷冷遇,主要原因是得罪了当时慈禧太后的红人王文韶大学士。

王文韶在慈禧太后逃往西安的途中,一路忠心侍奉,颇得慈禧太后的宠信。王文韶的为人,柔和宛转,慈禧太后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琉璃蛋”,可见其也不乏奸猾。

在京日久,张之洞托人去问自己是否可以回任,王文韶冷笑道:“不叫他去,他敢去?”

张之洞听后,叹道:“我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王大人,他为何要和我一再为难,竟至于此!”

有人偷偷的告诉他说:“张大人有所不知,王大人有存款在某侍郎处,常年生息,前几年某侍郎被张大人弹劾撤差,王大人损失不小,为此痛心疾首呢!”

张之洞说:“弹劾某侍郎,袁世凯出力居多,怎么反怪在我的头上?”

别人笑道:“袁世凯现在是朝廷的红人,气焰方盛,而张大人您现在荏弱可欺,王大人不敢找袁世凯的麻烦而盯上了您,这道理大人应该明白啊。”

张之洞楞了半响,又想起有一次和王文韶在朝房闲聊,自己曾说“科举一日不废,则学堂一日不兴”。

王文韶是个守旧分子,听后须眉倒竖,立刻斥问说:“别的我都不管,我但问你是从科举出身,还是从学堂出身?”

张之洞是科举出身,但也不服,王文韶更加恼怒,几乎要挥动老拳,幸好被人及时拉开,王文韶还嚷囔着说要以老命相拼云云。

不过,话说回来,张之洞为人倨傲,和前辈官员如李鸿章、刘坤一等都曾有过矛盾,如今被整,也不奇怪。

张之洞在京期间无所事事,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协定了京师大学堂章程。

有人看过张之洞制定的手稿后说章程如此严密,学生何以为堪。这句话被某亲王听到,便莞尔笑道:“照这样子,学堂只好关门。”

于是外间又有“张之洞,关了门”之语,一时传为笑谈。

相关参考

张之洞殿试频出吐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的“高考”科举考试中,所考的内容大都以八股文为主。在位于休宁县中国状元博物馆内,珍藏着多份古代科举考试时的试卷。从试卷的内容来看,考生的文章并非传说中思想僵化的八股文,考试的文章

历史人物 张之洞的个人贡献 张之洞临死遗言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同时也是洋务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大力发展军工重工业,创中国首个系统完备军工厂,在晚清末年的政治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政治上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大力

张之洞与李鸿章的比较 张之洞的历史评价如何?

  张之洞,是清朝末年的汉族重臣,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他从小就极为聪慧,加之勤奋好学,所以十六岁参加科举,中顺天府解元,二十八岁参加殿试,一鸣惊人,成为慈禧太后钦定

张之洞发表《劝学篇》

1898年5月5日,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共24篇,4万余言。点击查看:全书贯穿“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论点,主张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基本原则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技术,猛烈攻击维新派的“开议院、兴民权”的

历史人物 张之洞与李鸿章的比较 张之洞的历史评价如何

  张之洞,是清朝末年的汉族重臣,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他从小就极为聪慧,加之勤奋好学,所以十六岁参加科举,中顺天府解元,二十八岁参加殿试,一鸣惊人,成为慈禧太后钦定

揭秘张之洞与梁启超的关系居然如此恶劣

张之洞和梁启超是两个立场上的人,代表着各自的利益主张。张之洞是封建地主利益的代表人,梁启超是维新派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人,两人在政见上不一,但是在才华上确是不相上下的。这两人之间还有着一段小故事呢。张之

揭秘张之洞与梁启超的关系居然如此恶劣

张之洞和梁启超是两个立场上的人,代表着各自的利益主张。张之洞是封建地主利益的代表人,梁启超是维新派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人,两人在政见上不一,但是在才华上确是不相上下的。这两人之间还有着一段小故事呢。张之

张之洞与李鸿章谁更出名

张之洞,是清朝末年的汉族重臣,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他从小就极为聪慧,加之勤奋好学,所以十六岁参加科举,中顺天府解元,二十八岁参加殿试,一鸣惊人,成为慈禧太后钦定的探

不爱名利只爱读书 晚清另类重臣张之洞

张之洞出身普通仕宦家庭。曾祖和祖父都做过知县一类的地方官,他的父亲早年中过科举,后来当过兴义府知府,也是有文化有根基的人家。按说这样官二代是不怎么需要读书的,走走路子就行了,但是张之洞是官少爷的另类。

主张迅速立宪救国

1907年8月10日,张之洞奉旨著迅速来京陛见,有面询事件;9月4日,他与袁世凯一道被朝廷正式任命为军机大臣。此次张之洞进入中央核心权力机关,是一贯以平衡之术驭臣的慈禧想以其平衡势力渐大的袁世凯,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