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史料记载的“淞沪会战”

Posted 日军

篇首语:人起心发,树起根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军史料记载的“淞沪会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军史料记载的“淞沪会战”

重兵集结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说起淞沪会战,一般人总会想到国军2个装备精良的“德械师”啃不下不足3000人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但其实在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并非只有3000人,而且日军综合实力也远远强于国军。 >按照日本官方战史《中国方面海军作战》记载,日军在上海的地面兵力有: >上海特别陆战队2500名,吴镇第2、佐镇第1特别陆战队约1200人,“出云”号陆战队约200名,第十一战队陆战队约120名,总计4000余人。第八战队、第一水雷战队尚未派出陆战队登陆。到了8月13日开战之日,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各个战队、水雷战队共派出1500人的陆战队员,此时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总兵力为五千多人。 >在虹口集结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 >同时还有一支完整的舰队协助上海特别陆战队作战: >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第八战队(鬼怒号、由良号、名取号)、第2驱逐队、第21驱逐队、第一水雷战队(川内号、第9驱逐队)、第1警戒队(八重山号、坚田号、保津号、二见号、 栂号)第2警戒队(势多号、热海号、比良号、鸟羽号、莲号、栗号)。 >第八战队的鬼怒号、由良号、名取号都是排水量5570吨的轻巡洋舰,每艘军舰装备射程19100米的50口径三年式140毫米単装炮7门、射程10800米的40口径三年式76.2毫米単装高角炮2门、三年式6.5毫米机关枪2挺。八重山号排水量1380吨,装备120毫米炮2门、12毫米机关枪2挺。 >而驱逐队的军舰都为1600吨左右的一等驱逐舰,每艘军舰装备射程18445米的127毫米连装炮2基4门、射程18445米的127毫米单装炮1基1门、40毫米机关炮2门。 >负责进攻上海的中国军队装备最先进的火炮是炮兵第10团的,FH-18 32/L型150毫米重型榴弹炮,该火炮最大射程为15100米。但是开战之初,炮兵第10团只派去一个营8门150毫米炮,而且火炮运输到中国时,每一门火炮只有200枚炮弹,根本不够打的。除了海军军舰外,协助海军陆战队作战的还有一支庞大的海军航空部队。 航空部队为: >第一联合航空队(木更津航空队、鹿屋航空队) >第二联合航空队(第12航空队、第13航空队、第21航空队、第22航空队) >第一航空战队(龙骧号航空母舰、凤翔号航空母舰) >第二航空战队(加贺号航空母舰) >第十二战队(神威号水上母舰)及第22航空队(7月28日编入第三舰队) >在黄浦江上的日本海军巡洋舰 >不算第十二战队(神威号水上母舰)、第22航空队以及第三舰队各个巡洋舰上的飞机,在上海的日本海军航空兵拥有各类飞机212架,而当时中国空军全部实力也只有各类飞机305架。 早有预谋的上海事变 >面对中国军队的强攻,日本海军陆战队伤亡巨大。日本海军第三舰队于8月16日19时向国内发往的电报写道:“16日激战,我陆战队蒙受惨重损失...然而根据敌之兵力集中,预料今后每日将有激战。由于疲惫及兵力损耗,很难再维持六日...” >为此,日本海军命令旅顺待机的横须贺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吴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共1400名士兵搭乘第4水雷战队及“长鲸”号军舰出发,8月19日夜抵达上海。算上上海现有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在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人数约6300余人。(不算之前阵亡、负伤的)除此之外,日本政府已经决定派遣陆军进攻上海。 >根据日本原始档案《第十一师团作战机密日志昭和十二年8月7日—12月7日》记载:“早在1937年8月8日下午16时,日军第11师团就接到参谋本部命令,要求该师团做好动员准备随时开赴上海。” >按照动员命令,以第11师团为主,配属独立机关枪1个大队、战车1个大队、独立轻装甲车1个中队、野战重炮兵1个联队、迫击炮1个大队等直属部队。先派遣4个步兵大队、2个山炮兵大队为先遣支队,坐船从吴淞一带登陆。然后击破中国军队,师团主力全部上岸进攻宝山县、江湾、闸北一带并占领之。 >《第十一师团作战机密日志》 >引发淞沪会战的上海虹桥机场事件(日本称“大山事件”)是8月9日17时发生的,日军第11师团接到进攻上海的动员命令是事件的一天之前,可见派遣陆军师团进攻上海是日本军部早有预谋计划好的。 >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命令松井石根大将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指挥第3师团、第11师团等军直属部队进攻上海。8月21日,以日本长门号、陆奥号战列舰为首的庞大舰队,运输着日军上海派遣军先头部队约1万余人从日本出发奔赴马鞍群岛。22日晚上,日军陆军在马鞍群岛乘换为轻巡洋舰、驱逐舰后,分别向川沙镇、吴淞口一带驶入。 伤亡惨重的登陆作战 >8月23日凌晨3时,日本海军数十艘轻巡洋舰、驱逐舰在探照灯的照射下,以140毫米主炮、127毫米主炮猛烈轰击吴淞口、川沙镇、吴淞炮台、狮子林炮台一带。加贺号、龙骧号、凤翔号三艘航母舰载攻击机、轰炸机对中国军队阵地轮番轰炸。在海军陆战队的引导之下,日军第3师团先遣队率先登陆。但中国军队凭借着坚固的防御阵地,以机关枪、迫击炮拼死反击日军。 >三师团吴淞口登录示意图 >仅一天,日军第6联队第2大队就战死27人、战伤57人。因陆军进攻缓慢,日本海军不得不再次出动军舰进行炮击。按照日本官史《中国方面海军作战史》一书记载到,登陆作战时,鬼怒、由良、名取、川内、大井、五十铃、北上、多摩、若叶、山风等20多艘轻巡洋舰、驱逐舰对中国军队海岸阵地进行猛烈的射击。仅有迫击炮和少量山炮的中国军队根本无法抗衡,数以千计的官兵被日军强大的炮火所杀伤。在海军军舰、航空兵的有利配合,日军上海派遣军仅用了1天就占领了滩头阵地,并向前推进了1000米左右。 >日本海军“出云”号巡洋舰203毫米主炮炮击中国军队阵地的瞬间 >中国军队并没有放弃,按照《步兵第六联队历史》一书记载,到了晚上22时左右,中国军队突然发起四、五次反击,但日军靠着强大的炮兵火力和防御工事守住了占领的阵地。 >第二天日军继续向前进攻,负责进攻张华浜、军工路一带的第6联队、第68联队遭到教导总队第2团、第87师一部的重创。负责确保桥头堡的第68联队第2大队长矢主少佐战死、联队长鹰森孝大佐负伤、进攻纪家、小吉铺的第6联队第3大队机枪第3中队村濑大尉咽喉部位中弹战死、大队长吉西少佐负伤,各个大队、中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为此,日军以山炮兵、野战炮兵部队对中国军队阵地进行猛烈轰炸。 >按照《野战炮兵第本站网队第一大队吴淞附近战斗详报》记载,从8月23日到8月26日,该大队8门改三八式75毫米野战炮共消耗了榴弹1392枚、榴霰弹125枚,平均一门火炮消耗189.6枚。 >面对日军的猛烈的炮火,中国军队拼死反击,一时间,中日两军战斗成胶着状态。到了25日晚上,中国军队又对日 军第3师团阵地发起夜袭。关于这次夜袭《步兵第六联队历史》写道:“八月二十五日夜,敌军向各个大队正面发起夜袭战,其第一大队正面战斗尤为激烈。第三中队中队长石丸大尉拔刀带队进行反击,并将敌人第一次进攻击退。但在敌人第二次突击之下,腹部中弹,凌晨2时战死。” >手挥军刀指挥作战的日军第3师团军官 >从川沙镇登陆,负责进攻罗店镇的日军第11师团也遭到中国军队顽强的阻击。 >《第十一师团罗店附近战斗详报》写道:“两翼队而后逐次延伸其翼,右翼队到达何家宅(罗店镇西北方约1.5公里)、左翼队到达五斗泾附近,敌人也逐次向我翼侧构筑阵地,两翼队的攻击进展均不如意......至20时,根据右翼队长的电报,得知步兵第22联队的3个中队和临时指挥误进入该方面的步兵第43联队第1大队,正在战斗中,死伤迭出,目前固守第一线前出的邑宅,形势甚为危急。” >进攻罗店的日军第11师团 第二天凌晨时分,日军第11师团司令部与旅团司令部、联队本部之间的通信线频频被切断,到了中午,师团司令部与各个联队、大队完全失去联络。截至8月28日,光第11师团第44联队就战死149人、战伤203人、合计伤亡352人。 8月29日,中国军队分别在罗店、纪家、小吉铺一带增强兵力,并在迫击炮、少量山炮、野战炮支援下对日军进行围攻。为了鼓舞一线战斗兵士气,日军第6联队长仓永辰治大佐来到一线指挥作战时,遭到中国军队狙击手的狙击,子弹直接从左胸击穿当场战死。失去指挥官的日军士气低落,只能被动防御。 截至8月30日,除了日军第11师团占领罗店外,其余各个进攻方向没有任何进展。不仅如此,连日的激战导致日军参战部队伤亡惨重,仅仅作战8天,日军第3师团、第11师团就损失了1500多人。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相关参考

十九路军为何奇袭日军八九式战车 淞沪会战之谜

很早就注意到在日文资料中,提到过淞沪抗战中,十九路军曾袭击过日军战车部队,并给日军刚刚装备的制式主力战车八九式中型坦克造成相当损失。可惜,这段记载语焉不详,而且在中国方面的资料中至今没能找到相应的纪录

历史军事 打响了南京会战的第一枪

据史料记载,1937年11月,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过后,参与淞沪会战的中国军队被迫向南京一线溃退,日军乘胜追击,分三路进逼南京,其中南路为太湖—湖州—广德—芜湖—南京,目的就是切断南京守军的后撤路线。为

淞沪会战后,徐州成为日军重要的空袭目标

日军轰炸下的徐州城,图中被击中的地方是火车北站。1938年5月11日,徐州北站被日机轰炸,浓烟滚滚。1935年5月13日,准备前往轰炸徐州的日本轰炸机。1938年5月13日,日机轰炸徐州北站。被轰炸后

日军竟泡在泥泞里喝尿 揭秘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卢沟桥事变一个月后,中国军队在蒋介石的直接指令下,在上海主动发动了反击日寇的淞沪战役。此一役改变了日军侵华的进攻方向,由原来的从北往南,改成自东往西,使得当时的国民政府有空间西撤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日军在淞沪会战“速胜”战略的破产

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军队在日本陆军并未计划出兵时即先发制人,围攻日海军陆战队,大大出乎日方之预料。在淞沪开战后,日本最初的计划是以2个师团与海军协同作战,击败上海中国守军的进攻。8月下旬,日军增援的2个

海军真正做到了破釜沉舟 淞沪会战的中国三军

...0人!在战争最为激烈的蕴藻浜战场,第78师467团迎击渡河日军,1个连在10分钟内就全部阵亡!“一寸山河一寸血”是曾率军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的国民党军师长黄维的感叹。事隔68年,可惜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来记载那样一种...

历史军事 110岁老兵忆淞沪会战:与日军相距10米对射

淞沪抗战老兵、广东省目前健在的最长寿的抗日卫国勇士、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丰道村兴隆坝村民小组村民黄胜庸,昨日迎来了自己110岁的生日。当天上午,来自上海、浙江和广东揭阳、湛江、梅州、河源等地关爱抗战老兵

鄙视!淞沪抗战中国人因钱为日军做间谍出卖情报

1937年8月13日,中日淞沪会战打响,日军迅速拿下上海的战略计划遭到中国军队浴血抗击,日军计划在杭州湾北岸登陆包抄中国军队后路,很快,日军派出间谍侦察登陆场。《金山县志。外患》记载:“10月初,日军

血腥的罗店争夺战 淞沪会战的“血肉磨坊”

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抗战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被称为淞沪绞肉机。当时日军和国军双方都投入最精锐的重兵,集中数百架飞机和数百门火炮,参战的日军军舰也有40多艘。可以说,国军这方面无论海陆空三军都是不敌

淞沪会战的简介和他的意义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