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后,徐州成为日军重要的空袭目标

Posted 日军

篇首语:我活着是为学习,而学习并不是为活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淞沪会战后,徐州成为日军重要的空袭目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淞沪会战后,徐州成为日军重要的空袭目标

日军轰炸下的徐州城,图中被击中的地方是火车北站。

1938年5月11日,徐州北站被日机轰炸,浓烟滚滚。

1935年5月13日,准备前往轰炸徐州的日本轰炸机。

1938年5月13日,日机轰炸徐州北站。

被轰炸后的徐州市大同街。

徐州市中山路附近被日军轰炸成废墟。

被日军轰炸后,徐州市平民居住区的惨景。

以上图文选自《日本侵华图志》第14卷《无差别轰炸》, 张瑾、唐润明、邓平编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华图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学资深荣誉教授张宪文主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并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 2014 年度入库项目。

徐州(12)徐州市(1)北站(1)

相关参考

淞沪会战的简介和他的意义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

为了扩大淞沪会战,日本军队将战略重心转移向何处

日军确定的新目标是调兵南下上海,在淞沪一线将中国军队彻底击败,其着眼点不仅仅是缓解“上海派遣军”之危急,而是要彻底打败已集上海战场达75个师之众的中国军队主力,并切断上海与周边之联系,使中国政府屈服,

淞沪会战中国有可能赢吗 中国抗战史上著名战役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

日军史料记载的“淞沪会战”

重兵集结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说起淞沪会战,一般人总会想到国军2个装备精良的“德械师”啃不下不足3000人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但其实在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并非只有3000人,而且日军综合实力也远远强于国军。>

历史军事 伪满洲国军队代替日军成为前锋

抗战中的汉奸之祸,淞沪会战满洲国军队代替日寇打头阵中国人在打中国人抗日战争中许多战斗场合,中国人不是在与日本人打,而是中国人在打中国人,或者是中国人的“单打”在对中国人、日本人的“混合双打”。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是什么时间爆发的 淞沪会战的简介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中正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

淞沪会战是什么时间爆发的 淞沪会战的简介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中正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

淞沪会战三万中国军队吃不掉三千日军陆战队真相

原题:淞沪会战三万国军吃不掉三千日军陆战队员?日军档案记载陆战队将近九千人,并有大量军舰支援 提起淞沪会战,我们首先会想起国军最精锐的三个“德械师”在配属山炮、重榴弹炮、战车的情况下无法歼灭

抗日名将张自忠牺牲后日军竟然停止空袭一日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

日军竟泡在泥泞里喝尿 揭秘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卢沟桥事变一个月后,中国军队在蒋介石的直接指令下,在上海主动发动了反击日寇的淞沪战役。此一役改变了日军侵华的进攻方向,由原来的从北往南,改成自东往西,使得当时的国民政府有空间西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