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真正做到了破釜沉舟 淞沪会战的中国三军

Posted

篇首语: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海军真正做到了破釜沉舟 淞沪会战的中国三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海军真正做到了破釜沉舟 淞沪会战的中国三军

2、历史秘闻 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在长江下游最狭窄的江面上展开了怎样的战斗

海军真正做到了破釜沉舟 淞沪会战的中国三军

淞沪会战:在淞沪战场,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部队,全无派系争斗中的推诿,全都抱一死的守土职责。第8师参战近3星期,全师作战人员从参战时的8000余人减员至700人!在战争最为激烈的蕴藻浜战场,第78师467团迎击渡河日军,1个连在10分钟内就全部阵亡!

“一寸山河一寸血”是曾率军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的国民党军师长黄维的感叹。事隔68年,可惜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来记载那样一种大气磅礴的悲壮与惨烈。作为抗日战争中国正面战场22次会战中少数规模最为庞大的战役之一,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参战的兵员总数达近百万。在两个多月时间内,中国方面先后投入地面部队包括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财政部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宪兵1个团,以及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兵力总数75万人以上。还有空军的第二至第九大队等8个大队和1个暂编大队,几乎调动了当时全国所有兵力的1/3。而随着日本军队的不断增兵,其参战部队总兵力达到25万人左右,包括陆军共9个师团又2个支队(相当于1个旅团),另有从华北的第五师团分遣出来的国崎支队,以及海军第三和第四舰队。其调动规模也是史无前例。

“我们一天要消耗一个师!”参加过淞沪会战的劳声寰说,“我们装备不如他,我们的空军有250架,对方是3000多架,在上海的黄浦江上、长江口,日军有4艘航空母舰,黄浦江和长江有一百多条军舰。我们250架飞机对3000多架飞机,怎么打啊?”“头一仗我们的旅长就阵亡了,除了师长以外就剩下旅长,一个旅管两个团,师长都要到前面督战,后来他们都牺牲了……你想想,我们的牺牲有多大……”当年淞沪会战的军官易谨与劳声寰都已是耄耋老人,回忆往事,两位老人都泣不成声。

88师师长、后升任72军军长的孙元良后来回忆,他们一个师15000人左右,到最后,只剩下不到1/3。“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五个小时死了2/3,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这是曾任第三战区司令官冯玉祥的一段话。

战争其实是两国总体实力的比较,参战的第26师副连长何聘儒战后回忆说,当时他们所在师里,一个步兵连只有3挺机枪,50多支汉阳造步枪,而且枪支时有残缺不全,有的甚至没有来复线,乃至用麻绳捆绑避免枪栓脱落。我们欠缺的也不仅是装备。劳声寰后来回忆一个很小的细节:埋锅造饭,“行军锅在那里做饭,烧得满天烟火冲天,这等于报告敌人,‘我在这里你来啊’,我们很多的部队,没有跟敌人见面就垮了,就这样被日本的炮兵、飞机给炸了。”

在一派沿江平原的淞沪战场,几乎没有任何可以防守的天然屏障。从全国各地仓促赶来的中国军队几乎连像样的工事都无法修筑,全凭血肉之躯,就这样常常整连整营战死,而后继部队的士气却从未有任何的消退,依然一往无前。

以中国军队中最精锐的第98师为例,在仅仅18天的作战中,伤亡达4960人,几乎占全师兵力的62%,其中仅阵亡的营级以下军官就达约200人。陶峙岳为师长的第8师并非中央嫡系部队,进入淞沪前线时,其装备甚至仍为20年代的汉阳造步枪为主,全师根本没有重型武器。然而在淞沪战场,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部队,全无派系争斗中的推诿,全都抱一死的守土职责。第8师参战近3星期,全师作战人员从参战时的8000余人减员至700人!在战争最为激烈的蕴藻浜战场,第78师467团迎击渡河日军,1个连在10分钟内就全部阵亡!

战争中先后有数十位少将甚至中将阵亡,甚至有中国高级将领因为失去阵地而毅然自杀成仁。战后何应钦在回忆中记载,淞沪会战中,“我军消耗竟达85师之众,伤亡官兵333500余人”。

“战事初起,国际人士一般认为,中国决不能抵抗日本的武力,抗战简直是发疯”,曹聚仁曾这样写下当时国际社会对淞沪会战的看法。但中国军队恰恰通过这样的浴血奋战赢得了国际社会尊重。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埃文思·卡尔逊(Evans Carlson)作为罗斯福总统的特使1937年8月抵达上海时,正值炮火连天。一个月后,他在给罗斯福总统的信里这样写道:“我简直难以相信,中国人民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是那样齐心协力。就我在中国将近十年的观察,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

虽然不幸以“九一八”和“一二八”等日本侵华战争揭开序幕,但对于民国历史来说,上世纪30年代却也常是一个受到褒扬的时代。在那个年代,中国的各方面都达到历史空前的高度,以至于有人称之为“黄金时代”。在刚从美国归来的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授余子道先生的寓所里,余先生与记者谈到这个微妙的话题。“所谓‘黄金时代’,指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年成立后,一直到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之间的十年。”

在近代中国,外敌入侵,军阀割据导致战乱频繁。国民政府成立后,收回部分租界,进行统一全国的北伐。自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以来,即便是新疆这样的偏远省份也表示服从中央的管辖,“中国在北洋政府后于政治上取得了形式上的统一,而统一的最大成绩,就是经济、军事、文化和对外关系都有了迅速发展”。然而“九一八”之役导致的东三省沦亡以及随之而来“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留下的仇恨,以及日本的外交压迫和侵略中国的野心,却从未在这短暂的“黄金时代”中彻底消亡。“国民政府短暂的建国时期里,并未彻底改变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也并未改变中国作为一个非常贫困落后的国家的本质。”

历史秘闻 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在长江下游最狭窄的江面上展开了怎样的战斗

江阴段是长江下游最狭窄的一段水道,江面仅有2公里宽,水流湍急。江阴有黄山、君山扼江面,东有儿狼山、福山为屏障,为南京之水路门户。黄山附近还设有中国海军电雷学校。中方在此构筑了江阴要塞军事设施,原有火炮49门,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守军增设88毫米高平两用半自动炮8门、150毫米加农炮4门,均为中国战前从德国买置的最新式火炮。8月以来长江江阴段航道已被中方沉船封锁。 沉船封航 进入9月后,日军舰队西入长江关隘,攻击江阴要塞。随着淞沪会战愈加激烈,日军对江阴发起大规模空袭。9月20日,长谷川清下令攻击江阴的中国军舰,22日,日军以50余架飞机协同作战,中国海军“平海”号舰首先遭袭,但该舰官兵奋勇还击,日机被击落4架,终被驱逐,而“应瑞”号 、“平海”号亦被炸伤。9月23日,日军继续以战斗机10余架掩护轰炸机16架,向江阴江面我海军舰艇袭击,下午,日机增加至70余架,以11架攻击江阴炮台,另以29架攻击“宁海”号,“宁海”号遭敌机重创后沉没,但日机也被击落了4架。“平海”号也在当天被敌炸伤搁浅,数日后被敌炸毁。9月25日,日机再次出动,集中袭击“逸仙”号,我官兵与敌激战一个多小时,伤亡11人,“逸仙”号被炸沉。海军部长陈绍宽在南京急令“健康”号前来增援,但“健康”号在龙稍港附近被敌炸沉。9月29日,“楚有”号又遭敌机重创。 被击沉的舰艇 进入10月后,“青天”、“湖鹏”“绥宁”、“江宁”号先后被敌炸沉。中国海军被迫将“海容”、“海筹”自沉江中阻塞航道,并把尚未沉没的各舰的舰炮拆除,组成太湖炮队,专门用来打击日军长江上的军舰。此后,我鱼雷快艇部队开始与日军舰艇打起了游击战。10月上旬,日军舰艇开始由吴淞口西进,并逐步向南通、江阴靠近,我鱼雷快艇部队在江阴外围江面扰袭日军。由于我快艇多在夜晚行动,日军飞机舰艇难以对付,陷入防不胜防境地。据《海军沪澄战役之检讨》记载,10月上旬的一天,(史34)号鱼雷快艇,自封锁线外换防归来,忽遭日机6架空袭。该艇毫无惊慌,以高射机枪沉着对敌射击,曲折疾驰于江中,对空鏖战约达半小时之久。日机连投资2颗炸弹均未命中。其后日机再以机枪扫射,始不幸洞穿快艇油柜,汽油爆炸起火。全艇官兵被焚,悉数殉难江底。此为开战3个月以来,鱼雷快艇被日机击沉之第一艘。 此后,日舰为避免中方鱼雷快艇的袭击,只在白天出航,并在通州至张黄港一带设立航标。这一段江面河床沙多,不利于快艇出没。夜晚,日舰为避免我快艇袭击隐藏不动。而我舰艇则昼伏夜出打击敌人,以致日舰始终不敢深入到张黄港以上水道,因为那里水深,适合快艇施放水雷。当我军部队在11月9日开始大规模撤退时,为策应部队转移,快艇部队主动出击,11月12日晚,江阴电雷学校总训练官马步祥,奉命率“史181”号快艇袭击江阴下游之日舰,13日晨,“史181”号在金鸡港江面与3艘日舰遭遇,我快艇迅速发射鱼雷攻击,但未中目标,快艇反被日舰火炮击伤,“史181”号带伤冲向敌舰,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日舰慌乱中二舰相撞,另一舰搁浅,此时,日机飞临,“史181”号中弹沉没,马步祥等全体官兵英勇牺牲。 马步祥 参考文献: 马振犊、陆军:《抗战正面战场启示录——八一三淞沪抗战》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萧宸轩 郁花

相关参考

日军史料记载的“淞沪会战”

重兵集结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说起淞沪会战,一般人总会想到国军2个装备精良的“德械师”啃不下不足3000人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但其实在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并非只有3000人,而且日军综合实力也远远强于国军。>

血腥的罗店争夺战 淞沪会战的“血肉磨坊”

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抗战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被称为淞沪绞肉机。当时日军和国军双方都投入最精锐的重兵,集中数百架飞机和数百门火炮,参战的日军军舰也有40多艘。可以说,国军这方面无论海陆空三军都是不敌

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在长江下游最狭窄的江面上展开了怎样的战斗

江阴段是长江下游最狭窄的一段水道,江面仅有2公里宽,水流湍急。江阴有黄山、君山扼江面,东有儿狼山、福山为屏障,为南京之水路门户。黄山附近还设有中国海军电雷学校。中方在此构筑了江阴要塞军事设施,原有火炮

历史秘闻 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在长江下游最狭窄的江面上展开了怎样的战斗

江阴段是长江下游最狭窄的一段水道,江面仅有2公里宽,水流湍急。江阴有黄山、君山扼江面,东有儿狼山、福山为屏障,为南京之水路门户。黄山附近还设有中国海军电雷学校。中方在此构筑了江阴要塞军事设施,原有火炮

什么原因从根本上决定了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无法取胜

原题:淞沪会战打得太惨烈,一名中国军长过江突围时壮烈牺牲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爆发了抗战史上著名的淞沪会战。这是一次双方兵力总投入达到百万级别的大会战,战场遍及从大上海到杭州湾的广阔地区

什么原因从根本上决定了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无法取胜

原题:淞沪会战打得太惨烈,一名中国军长过江突围时壮烈牺牲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爆发了抗战史上著名的淞沪会战。这是一次双方兵力总投入达到百万级别的大会战,战场遍及从大上海到杭州湾的广阔地区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淞沪会战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发动了军事进攻,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展开了三个月之久的大会战,也叫“八一三上海抗战”或“八一三事变”,因战争是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

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1938年11月11日,上海市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上海沦陷。至此,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落下帷幕。在淞沪会战的3个月中,全中国上下团结一心,达成了“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的共识。

历史百科 中国抗战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淞沪会战

中国抗战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开始的淞沪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是国民党军队在淞沪地区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规模最大、作战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事情还得从上海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形势图  淞沪会战(汉语拼音:Sonɡ-HuHuizhɑn;英语:Shanghai-Wusong,Battleof),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