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在淞沪会战撤退中为何出现了一片混乱的局面
Posted 部队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国军在淞沪会战撤退中为何出现了一片混乱的局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军在淞沪会战撤退中为何出现了一片混乱的局面
11月8日,日军第十军主力部队在得胜港、米市渡等处开始渡过黄浦江,其后续部队第一一四师及军直属部队也开始源源不断地向金山集中,日军在攻占金山、松江后,兵锋直指青浦,同时,上海派遣军从苏州河一线北上,向虹桥、黄渡一线中国军队发起攻击,支援第十军作战。至当晚,中国军队已陷入三面被围的局面,全面后撤已刻不容缓。 蒋介石 >11月8日晚,蒋介石下令第三战区部队全线从上海撤退,向后方既定国防线转移。9日起,我军60多个师部队开始由东向西撤退。第三战区拟定了撤退计划,规定左翼集团军西撤至吴福线,右翼集团军撤至乍平嘉线,两大集团军在苏嘉线集结,准备将日军阻挡于常熟、苏州、嘉兴一线。同时,以一部主力部队后移至锡澄线,再作抗击。第三战区的撤退计划和在吴福线、乍平嘉线的防卫作战计划,可以说是国民政府在京沪杭地区抗击日军侵略构想的充分体现,但由于撤退之前未有充分周密的计划与安排,因此,该计划大部分都未能实现,几十万大军随即陷入一场大溃退。 >张发奎回忆说:“我仍基于上级的指示而下达三个集团的撤退令,以完成我的手续,而我命令中的各种规定,恐怕没有办法实施,因为各部队已早于我的命令下达之前而自动开始退却了。……部队已陷于极度紊乱状态,各级司令部已很难掌握其部队了。” >张发奎 >由于中国军队错过了最佳撤退时机,且当时通讯手段落后,右翼部队接令时已是11月9日,陷入混乱之中的部队已很难掌控,尚未接令撤退的部队也望风而逃,根本无人遵令逐次掩护以占领阵地,从而形成了官兵失散一片混乱的大溃退局面。 >国军撤退 >由于撤退令并未规定各部队的撤退道路及撤退时间,几十万大军蜂拥而逃,仅有的几条公路被部队堵塞,上有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下有日军的不断追击,这种撤退其后果可想而知。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一团第九连代理连长李纂超回忆部队撤退时的情形说:“到达苏州河上的黄渡大桥时,天已破晓,大部队涌向一个点,混乱无法形容。同时桥头已敷设地雷,桥身已遭到敌机破坏,尤其意外的是,由松江、青浦方面突入的敌挺进队,已用火力封锁了该桥,有意让我军自投虎口。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大家无暇深思熟虑,但求在敌机开始活动之前,迅速通过,原来的后援序列,再也无法维持。因此,通过大桥时,争先恐后,以致许多重火器和人掉到河里去。我连通过时,采取了前后战士紧拉腰皮带的办法,依靠人墙的掩护,才未遭受重大的伤亡。通过后清点人数,100多人仅幸存70余名。” >第三战区各部队开始后撤时,日海军陆战队及上海派遣军立即占领了上海市区,至11月12日,上海地区全部被日军占领,原在沪西地区守备的中国军队也撤离了淞沪地区。 马振犊、陆军:《抗战正面战场启示录——八一三淞沪抗战》 编辑: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最英勇的抗战名将,为何在淞沪会战最惨烈之际, 突然离职呢
>1931年“一二八”淞沪战役和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只有一位抗日将领同时参加了这两次战斗,此人就是张治中。>在第一次淞沪战役,张治中在十九路军英勇抗击日军的情况下,向蒋介石主动请缨,率领两个
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军队在日本陆军并未计划出兵时即先发制人,围攻日海军陆战队,大大出乎日方之预料。在淞沪开战后,日本最初的计划是以2个师团与海军协同作战,击败上海中国守军的进攻。8月下旬,日军增援的2个
原创文章作者:杨晓辰1937年为期三个月的“八一三”淞沪会战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中国军队在拥有优势火力的日军面前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日军在淞沪战场上投
“苏浙行动委员会”为培训人员,先后开设了青浦技术训练班、松江特训班和佘山教导团三个机构,大力培训别动队各种人才,形成了后来成立“忠义救国军”的基础。11月4日,青浦技术训练班开班,有学员408人,戴笠
历史秘闻 “苏浙行动委员会”在淞沪抗战中进行了怎样的对敌斗争
“苏浙行动委员会”为培训人员,先后开设了青浦技术训练班、松江特训班和佘山教导团三个机构,大力培训别动队各种人才,形成了后来成立“忠义救国军”的基础。11月4日,青浦技术训练班开班,有学员408人,戴笠
1937年7月七七事变后,中国展开对日战争。11月,国军在淞沪抗战中失利,南京陷入危机,国民党政府1937年11月20日起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首都。1938年10月4日,日本正式轰炸重庆市区,从1939年
淞沪会战:1934年2月19日,在南昌行营扩大纪念周上,蒋介石发表了《新生活运动之要义》的讲演。“我现在所提倡的新生活运动”,简单地讲,“就是要使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通过一种类似复古的意
1938年11月11日,上海市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上海沦陷。至此,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落下帷幕。在淞沪会战的3个月中,全中国上下团结一心,达成了“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的共识。
淞沪会战是继七七事变之后的一个月后发生的一场战争,时至今日,淞沪会战距离现在已有78周年,但是,虽然战争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要铭记是谁用他们不屈不饶的意志与日军作斗争,为解放全,为现在的我们争取了
淞沪会战:在淞沪战场,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部队,全无派系争斗中的推诿,全都抱一死的守土职责。第8师参战近3星期,全师作战人员从参战时的8000余人减员至700人!在战争最为激烈的蕴藻浜战场,第78师467团迎击渡河日军,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