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淞沪会战国民党的错误 淞沪会战国军的失败

Posted 战国

篇首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分析淞沪会战国民党的错误 淞沪会战国军的失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分析淞沪会战国民党的错误 淞沪会战国军的失败

淞沪会战:1934年2月19日,在南昌行营扩大纪念周上,蒋介石发表了《新生活运动之要义》的讲演。“我现在所提倡的新生活运动”,简单地讲,“就是要使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通过一种类似复古的意识形态教育,蒋介石提出要以孔孟的“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道德标准,统一国民思想。曾经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蒋介石4天后甚至再次在南昌进行讲演,对“新生活运动”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做了极为详尽的说明,所有言论被编成《言论集》广为印发。

1933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了《废两改元令》,规定从4月6日起,所有交易,一律使用国民政府新铸造的银币,从而彻底废除从晚清流通至今、成色和形式混乱不堪的银两。然而世界似乎并不愿给新的民国政府以支持。当时全球爆发的经济危机迫使美英放弃金本位制,立法限制白银出口,使并非产银国的中国金融和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为此国民政府再次痛下决心,废除银本位制,于1935年开始发行法币。从此中国经济不再随世界市场银价的变动而波动,中国的经济水平迅速恢复。

日本人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曾说,“中国如无1935年之法币政策,则无1937年之抗战”。无论如何,经济的回升让蒋介石有能力在军事上通过德国军事顾问团,建立国防军事力量和工业力量,并打造装备德式武器,实行德式训练的中央军。而他们正是在淞沪抗战中与日军作战的主力部队。

余子道历数了国民政府成立后的各方面建设,从经济到文化,从社会到意识形态,显示出一个试图发展的新的政府的抱负和作为。“所有这一切客观上的机遇和主观上的努力,导致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在各方面全面超越了1912年到1927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

蒋介石当时利用对红军的围剿,看到了一个统一全国的历史契机。武力和地盘就是生存的资本,这是中国近代战乱的根源之一。自从袁世凯倒台、南京国民政府在1928年建立、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以来,中国军阀割据的实质却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国民政府的军令政令依然无法在许多军阀拥有实际兵权的省份传达和执行。在军阀混战、北伐统一的20年代过后,川、桂、滇系的军阀们对于蒋介石的警惕甚至超过了对日本人的担心。对于提倡“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除了红军,各地军阀割据势力是他渴望解决的问题。

“共军入黔我们就可以跟进去,比我们专为图黔用兵还好。”红军长征给了他一个统一西南的机会。当1935年1月红军进占遵义后,在第五次围剿中为国军立下汗马功劳的薛岳率领10万中央军继续追击红军,名正言顺开入了贵州,顺利地让中央政府结束了王家烈在贵州的军阀统治。

然而对于全国各地的军阀势力来说,蒋介石的作为可以说是路人皆知。就在贵州的邻省,为着时刻防范南京国民政府“吞并”自己,广西省政府领导人李宗仁和白崇禧以一种更加开明的姿态和进取精神,推行“新广西”的发展。作为蒋介石老对手,蒋介石的三次下野都和李宗仁和白崇禧有关。但1928年蒋介石统一全国后,李宗仁和白崇禧只能退出中原,扎根家乡广西。李、白二人以乡土为根据地,在全国广招人才,通过实行民团制度,实行军事化管理和全省皆兵的制度,使外省人一入被称为“模范省”的广西,“到处都可以听到喊口令,看到军事操演,进入广西就像进入一座大兵营”。

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中国举国动员抗战,广西在短短一个月左右时间便动员编成四个军,共40个团,成为当时最迅速调动部队奔赴前线作战的省份。桂军五个师后来参加“八一三”淞沪浴血抗战,李宗仁和白崇禧治理广西,功不可没。然而在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眼里,如果不能结束军阀的割据,中国实在没有办法抵抗外侮。

相关参考

日军史料记载的“淞沪会战”

重兵集结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说起淞沪会战,一般人总会想到国军2个装备精良的“德械师”啃不下不足3000人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但其实在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并非只有3000人,而且日军综合实力也远远强于国军。>

血腥的罗店争夺战 淞沪会战的“血肉磨坊”

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抗战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被称为淞沪绞肉机。当时日军和国军双方都投入最精锐的重兵,集中数百架飞机和数百门火炮,参战的日军军舰也有40多艘。可以说,国军这方面无论海陆空三军都是不敌

蒋介石领导的国军的“战绩”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淞沪会战,国民党军60万对付日军20万,国军惨败,从上海至南京沿途溃败300公里,丢失数十座城镇,至少30万人遭日军屠杀,史称“长三角大屠杀”。太原会战

淞沪会战已进展二月余,中国当局是否一度有停战之意图

德国人的插手不仅在政治与外交上给国民政府抗日决策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直接干扰了抗日战场特别是淞沪战场上国军的对日作战计划与行动。本来,蒋介石便寄希望于国际联盟及“国际公正人士”出面调处中日纠纷,制止中

淞沪会战三万中国军队吃不掉三千日军陆战队真相

原题:淞沪会战三万国军吃不掉三千日军陆战队员?日军档案记载陆战队将近九千人,并有大量军舰支援 提起淞沪会战,我们首先会想起国军最精锐的三个“德械师”在配属山炮、重榴弹炮、战车的情况下无法歼灭

国军在淞沪会战撤退中为何出现了一片混乱的局面

11月8日,日军第十军主力部队在得胜港、米市渡等处开始渡过黄浦江,其后续部队第一一四师及军直属部队也开始源源不断地向金山集中,日军在攻占金山、松江后,兵锋直指青浦,同时,上海派遣军从苏州河一线北上,向

沪宁之间国军有苦心经营的数道防线,但为何在淞沪会战中还是迅速节节败退

11月16日,南京统帅机关发布了淞沪战役最后一个作战计划《淞沪抗战第3期作战计划》,该计划将守卫国防线之作战与保卫首都南京的任务紧密联系,要求我军在京沪线和沪杭线抗击日军前进,逐步将主力集结于以广德为

淞沪会战 胡宗南叹黄埔第二期革命已失败

胡宗南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抗战爆发。消息传到徐、海地区,第一军官兵抗日热情高涨。胡宗南应召前往庐山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军事会议,在8月上旬赶回部队,在全军团、营长以上军官短期学习班的毕业典礼上,

历史百科 中国抗战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淞沪会战

中国抗战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开始的淞沪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是国民党军队在淞沪地区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规模最大、作战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事情还得从上海

为什么说淞沪会战是国民政府全面抗战战略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八一三淞沪会战促进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两党从1937年2月开始,进行了4轮谈判,尚无结果,淞沪会战爆发后进行的第5轮谈判立即就达成了协议。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正式宣布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