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跪几百年,应该站起来了”,岳飞后人坚决反对
Posted 奸臣
篇首语: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祖先跪几百年,应该站起来了”,岳飞后人坚决反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祖先跪几百年,应该站起来了”,岳飞后人坚决反对
从古至今,国人对祖先都极为尊重,尤其在封建社会时期,几乎所有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心愿,那就是“光宗耀祖”。南宋时期的秦桧,是古代著名的奸臣,自从被金人放回后,就一直是主和派,力劝宋高宗割地、赔款,甚至向金国俯首称臣,以求得暂时的安宁。
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小时候就立志报国,并在背后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长大后,岳飞开始从军,十余年间,带领所向披靡的岳家军,与金兵进行了上百次的战斗,几乎是百战百胜,其惊人的战斗力令金兵闻风丧胆,一听到岳家军的名字,金兵都吓得抬起不起腿。
公元1140年,完颜兀术率军对宋朝展开了攻击,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此时岳家军愈战愈勇,大有直捣金兵老巢的趋势。就在此时,奸臣秦桧就向宋高宗进谏谗言,致使岳飞被十二道“金字牌”勒令退兵。
岳飞刚回来,就因秦桧的陷害,被关进了大牢,不久后就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被杀后,秦桧更加的受宠,可谓是权倾朝野,皇帝更是亲笔为他题写了“一德格天”的匾额。如此被人痛恨的奸臣,不仅能得以善终,且在死后被追赠申王,谥号忠献,令人所不解。
直到宋孝宗时期,岳飞的冤案才得以平反,并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由于对奸臣秦桧的痛恨,人们就塑造了秦桧夫妇的跪拜像,让他们永远跪在岳飞及岳母的墓前,几百年来从没有改变。
之后的历朝历代,不管是谁坐上皇帝,都将秦桧视为大奸臣,没人敢说让秦桧“站起来”。到了现代,有一位自称是秦桧后人的奇葩,居然说道:“祖先跪几百年,应该站起来了。”而且他还认为,秦桧已经跪了八百多年了,已经差不多了。尤其是对于秦桧跪在岳母(岳飞的母亲)墓前一事,他觉得更没有必要,因为岳母早在岳飞被杀几年前就去世了。
此话一出,岳飞的后人及众网友表示坚决反对,认为秦桧应该永远跪在岳飞及岳母的墓地前,任何时候都不能站起来。后人为了表达对奸臣秦桧的憎恨,还发明了一种流行的小吃,即“炸秦桧”,也就是现在的炸油条。
对于秦桧后人想让祖先秦桧站起来一事,你怎么看呢?你认为秦桧应该站起来“歇一歇”吗?
如果觉得小编写的不好,请多多批评指教,一定多加改正!若觉得写的还可以,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记得转发和点赞哦!
相关参考
在我国春秋时期,有“管鲍之交”的故事,即鲍叔牙和管仲之间的友谊故事,千百年来被后人广为传诵,管仲曾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对于他们二人的故事,历代的文人墨客均大加赞赏,如同钟子期与伯牙的
还不知道:赵构为什么要处死岳云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桧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最为恶名昭著的汉奸。人们对岳飞有多崇敬,而对秦桧就有多痛恨。但鲜为人知的是,当初秦桧在
...”的故事,即鲍叔牙和管仲之间的友谊故事,千百年来被后人广为传诵,管仲曾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对于他们二人的故事,历代的文人墨客均大加赞赏,如同钟子期与伯牙的故事,人们为此常感叹:“人生...
每当提到千年前的唐朝,除了曾经繁荣盛世,最值得称赞的莫过于它的包容性,其中就包括女子改嫁之事宜。跟其他朝代相比,唐代人们思想观念相对开放,且不说普通女子,公主改嫁都十分常见,并不会受到指责,比如安定公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南海争议岛礁与非洲内陆国家尼日尔之间隔着不止一个大洋,但这并未阻止这个有1700万人口的国家加入北京的外交合唱,支持中国拒绝南海仲裁的立场。”法新社25日将目光聚焦中国在南海问题
说到历史上的贤后,不能不提的就是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她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嘉偶良佐一代贤后。古人云“明法者强,慢法者弱。”精通史书的长孙皇后对此方面的论说可谓是谙熟无比。她崇尚礼法,推行礼法,决
说到历史上的贤后,不能不提的就是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她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嘉偶良佐一代贤后。古人云“明法者强,慢法者弱。”精通史书的长孙皇后对此方面的论说可谓是谙熟无比。她崇尚礼法,推行礼法,决
世界历史 此人是萨达姆死敌,美国攻打伊拉克后成总统,但坚决反对处死老萨
在中东地区,长期是强人的天下,诞生了很多的政治强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萨达姆,因为坚定的反美,最后在伊拉克战争中被俘虏,最后被杀。但是,在伊拉克战争后,萨达姆曾经的死对头当了总统,但是他当总统后坚决反对
永乐二年(1404年),解缙晋升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为内阁首辅,这是他仕途最得意之时。朱棣曾经召见解缙等人说:“你们七人朝夕相处,我经常在宫中称赞你们的勤勉谨慎。往往最初容易谨慎,而最终仍然能保
永乐二年(1404年),解缙晋升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为内阁首辅,这是他仕途最得意之时。朱棣曾经召见解缙等人说:“你们七人朝夕相处,我经常在宫中称赞你们的勤勉谨慎。往往最初容易谨慎,而最终仍然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