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为何坚决反对 唐太宗想要大赦天下

Posted 长孙皇后 唐太宗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长孙皇后为何坚决反对 唐太宗想要大赦天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长孙皇后为何坚决反对 唐太宗想要大赦天下

说到历史上的贤后,不能不提的就是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她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嘉偶良佐一代贤后。古人云“明法者强,慢法者弱。”精通史书的长孙皇后对此方面的论说可谓是谙熟无比。她崇尚礼法,推行礼法,决不允许超越规范。她不仅身体力行,并且还教导公主皇子们行为举止要谦逊循礼,不可做伤大体之事。

唐太宗知道长孙皇后通读史书,对政事颇有见地,因此,在茶余饭后,床前灯下,言谈之间常常与她论及天下大事,尤其是朝廷中的赏罚和人事安排。但是,长孙皇后总是避而不谈,要不就是脸色庄重,一本正经地说:“妾闻说,牝鸡(老母鸡)司晨,定是主家中不祥。妾只是一妇道人家,岂敢豫闻政事!陛下还是说点别的吧!”太宗看着她紧抿着巧唇,紧绷着脸,知她是在遵循女人不涉政的礼法,也常常奈何不得。不过,太宗的确是信得过她,也很想听听她的见解,因而依然还是常常问她。问急了,长孙皇后便干脆来个问而不答,一言不发,让太宗无计可施。但有一次,她却破例干涉唐太宗的大赦,坚决反对,究竟是何事呢?

贞观八年的秋天,日夜操劳的长孙皇后陪太宗去九成宫,因旅途疲劳,偶感风寒,竟然病倒了。尽管御医多方治疗,但病情还是没有好转,这可急坏了唐太宗和尊敬皇后的贤臣良仆。一天,太子李承乾陪伴,他为母亲出主意说:“母后,为了治你的病已经用了许多药,但仍不见好转,请向父皇启奏,大赦天下,放免囚犯,并度人入寺为僧,或许可以得到福助,病很快就会好的。”长孙皇后郑重地说:“死生有命,非人所及。若是行善无过可以延寿,我素日未尝为恶行;若是行善无效,还何必徒劳?”

说完又咳嗽不止,强烈的咳嗽,使得长孙皇后几乎背了气。良久,她才绥过气来,又接着说下去,虽然声音更小了,但凝重的语调丝毫没减:“大赦,乃是国家大事,怎可随便而为?释佛之教,来自异域外国,兴于国无补,盛而反祸于民。再说,你父皇也不会这样做,怎能因为我一个妇道人家而乱了天下之法,使你父皇为难呢?真要像你说的这样——还不如我现在就死了的好。”

太子不敢启奏太宗,把皇后的话私下里告诉了房玄龄。房玄龄便原原本本地启奏了唐太宗。太宗和左右近臣听后都十分感动,没有一个不感到难受和悲伤的,君臣纷纷要求举行大赦,太宗也同意了。但是长孙皇后知道后却坚持反对,并且再三要求不要这样做。

“陛下,请您务必要把那道赦免令撤消了。这道诏令发不得呀!这样做,便是以国家的礼法徇私欲,这是天理不容的。妾的病绝不会因您的大赦而减轻的,相反妾会于心不安,而使病情加重的呀!陛下——这诏令坚决不能发呀!”长孙皇后在太宗跟前极力地、苦苦地阻止着。太宗终于被说服了,取消了那道赦免令。正相是长孙皇后这种不为私欲触犯礼法,深得太宗敬重,他们敬相恤,感情深厚,长孙皇后在太宗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相关参考

长孙皇后为何被逐出家门?谁撵她走的?

  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她所编《女则》在一段时期还是天下女子行为规范的准则。  早在隋朝大业年间,长孙皇后就在父亲长孙晟的主持下与唐国公次子李世民定下婚约。大业九年,年仅十三岁的长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偏爱长孙皇后?

李世民作为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皇帝,他的功绩是值得肯定的。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关怀他的女人。那么,李世民是否有这样一个女人呢?在李世民众多的妃子中,谁才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妃子呢?长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偏爱长孙皇后?

李世民作为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皇帝,他的功绩是值得肯定的。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关怀他的女人。那么,李世民是否有这样一个女人呢?在李世民众多的妃子中,谁才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妃子呢?长

历史人物 长孙皇后为何能够得到唐太宗与世人的尊重?

皇帝贵为一国之君,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极大的重视,而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皇后。虽然一般来说,后宫是不被允许干政的,但是却也能在政事以外的地方给人们留下谈资。今天要来说一说的,就是历史上一直受人尊敬的李世民

唐朝才女徐惠为何没被逼迫出家为尼?

唐太宗病逝后后宫有子女的嫔妃继续留在公里,而没有生育的女人却被迫出家为尼。但是有一个人例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美才女徐惠。徐惠生于贞观元年(627年),浙江长兴人,自幼聪慧可人,遍涉经史,文学素养极高,十...

历史人物 长孙皇后--最贤惠的女人

本站网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长孙皇后是隋朝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母亲高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大力栽培李承乾,为何他还是当不了皇帝

看史书就知道李世民对李承干有多么好了,不是宠,因为孩子怎么样,而仅仅是因为是他的儿子,真的是非常爱,可以说,他的太子地位非常稳。唐太宗要是在打压太子的势力,就不会命令三品以上大臣的嫡子全部出仕东宫,更

功臣想要一套宅子,被皇帝坚决拒绝,因为宅内住着一位女子

自古以来,大臣若立下大功,皇帝都会赏赐金银财帛,或是良田美宅。例如,刘邦建立汉朝后,封萧何为酂侯,食邑万户。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为报答玄武门之功,将整个齐王府都赏赐给了尉迟恭。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朝开

管仲临终时为何坚决反对鲍叔牙接任相位?

在我国春秋时期,有“管鲍之交”的故事,即鲍叔牙和管仲之间的友谊故事,千百年来被后人广为传诵,管仲曾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对于他们二人的故事,历代的文人墨客均大加赞赏,如同钟子期与伯牙的

大唐李泰生前集万千宠爱死后为何不得归乡

大唐李泰说起李泰,也算是个比较厉害的存在,他舅舅是凌烟阁二十四辅臣之首的长孙无忌,他母亲是唐太宗最宠爱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虽然死得早,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死亡造就了永恒。李泰剧照那长孙皇后就成了李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