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指的是什么

Posted 成语

篇首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成语“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指的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成语“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指的是什么

中国有着五千余年的历史,留下了许多古典文化,其中就包括大量脍炙人口的成语。每个成语的产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背后总有一段故事,历经千百年而不朽。多数成语都是四个字,如亡羊补牢、邯郸学步及望梅止渴等,但也不是绝对的,“有眼不识泰山”就是六字成语。

从字面意思来看,“有眼不识泰山”形容见识少,通常是一种比较谦虚的说法,给人一种恭敬的感觉,并非真的无知。该成语中的“泰山”,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很多人都想错了,它指的并不是山东的泰山,而是春秋时期的发明家鲁班的徒弟。

鲁班又被称为公输班,之所以叫鲁班,估计是由于他出生于鲁国的缘故,如今他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更是被誉为木匠鼻祖,锯子、墨斗等工具皆出自他的手中。除此之外,鲁班在兵器方面也有很高的早已,古代攻城的必需品云梯,水战所用的钩巨,也是鲁班研究出来的。

鲁班作为大师中的大师,手艺可谓是巧夺天工,思维非常超前,甚至不为当时的人所理解。据说,他看到小鸟在空中翱翔,顿时来了灵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没日没夜的思考、试验,做成了一个会飞的木鸟,当着众人的面将木鸟放飞,结果飞了好几天都没有落下。

有人说,木鸟的原理与现在的飞机很相似,到底鲁班在里面安装了什么设备,因为这种技术已经失传,也未留下图纸,至今让人费解;也有人说,木鸟充其量只是风筝的升级版,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不过时间太过久远,被后人夸大了。

再厉害的人物,偶尔也会看走眼,鲁大师也不例外。随着鲁班名气的提高,找他拜师学艺的人很多,鲁班胸怀很广,从不藏着掖着,收了很多徒弟,手把手地教弟子做木工,希望将平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他们。严师才能出高徒,为了培养出手艺高超的徒弟,鲁班制定了优胜劣汰的规矩,不合格者会被淘汰。

有一次,鲁班布置了一道作业,让徒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唯独一个叫“泰山”的徒弟没完成。鲁班相当不开心,通过几个月的观察,觉得泰山资质有限,无论多么努力都不可能成为出色的木匠,就劝他早日改行,泰山没得选择,只能含泪离开。

三年后,鲁班独自一人在街上溜达,看到一家店门口摆放着精美的木制品,感到非常纳闷,城中居然隐藏着如此了得的工匠。经过一番询问,鲁班得知这些东西出自被他逐出师门的徒弟泰山之手,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所以,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指的是木匠泰山,并不是五岳之首的泰山,是不是长知识了?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黄粱美梦中的黄粱指的是什么

成语黄粱美梦的意思是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那么,你知道成语黄粱美梦中的黄粱指的是什么吗?成语黄粱美梦出自何处?黄粱美梦又有何典故。成语黄粱美梦中的黄粱指的是一种吃的食物小米黄粱美梦中的主人公是

成语“五毒俱全”中的‘五毒’到底指的是什么啊

“五毒俱全”,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词。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五毒俱全”,那么此人就堪称“死有余辜”。但是,“五毒”到底是什么,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堪称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吃、喝、嫖、赌、抽”,有人

五岳指的是什么?中国名山中的五岳指的什么

五岳指的是什么?中国名山首推五岳。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以象征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闻天下。以中原为中心,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命名,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

“江郎才尽”中的“江郎”,究竟指的是谁

几千年来,古人留下了许多文化财富,其中就包括成语典故,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比如“望梅止渴”,它与三国枭雄曹操有关,一次行军途中,士兵们都渴的不行了,曹操对他们说不远处有一大片梅

历史典故 成语董狐直笔的中的董狐指谁

成语董狐直笔的意思是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那么,你知道董狐直笔中的董狐指的是谁吗?成语董狐直笔出自何处?董狐直笔又有什么典故?董狐直笔中的董狐指的是春秋时晋国的史官董狐。董狐,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才高八斗指的是谁

成语典故_成语才高八斗指的是谁?才高八斗的故事简介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的一斗,天下共分一

成语 ”朝秦暮楚”指的是哪个地方

"朝秦暮楚":一个中国成语里的故事,"朝秦暮楚"最早出自于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那么"朝秦暮楚"究竟指的是哪里?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征伐,双方互有

在成语“黄粱一梦”中,“黄粱”指的是什么

成语大多都由四个字组成,是古人留下了智慧结晶,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并不是随随便便而得来。经历过大起大落之人,经常会用“黄粱一梦”来嘲笑自己,荣华富贵如同一场梦,当从梦中醒来,才会看透一些事情,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指的是什么战役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故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演义》四十九回,原文为: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

历史典故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指的是什么战役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故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演义》四十九回,原文为: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