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五毒俱全”中的‘五毒’到底指的是什么啊
Posted 成语
篇首语: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成语“五毒俱全”中的‘五毒’到底指的是什么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成语“五毒俱全”中的‘五毒’到底指的是什么啊
“五毒俱全”,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词。
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五毒俱全”,那么此人就堪称“死有余辜”。
但是,“五毒”到底是什么,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堪称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是“吃、喝、嫖、赌、抽”,有人认为是“坑、蒙、拐、骗、偷”,有人认为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
而真正意义上的“五毒”却和这些没有任何关系。
最初意义上的“五毒”是指五种主治外伤的五种药性猛烈之药。
《周礼·天官》说:“疗伤,以五毒攻之。”这里的“五毒”就是石胆、丹砂、雄黄、礐石、慈石。
在这五种药材中,石胆主金创、诸邪毒气,丹砂主身体五脏百病,雄黄主鼠瘘,慈石主周痹风湿。
一般认为,所谓的“五毒”并不是每种药材都有剧毒,譬如丹砂、慈石并无太大毒性,但是五种药材通过加工之后合成,其药性就极其酷烈。
具体的作法是:将这五种药材放置在坩埚之中,连续加热三天三夜,之后产生的粉末,即是五毒的成药。
此药涂抹患处,据说有相当的疗效。
很显然,“五毒”之名虽然张牙舞爪,面目狰狞,但却有救人性命的效能。
说是五毒,却可以毒攻毒,最后却成了五味良药。
相关参考
每当人们觉得某事遥遥无期,甚至不可能实现时,就会用“猴年马月”表达内心的无奈,久而久之,该成语就成了世人的口头禅。然而,此处的“马月”究竟指的是几月份,多少年才能出现一次“猴年马月”的情况呢?估计很多
中国有着五千余年的历史,留下了许多古典文化,其中就包括大量脍炙人口的成语。每个成语的产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背后总有一段故事,历经千百年而不朽。多数成语都是四个字,如亡羊补牢、邯郸学步及望梅止渴等,但
成语黄粱美梦的意思是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那么,你知道成语黄粱美梦中的黄粱指的是什么吗?成语黄粱美梦出自何处?黄粱美梦又有何典故。成语黄粱美梦中的黄粱指的是一种吃的食物小米黄粱美梦中的主人公是
几千年来,古人留下了许多文化财富,其中就包括成语典故,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比如“望梅止渴”,它与三国枭雄曹操有关,一次行军途中,士兵们都渴的不行了,曹操对他们说不远处有一大片梅
成语董狐直笔的意思是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那么,你知道董狐直笔中的董狐指的是谁吗?成语董狐直笔出自何处?董狐直笔又有什么典故?董狐直笔中的董狐指的是春秋时晋国的史官董狐。董狐,
现在,成语“学富五车”是形容人的学问大、读书多,“五车”就是说人有五车书。其实,原来这个成语并不是这个意思。 咱们先看看五车书到底是多少书? “学富五车”出自《庄子·天下篇》,《庄子》成书在战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六亲不认,相信中国人都知道,作为中国的一个成语,六亲不认可以是正面的词语,也可以是反面的词语,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很多人都想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六亲不认的六亲到底是哪六亲,很多人
成语典故_成语才高八斗指的是谁?才高八斗的故事简介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的一斗,天下共分一
"朝秦暮楚":一个中国成语里的故事,"朝秦暮楚"最早出自于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那么"朝秦暮楚"究竟指的是哪里?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征伐,双方互有
成语大多都由四个字组成,是古人留下了智慧结晶,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并不是随随便便而得来。经历过大起大落之人,经常会用“黄粱一梦”来嘲笑自己,荣华富贵如同一场梦,当从梦中醒来,才会看透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