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倡以仁义治天下,为何他刚当上鲁国宰相,就把少正卯处死

Posted 孔子

篇首语:世界再冷,你也要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需别人的照亮,你就是自己的太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孔子提倡以仁义治天下,为何他刚当上鲁国宰相,就把少正卯处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孔子提倡以仁义治天下,为何他刚当上鲁国宰相,就把少正卯处死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堪称古代文化史上的一次盛况,各学派代表人物,无不希望本家学说得到采纳,孔子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不辞辛劳奔波于列国,向国君推广儒家思想。虽然历经坎坷与磨难,期间吃了多次闭门羹,但并不是没有收获,孔子仕途最辉煌时刻,曾在鲁国担任大司寇,行使宰相之权。

鲁定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96年,56岁的孔子与鲁定公会面,这次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跟孔子促膝长谈后,鲁定公有种相见恨晚之感,让孔子以宰相的身份辅佐自己。众所周知,孔子始终提倡以仁义治天下,为何他刚当上宰相的第七天,就把同朝为官的少正卯处死呢?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要弄清事情真相,先来了解少正卯其人其事。此人姓氏暂不可考,“卯”是他名字,而“少正”是当时的一个官职,笔者查阅资料得知,少正的职位和权力,相当于后来的御史中丞,属于国君身边近臣。

作为古代顶级教育家,孔子办学讲课,门下弟子众多,而少正卯跟孔子一样,也是那时候数一数二饱学之士,被尊称为“闻人”。为了不让才华埋没,少正卯开始开办学堂,只是他讲述的内容为法家学说。估计少正卯口才太好,授课方式非常灵活生动,孔子的很多学生都跑去听课。

按照常理来说,少正卯之举动无可厚非,谁去听他的课都属于自由选择,结果惹来杀身之祸,孔子给他定下五条罪状: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和顺非而泽。关于此事,《荀子·宥坐》中写道:“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

无独有偶,《孔子家语·始诛第二》里也记载道:“孔子摄行相事,有喜色,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回过头再看少正卯的那五条罪名,用现在的话可翻译为:看似通晓事理却内心险恶,行为怪癖却死不悔改,善于诡辩(跟鬼谷子有点像),博闻强记却不用在正确的事情上,喜欢阿谀奉承、溜须拍马。

所以,孔子就告诉鲁定公,少正卯乃祸乱朝政的奸臣(小人之桀雄,不可不杀),想要通过辩论让他迷途知返,几乎不可能做到,毕竟他精通诡辩技巧。少正卯真的像孔子所说的那么坏吗?由于先秦古籍留存较少,世人无法获得更多确凿资料,不能妄下结论。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此乃无中生有之事,毕竟孔子提倡仁义,不会会轻易处死少正卯,况且当时少正卯名气很大,还是朝中大臣。最重要的是,孔子才当了七天宰相,就算少正卯有罪,搜集证据也需要一段时间。在你看来,少正卯之死,与孔子有没有关系呢如果有的话,杀少正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参考文献:《孔子家语·始诛第二》《荀子·宥坐》

相关参考

关于孔子思想为何不被它国采用,却在鲁国成功

1.为什么孔子的思想在其他国家不被采用?2.孔子在鲁国的思想为何会成功?孔子的思想其实与宋襄公的仁义大旗有一点距离孔子在鲁国为官曾一度推行礼乐治国例如丧礼如婚礼祭祀等等孔子推行一切有关礼仪的事认为古人

历史古代思想

一、中国古代有几个思想啊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李贽:1、他抨击程朱理学,自称“异端”,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著作《焚书》。2、提倡追求个人利益,批判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伪君子。3、李贽提出了“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的政治理想。4、

百家争鸣局面奠定中国文化基础 周朝文化

百家争鸣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春秋》、《孟子》、《荀子》。主张: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

百家争鸣局面奠定中国文化基础 周朝文化

百家争鸣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春秋》、《孟子》、《荀子》。主张: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

明朝最可怜的一位状元,刚当上状元就被朱元璋车裂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陈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人们眼中,古代的状元郎们都是非常了不得的人物。在古代落后的教育条件下,能成为状元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而且,当时的科举是将全国的所有文

子贡赎回一个鲁国人不接受赏金 孔子为何很生气

从前,在鲁国有一道律法:凡是有见到鲁国人在他国沦为奴隶者,自己垫钱将其赎回,可从鲁国领取赏金报酬。当时许多鲁国奴隶被获救。一天,子贡也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却不接受赏金,鲁国人听说后纷纷称赞他重情重义,不

孔子简介 孔子及其儒学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导读:孔子(前551~前479)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

孔子的简介_孔子的资料 孔子的地位成就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

孔子的铜像为何腰上会配剑

孔子铜像腰间所佩带之长型饰物为何物?答:孔子腰际所佩之长型饰物查无文献记载,惟说法有二:一﹑教鞭:此一说法符合孔子教师身分。二﹑宝剑:孔子提倡读书人需文武兼备,故而大力提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