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汉武帝为何要提倡孔子之学,而抛弃老子之学?

Posted 儒术

篇首语:我以为我们之间的故事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后来我才发现,在念念不忘的日子里,我遗忘了我们之间的故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汉武帝为何要提倡孔子之学,而抛弃老子之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汉武帝为何要提倡孔子之学,而抛弃老子之学?

汉武帝刘彻为何要提倡孔子之学,而抛弃当初汉高祖刘邦所提倡的老子之学?原因何在?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授五经,使经学成为食禄的工具

独尊儒术很大程度就是某个统治者个人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走向。

其实世界都有这种例子,例如俄罗斯信天主教也是类似情况。

独尊儒术对中国学术界带来的影响可以分为二个方面,即“独尊”及“儒术”

而“儒术”之所以会成为大祸害,就是因为“独尊”!不论当时中国“独尊”任何学术,都会造成或大或小的祸害。

独尊某种学术对古代中国带来的影响

(1)朝廷只重用学儒术者,造成只有儒术才有实际施展的可能。

使得其他学术无法健康发展。

(2)学其他学术变成无法实际施展,也无法为学习者带来利益,造成学习其他学术的人数减少。这就已严重影响中国的学术发展。

(3)即然只有儒术可以上得了台面,那再研究其他或创造新的学术就变成多余,单是读儒学就可以了。甚至连改良也是多余的。造成中国学术裹足不前。

(4)儒术成为中国朝廷唯一能用的学问后,儒术深入民间,从此儒术的缺点就是中国的缺点。

(5)独尊儒术也造成中国人读死书,不思考,不创造的学习,做学问方式。因为主要只要读懂儒术就可以升官发财,为国效力了。

“儒术”对中国的影响:

(1)儒术本是一种做人,治国的道理。

用儒家为治国的唯一道理,犯了以为只用做人,治国的道理就能治好国的错误。(除此之外,还有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

(2)即已独尊儒术,其他方面的治国强国学术无法发展,要发展也只能在不违反儒术的情况下发展。

例如经济学,商业学违反了儒术重义不重利的学说,在古代中国是无法得到真正重视的。

(3)儒术重道德,轻利益,轻技巧,这是因为儒术本就是一种提倡道德救国,治国,甚至强国的学术。有点道德至上的味道。

如果当作一种“个人修身道德学”,“国家道德学”不会造成大的负面影响。

但是当成一个民族,国家的学术,这将使得这民族,国家只重道德,不重利益,技巧。造成一切以道德为考量标准,好像道德好了一切都解决了。

只靠道德就能强国,就能和平了。忽视了其他因素,例如:实力,利益。

(4)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本份,各安其位。父父子子约束了某种程度的个人自由。问题还不大。君君臣臣约束了政治制度的发展。

把天然,不可改变的父与人为,可以改变的君相提并论,更是玩了花样。

君父的权力,变成不可怀疑的权力。怀疑就是不道德的权力。

有种要人甘心任人摆布的味道。

(5)儒术崇古,这也多少影响了中国人的创新,再加上“独尊”也对创新有了负面影响。

「独尊儒术」对中国学术的创新,真是一大障碍。

也是一大工具,因此汉武帝才会用它!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汉初时期黄老之学盛行,为何董仲舒要舍弃“黄老”独尊儒术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董仲舒要舍弃“黄老”独尊儒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这里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指的是“大一统”的政治理论,至于提出“大一统”的原因当属多方面的:首先,汉朝初期采用黄

历史秘闻 老子孔子思想现代意义,孔子的思想和老子的思想有何异同

孔子的思想和老子的思想有何异同 老子是道家之祖,孔子是儒家之宗。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么该怎么看待二者思想的异同呢?  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受到重视  

老子孔子思想现代意义,孔子的思想和老子的思想有何异同

孔子的思想和老子的思想有何异同 老子是道家之祖,孔子是儒家之宗。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么该怎么看待二者思想的异同呢?  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受到重视  

汉初黄老之学是怎么样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黄老之学是怎么被儒学代替的?欢迎阅读哦~汉武帝曾在文化方面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这一决定可以说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了今天。那为什么此前汉朝的百家

历史秘闻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很多人推崇孔子而不是老子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很多人推崇孔子而不是老子?答:儒家思想真正被世人普及其实是在汉朝。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一个重要人物,是董仲舒,他写了一本《春秋繁录》,把儒家和他自己的思想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他的这个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很多人推崇孔子而不是老子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很多人推崇孔子而不是老子?答:儒家思想真正被世人普及其实是在汉朝。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一个重要人物,是董仲舒,他写了一本《春秋繁录》,把儒家和他自己的思想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他的这个

孔子为何拜见老子 孔子拜老子为师了吗

孔子和老子的关系在历史上似乎一向是孔子的名气大于老子,而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亦是高于老子。然而其实这二人到底是谁要高于谁,谁的思想更为世人所认可,更加的伟大,其实也只是见仁见智;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

汉初的黄老之学是守旧消极的,还是锐意进取的

问题如下:汉朝的黄老之学是守旧消极的,还是锐意进取的?回答如下:汉朝的黄老之学,在传世的文字中的形象是比较模糊的,不过万幸还有马王堆出土的原本可以参照。过往我们的教科书上提及的汉初黄老,其实逻辑出发点

历史人物 她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公主,但为何在汉武帝晚年要将她处以腰斩

刑法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早就已经出现了。在古代,刑法被称作是刑名之学。与当代的刑法不同的是,现代的刑法是非常科学完备而且人性化的,连处罚罪大恶极的罪犯时,都要考虑罪犯的人权,不能让他死的太痛苦。>而古代

历史秘闻 有了道家的老子那又何必要有儒家的孔子呢?

汉武帝的文治景帝死,其子武帝继位,武帝在位前后五十四年,是西汉全盛时期,他继续推行削藩政策,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将其封地分封给各子弟,撤销了很多诸侯国,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局面;又派兵打败匈奴、南越及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