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的黄老之学是守旧消极的,还是锐意进取的
Posted 道家
篇首语:鸟贵有翼,人贵有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初的黄老之学是守旧消极的,还是锐意进取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初的黄老之学是守旧消极的,还是锐意进取的
问题如下: 汉朝的黄老之学是守旧消极的,还是锐意进取的? 回答如下: 汉朝的黄老之学,在传世的文字中的形象是比较模糊的,不过万幸还有马王堆出土的原本可以参照。 过往我们的教科书上提及的汉初黄老,其实逻辑出发点是老庄之学的理论,而非黄老之学。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一为黄帝与老子,一为老子与庄子,前者为战国、汉初的,后者则在魏晋之交影响大彰。 今天我们看到的《道德经》版本,就是王弼注释本,正经的魏晋人。 然而,我们看西汉、东汉所说的道家,其实是黄老一派。 在《汉书·艺文志》中,班固如此叙述道家的源流: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君人南面之术,翻译过来就是「 ”帝王之术”。 所以在《汉书·艺文志》中的道家著作,虽然多数今天已经看不到了,都散失了,只留下了篇目,比如: 《伊尹》五十一篇。 班固注:「 ”汤相。” 《太公》二百三七十篇,《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班固注:「 ”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为太公术者所增加也。” 《辛甲》二十九篇。 班固注:「 ”纣臣,七十五谏而去,周封之。” 《鬻子》二十二篇。 班固注:「 ”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 颜师古注:「 ”鬻音弋六反。” 《管子》八十六篇。 班固注:「 ”名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也。有《列传》。” 看看书名,作者都是商汤的名相伊尹;周文王的名相吕望,也就是姜太公;商纣王的忠臣辛甲;楚国祖先鬻熊;齐桓公的贤相管仲这样的人物,而黄帝本人更是上古的「 ”圣王,一群明君贤相,他们能谈的是修身养性吗? 当然是帝王之术。 黄老学说的核心主旨,有两个两汉时人的总结最为清晰: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 《汉书·司马迁传》里论六家之要指: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澹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徙,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重点在于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就是说,在世界观和价值观上,是兼具儒墨的好处,又把名家和法家的「 ”术”,融入其中。 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学说,当然,也与汉初的统治规则「 ”法”,也就是刑名并不矛盾,甚至是契合的。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汉初时期黄老之学盛行,为何董仲舒要舍弃“黄老”独尊儒术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董仲舒要舍弃“黄老”独尊儒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这里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指的是“大一统”的政治理论,至于提出“大一统”的原因当属多方面的:首先,汉朝初期采用黄
背景:「战国汉初的黄老学派是道家的一个支派。由于这个学派融合道、法,主张『清静自定』,适应汉初休养生息、稳定政治局势和恢复发展经济的需要,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而极盛一时。《史记‧乐毅传赞》记载的战国末期
男,(生卒年不详),今安丘人。西汉著名学者。人物简介善治黄老之学,《汉书.曹参传》云:孝惠之年(公元前194年)丞相曹参,求为治之道,盖言治道贵清静而为民自定,曹参参用其术,使国安定,一时从学者甚众。
西汉学术思想大致应分两个阶段:汉初至文帝时代黄老之学占统治地位,内政和外交方面都注意休养生息;武帝即位后独尊儒术,王霸杂用,追求文治武功。景帝时代是一个分水岭。辕固生斗猪这一件小事,颇能透露出这种时代
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与民生息”的政策﹐曾一度把老子的“无为”思想作为信条﹔魏晋时期政治混乱﹐战争频仍﹐玄学家们感到人生无常﹐也从《老子》中寻找安慰。《老子》的思想倾向基本上是消极的﹑软弱的﹐不得意的知识
汉初的诸吕之乱是怎么回事? 诸吕之乱是中国西汉初期,在朝的吕氏一党所谓的扰乱朝政行为及由此引发的众大臣带兵反攻的一系列事件。其真实本质是刘姓宗室及其支持者,借口吕氏作乱所发动的针对吕氏的政变行为。史
汉初的诸吕之乱是怎么回事? 诸吕之乱是中国西汉初期,在朝的吕氏一党所谓的扰乱朝政行为及由此引发的众大臣带兵反攻的一系列事件。其真实本质是刘姓宗室及其支持者,借口吕氏作乱所发动的针对吕氏的政变行为。史
西汉初期,统治者虽然崇尚黄老思想,标榜清静无为政治,但同时也杂用儒术。其具体表现有两点:一是吸收儒生参政,二是鼓励孝悌力田。>> 历来的儒生们,多有积极参政意识,汉初的儒生也不例外,而且对西汉政
1.”文景之治”-首先是汉初的”文景之治” 这段时期算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好时期文帝景帝奉行黄老之道讲究无为而治即政府不过多干预经济让老百姓自由发展.所以大家觉得负担轻框框少日子好过.. 2.”
秦末汉初,是一个混乱的时期,发生了很多的大事。比如陈胜吴广起义、项羽举兵反秦、楚汉争霸等等,天下的纷争不断。也是因为在这样的乱世中出现了很多的英雄,有人出仕就有人入仕。对于那些身怀奇才的隐士来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