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学仪器厂历史

Posted 光学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上海光学仪器厂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海光学仪器厂历史

1.裂隙灯显微镜的历史

裂隙灯中心机房

1911年瑞典的眼科学家Gullstrand发明了著名的眼科检查仪器“裂隙灯”(Slit lamp),1920年vogt加以改进使其功能更加完善,成为了今天的裂隙灯蓝本。

1950年中国开始研制裂隙灯,1967年上海医用光学仪器厂率先试制成功。同年苏州医疗器械厂亦成功的设计制造出了裂隙灯,并且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成为中国裂隙灯的主要生产厂家。再此期间该厂还推出了135胶卷的照相裂隙灯。由于胶卷的冲洗技术在眼科乃至医院范围内不能掌握,其出片时间严重滞后,制约了胶卷照相裂隙灯的发展。仅在眼科医学研究、论文编撰方面少量应用。而临床上人们一直沿用着眼睛观察、手写报告的检查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裂隙灯的生产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市场竞争亦进入白热化的状态。随着计算机技术、数码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照相裂隙灯花样不断翻新。其中数码相机的应用倍受推崇。图片报告与文字诊断可打印在同一张报告单上,检查报告可做到即查即出。至此照相裂隙灯才进入了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国裂隙灯已经走出国门,多家生产商都有不少的出口量,且年年出口销量创新高。

2.显微镜的发现史这几个字怎么画好看

我国制造光学显微镜的历史已有近70年了,现在国内显微镜的产量每年在15亿元左右,其中约一半出口,在世界显微镜市场的中低端我们占有一席之地。显微镜制造是一个门槛比较高行业,主要核心部件是物镜的设计与加工,有十几道工艺,其中一道工艺控制不好,都会很大影响最后成品的质量,而每道工艺的技术人员国内又比较少,故显微镜行业在中国发展几十年,能做好显微镜的的也就是那几家。

我国最早生产显微镜是在抗战时期,针对当时简单的望远镜、显微镜亦全凭进口的困境,在严济慈的领导下,钱临照、林友苞等人在云南建立一小型光学车间,由外厂负责加工金属部件,制成数百台包括有油浸物镜的高倍显微镜,分送抗日后方教学、医学和工程建设单位使用,这是国内第一次批量生产显微镜。解放后,国内的重庆光学厂技术比较雄厚,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家都是国营的,每个厂家之间没有很多的秘密性,很快国内大多数省份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光学厂,最有实力的有上海光学厂,南京江南光学厂,重庆光学仪器厂,另外广州光学厂、桂林光学厂等也一定的知名度。

改革开发后,由于显微镜行业制造工艺复杂,乡镇企业一时难以进入,所以大多数显微镜厂家都还持续发展,有些还活得不错,但由于外资的进入,目前国内的显微镜行业也出现了不少变化。

麦克奥迪(MOTIC)是目前国内显微镜的第一品牌,它是90年代香港资本收购了原厦门光学仪器厂,投资建设的,目前它在国内建立了几个加工基地,在国外多个国家注册了商标,设立的公司或办事处。MOTIC在国外也开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成为中国显微镜的代表,麦克奥迪(MOTIC)想成为世界第五大品牌显微镜,他们也一直在努力,但要达到目标还是任重道远,显微镜特别是物镜的设计与加工是非常有挑战性的,需要多年的积累与持续的投入。当前MOTIC 在数码显微镜及显微数码互动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最近也推出了电动显微镜,因为体制及资金投入有保证,MOTIC在研发方面投入比国内其他厂家要大,金相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等有些型号也都不错,走在了国内其他厂家的前面,另外MOTIC在国内设立了几十家分公司与办事处,直接销售,营销能力强也是MOTIC的一大优势,近年显微镜的销售已经过亿。

永新光学差不多是国内显微镜的第二品牌,包括宁波永新与江南永新。永新光学也是香港投资的,90年代收购宁波光学厂成立了宁波永新,生产各类光学显微镜,出口也比较多。2000年后,永新光学又收购了国内知名的江南光电,更名江南永新,江南永新继承江南光电的班底,江南光电是具有六十多年历史显微镜生产制造经验的大型专业化显微镜及光电仪器制造商,80年代又先后给LEICA、NIKON等国外知名显微镜大厂代工物镜及低端的显微镜整机,在工艺及技术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其生产的生物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在国内比较领先,体视显微镜有些机型也不错。但整体给人印象还象以前的国营企业,研发投入也不大,有些在吃老本。

3.扫描电镜的历史

1923年,法国科学家Louis de Broglie发现,微观粒子本身除具有粒子特性以外还具有波动性。他指出不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电磁波和微观运动物质(电子、质子等)也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如图4-1所示,是一个电场与磁场交替转换向前传递的过程。电子在高速运动时,其波长远比光波要短得多,于是人们就想到是不是可以用电子束代替光波来实现成像?

1926年,德国物理学家H·Busch提出了关于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理论。他指出:具有轴对称性的磁场对电子束来说起着透镜的作用。从理论上设想了可利用磁场作为电子透镜,达到使电子束会聚或发散的目的。

有了上述两方面的理论,1932年,德国柏林工科大学高压实验室的M.Knoll和E.Ruska研制成功了第1台实验室电子显微镜,这是后来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的雏形。其加速电压为70kV,放大率仅12倍。尽管这样的放大率还微不足道,但它有力地证明了使用电子束和电磁透镜可形成与光学影像相似的电子影像。这为以后电子显微镜的制造研究和提高奠定了基础。

1933年,E.Ruska用电镜获得了金箔和纤维的1万倍的放大像。至此,电镜的放大率已超过了光镜,但是对显微镜有着决定意义的分辨率,这时还只刚刚达到光镜的水平。1937年,柏林工业大学的Klaus和Mill继承了Ruska的工作,拍出了第1张细菌和胶体的照片,获得了25nm的分辨率,从而使电镜完成了超越光镜性能的这一丰功伟绩。

1939年,E.Ruska在德国的Siemens公同制成了分辨率优于10nm的第1台商品电镜。由于E·Ruska在电子光学和设计第1台透射电镜方面的开拓性工作被誉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而荣获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除Knoll、Ruska以外,同时其他一些实验室和公司也在研制电镜。如荷兰的菲利浦(Philip)公司、美国的无线电公司(RCA)、日本的日立公司等。1944年Philip公司设计了150kV的透射电镜,并首次引入中间镜。1947年法国设计出400kV的高压电镜。60年代初,法国制造出1500kV的超高压电镜。1970年法国、日本又分别制成3000kV的超高压电镜。

进入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透射电镜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现代透射电镜(如日立公司的H-9000型)的晶格分辨率最高已达0.1nm,放大率达150万倍。人们借助于电镜不但能看到细胞内部的结构,还能观察生物大分子和原子的结构,应用也愈加广泛和深入。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作为商品出现则较晚,早在1935年,Kn-

oll在设计透射电镜的同时,就提出了扫描电镜的原理及设计思想。1940年英国剑桥大学首次试制成功扫描电镜。但由于分辨率很差、照相时间过长,因此没有立即进入实用阶段,至1965年英国剑桥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开始生产商品扫描电镜。80年代后扫描电镜的制造技术和成像性能提高很快,目前高分辨型扫描电镜(如日立公司的S-5000型)使用冷场发射电子枪,分辨率已达0.6nm,放大率达80万倍。

我国从50年代初开始研制透射电镜,1959年第1台透射电镜诞生于上海新跃仪表厂,此后中型透射电镜开始批量生产。目前国产透射电镜分辨率已达0.2nm,放大80万倍。扫描电镜也于70年代开始生产。国内主要生产电镜的厂家是:北京中科院科学仪器厂、上海新跃仪表厂、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等。

4.显微镜的发展史,谁知道是怎么发展的

十六世纪的显微科学 单式显微镜的出现: 在3000多年以前,欧洲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边第一次制成了人造玻璃.大约在4世纪,罗马人开始把玻璃应用在门窗上. 到1291年, 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发达.而玻璃是制造显微镜的基本材料. 早在公元前,我国人民就发展出了透镜制造技术.当时的材料是水晶. 13世纪,著名的马可.波罗将中国的眼镜传入欧洲.欧洲人学会了磨制眼镜的技术. 当时,玻璃制造业已经很发达, 欧洲人用廉价的玻璃来磨制眼镜,是眼镜成为了一种相对廉价的商品. 眼镜制造业兴盛起来. 那时戴眼镜的人大都是富翁, 他们的年纪多半很大,所以他们需要老花镜,也就是凸透镜.人们很快发现,凸透镜可以产生物体的放大影象. 于是,一些人开始使用凸透镜来观察细小的物体,凸透镜在科学研究中开始发挥它巨大的作用.凸透镜因其具有放大功能而被叫做放大镜,多透镜的复式显微镜发明后又称单式显微镜,意思是只有一个透镜的显微镜. 第一个复式显微镜: 单式显微镜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它的焦距与透镜直径成正比,而焦距又与放大倍数成反比.也就是说,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大,而透镜直径又越小.如果放大倍数是100倍,透镜的焦距为0.25毫米,透镜直径大约为0.33毫米! 这个比大头针头还小的透镜在当时根本制造不出来.因为这个缘故,当时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最多不过25倍.众所周知,体积较大的一些纤毛虫的长度也不过0.1毫米,放大25倍后也才2.5毫米大.而它内部的细微结构就根本看不清了.因此,为了观察更多的细微物体,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好的放大工具. 1595年,荷兰的著名磨镜师詹森(Janssen)发明了第一个简陋的复式显微镜(如图,其真品已经遗失).这个显微镜是由三个镜筒连接而成.其中中间的镜筒较粗,是手握的地方.另外两个镜筒分别插入它的两端,可以自由伸缩,从而达到聚焦的目的.镜头两个,都是凸透镜,分别固定在镜筒的两端.物镜是一个只有一个凸面的单凸透镜.目镜是一个有两个凸面的双凸透镜. 当这个显微镜的两个活动镜筒完全收拢时,它的放大倍数是3倍;当两个活动镜筒完全伸出时,它的放大倍数是10倍(其实这也是最早的变焦镜头). *关于复式显微镜的发明过程,一说是Janssen在他父亲Hans的帮助下完成的;另一种说法较为有趣:詹森有两个淘气的儿子.一天,他们溜进了爸爸的作坊里摸摸动动.哥哥顺手拿起了两个镜片放到铜管的两端,发现通过这个铜管看书时书上的字大得显吓人.詹森知道后很高兴.让他们帮助他制成了世界上的第一架复式显微镜. 复式显微镜在性能上明显优于单式显微镜.一是它的放大率可以做得很高,可以把几个放大倍数较小的凸透镜组合起来获得很高的放大率.二是制造工艺较简单,不必磨制一个个极小的透镜。

复式显微镜的发明,是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人类从此开始认识微观世界.不过,由于技术条件不成熟,16世纪的显微镜放大倍数都不高,因此在16世纪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方面并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发现 十七世纪单显微镜的发展 十七世纪的单显微镜与其说是科学仪器,不如说是艺术品 似乎那时的显微镜制造者所追求的并不是高的性能,而是视觉上的享受.比如下面的这个显微镜.它制造于十七世纪晚期.很明显,它的作用已不再是单纯的放大物体以方便研究,更重要的是它那光亮美丽的黄铜色,精美的装饰还给人以一种高贵典雅的美感.结构:这个单式显微镜的镜头镶在一个圆盘形金属眼罩的中部.两个金属手柄一长一短,长的那个手柄是手握的地方.在其末端还设置了几个突起,方便使用者握住.在这两个手柄的中间,夹着一个有六个圆孔可以转动的圆盘,那是它的载物台.使用:在使用前,把样品切成薄片放到载物台的圆孔上.然后拿起显微镜将圆孔对准光源,同时把金属眼罩放在眼窝上以挡住周围的光.用大拇指按压较短的那个手柄(那相当于一个杠杆),以此调节镜头与标本的距离使成像最为清晰.如果切片较多,可以依次放到每个圆孔上.在观察时转动载物台即可观察到每个切片.从这个显微镜镜头的大小来看,它的放大率应该比较大. 在十七世纪中叶,出现了一种滑杆显微镜. 它们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灯塔形的镜身,顶端是一个凸透镜.在镜身中部穿过一根长长的可以水平滑动的横杆.在横杆前端固定着一根顶端削尖,与横杆垂直的长"针"----奇特的载物台.使用时,先将针尖刺入标本,使标本固定在针尖上.然后前后移动滑杆,调节标本与透镜的距离而使成像最清晰后,即可进行观察.从这个显微镜的透镜大小可以看出,该显微镜的放大率不大.缺点:标本放在针形的载物台上实在不稳定,因此观察时的实际操作很麻烦.因此,后来的显微镜就没有采用这种针形载物台. 单式显微镜的顶峰----列文虎克的显微镜 真正观察活细胞的是胡克同时代的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Avon Leeuwenhoek,1632-1723),他在1677年用自制的高倍放大镜观察池塘水中的原生动物,蛙肠内的原生动物,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精子;后又在鲑鱼的血液中看到红细胞的核.1683年,他又在牙垢中看到了细菌.他把观察的现象报告给英国皇家学会,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肯定.列文·虎克出身于布。

5.中国联合工程公司的辉煌历史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中国联合)的前身是机械工业第二设计研究院,上世纪50年代初成立于上海,二院组建后便投入了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为建立共和国强大而完备的工业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这过程中创造了很多个共和国之最和第一。

发电设备制造行业是二院的传统归口行业,五十多年来创造了多项之最和第一。1955年,二院设计的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和上海锅炉厂等企业试制成功国产第一台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安装在淮南电厂,成为我国发电设备制造迈出第一步的历史见证。

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二院设计的一大批骨干企业很快具备了生产大型发电设备的能力,形成了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和东方电气三大发电设备制造基地。上世纪80年代首台国产300MW汽轮发电机组和首台国产600MW汽轮发电机组先后在东方汽轮机厂和哈尔滨汽轮机厂完成总装。

上世纪90年代,二院承担的大型电站设备制造技术改造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特奖和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之最。进入新世纪,中国联合工程公司继续承担了三大发电设备制造基地的升级改造任务,使之具备了生产超超临界发电设备、核电设备以及大型燃机设备的能力,我国当之无愧地跻身当今世界发电设备制造强国的行列,制造能力稳居全球第一。

包括为上海电气临港基地设计的全球最大的380t电站设备超速动平衡试验室;为哈尔滨电气秦皇岛出海口基地设计的国内第一个9FA大型燃机总装试车基地;为东方电气广州出海口基地设计的国内首个100万千瓦级核岛重型装备国产化制造基地,该项目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除了归口的发电设备制造行业,二院还在其他行业创造了众多第一:1955年,二院开始进行长春客车厂初步设计,至1958年完成全部施工图设计。

该厂是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和建设的新建客车厂,投产后效果显著,工厂的评价是“工艺正确,布局合理”。1956年,二院为上海煤气公司设计了54000立方米螺旋型焊接钢结构湿式煤气贮气柜,容量是当时亚洲最大,技术水平、单位容积耗钢量等技术经济指标在当时国际上属领先地位,建成半个多世纪后仍在使用。

1957年,二院设计杭州制氧机厂。这是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空分设备制造骨干企业。

1958年初,二院开始承担全国仪器仪表行业设计任务,着手设计了一批仪器仪表企业,其中上海光学仪器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新建仪表厂,有“东方蔡司”之称,在工艺、土建、公用等各工种设计上都有创新。1960年建成投产后,成为我国光学仪器制造中规模最大的制造和技术研究中心。

1958年,二院开始沈阳铸造厂设计,到1959年全部完成施工图设计。该厂是我国第一个专业铸造中心厂。

1963年建成投产后对推动沈阳市铸造行业专业化生产,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起到良好作用。1958年,二院为为上钢五厂设计的3150 m3/h氧气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氧气站,投产后运行良好。

1959年,二院设计了上海重型机器厂万吨水压机车间,具有国内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运行的12000吨水压机。为了解决在上海软土地基上建造重型车间的困难,做了不少试验研究,在上海市建设工程中首创使用45米钢筋混凝土长桩,解决了加固地基问题。

1964年,二院为解决上海重型机器厂万吨水压机需要大钢锭的炼制问题,提出“电渣重熔百吨钢锭”研究课题,并进行试验,取得初步成效。这一研究成果属国内首创,在当时世界上电渣重熔如此规模的钢锭也是领先的。

1976年,二院开始设计上海汽轮机厂的200t高速动平衡试验室,进行200t高速动平衡机的设计和试制工作,解决在高速下柔性转子的动平衡问题,提高大型汽轮机的质量,避免在电厂运行时产生被迫停机的现象。该项研制工作前后历时9年,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打破了少数发达国家的国际垄断。

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80年代初,作为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配套项目,二院为上海锅炉厂设计研制了30m*7.5m*8.5m大型全纤维台车式热处理炉,该项目多项技术为国内首创,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4年,二院开始承担设计胜利油田孤北热电站项目,这是国内第一个完整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设计任务。1997年,二院先后承接了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气体发电站和镇海炼化第二热电站,前者是中国内地第一座垃圾填埋气体发电站,后者是国内第一座以高硫石油焦为燃料的环保型热电站。

一个个“第一”只代表着过去的光荣,中国联合期待着在今后的岁月创造更多的“第一”和“之最”。

6.国内有名的显微镜厂家有哪些

麦克奥迪、永新光学、上海仪圆光学、江西凤凰光学、桂林光学厂等。

麦克奥迪(MOTIC):90年代香港资本收购了原厦门光学仪器厂,投资建设,目前在国内建立了多个加工基地,在国外多个国家注册了商标,跻身成为世界第五大品牌显微镜。当前MOTIC在数码显微镜及显微数码互动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最近也推出了电动显微镜,因为体制及资金投入有保证,MOTIC在研发方面投入比国内其他厂家要大,金相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等有些型号也都不错。另外其销售能力也是有目共睹,麦克奥迪可以说是国内的第一显微镜品牌。

永新光学:包括宁波永新与江南永新。永新光学也是香港投资的,90年代收购宁波光学厂成立了宁波永新,生产各类光学显微镜,出口也比较多。2000年后,永新光学又收购了国内知名的江南光电,更名江南永新,江南永新继承江南光电的班底,江南光电是具有六十多年历史显微镜生产制造经验的大型专业化显微镜及光电仪器制造商,80年代又先后给LEICA、NIKON等国外知名显微镜大厂代工物镜及低端的显微镜整机,在工艺及技术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整体给人印象还象以前的国营企业,研发投入也不大,有些在吃老本。

上海仪圆光学:上海仪圆是国内比较有实力的老牌光学厂之一,成立于1978年,生产从生物、体视、金相、倒置、荧光等一系列显微镜,其中生产的生物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在国内比较领先,体视显微镜有些机型也不错。仪圆光学发展到现在,由于注重产品的质量与售后服务,现在他们在国内很多地方都设立有分公司和办事处,销售网络日趋庞大,在光学领域呈现异军突起之势,令人看好。

江西凤凰光学:军工转制的老厂,光学加工也较强的实力。凤凰相机是国内的知名品牌,随着数码相机的发展,国内的相机行业几乎是全军覆没,凤凰光学差不多是硕果仅存的一两家,可惜当前数码单反开始流行,凤凰光学迟迟未见这方面的动作,疼失一个大好机会。凤凰显微镜在凤凰光学中应该只是一小部分,近年推出了几款生物显微镜,有一两个机型还有些亮点,其他整体质量一般。

桂林光学厂:现在更名桂林威达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它们几乎专业生产体视显微镜,因此桂光的体视显微镜是国内最好的,成像比较清晰,有些方面已经比较接近国外知名厂家的低端产品。近年来桂光推出了平行光路的高端体视显微镜,变焦比达1:9,同时同轴照明也有生产。

相关参考

光学技术装备发展的历史有哪些

大陆各地研制的高低技术光学军用仪器可说数以干计,当中不乏精品。只是当时的政治动乱,加上发展项目太多、资金不足、战略政策及方针未能有效配合,使中国军用光学设备在1960年中期放慢发展脚步,但仍偶有佳作,

上海广电股份历史

一、上海广电的历史上海广电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之一,主要从事DLP数字光学电视,PDP等离子彩电,LCD液晶彩电,CRT彩电、LED显示屏以及通讯类设备,网络、IT类产

毛主席亲问: ”上海能不能干

1984年编制的《上海市地图集》是上海的第一本综合性城市地图集。翻开其中的闵行地区部分,能看到在该地区西部上海重型机器厂的位置上,绘制了一座「”庞然大物”。显然,这是上海重型机器厂的标志,这也是今天文

光学的历史是什么啊

一、早期光学1.古代光学:基本上停留在几何光学的研究和总结上。公元前5世纪《墨经》、北宋时期沈括的《梦溪笔谈》都有记载。古希腊欧几里德(Euclid,约公元前330-275)研究光的反射。托勒密(C.

土卫六竟被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发现

1655年3月25日,荷兰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土星的第一颗卫星土卫六。惠更斯在天文学方面有着很大的贡献。他设计制造的光学和天文仪器精巧超群,如磨制了透镜,改进了望远镜(用它发现

请问重庆“珠江光电”的历史

1965年在四川华蓥建厂,原名叫国营明光仪器厂。1998年工厂全迁至重庆南岸区南坪光电路18号,企业改名为重庆明光仪器厂。2003年企业实行改制重组,更名为重庆珠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公司再次

光学的发展史要全的

光的发展史什么是光?光是什么?让我们抚去岁月的风尘,打开历史的卷面,踏着前人的足迹,回顾一下光学说的发展。******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本名为《圣经》的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崐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这

从精密仪器到高层建筑,从铜人针灸到几何方程

水运仪象台是古代社会制造的天文观测仪器,这是一台利用水流为驱动力,并且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的天文仪器,他的设计者是著名的古代天文学家苏颂和韩公廉,而苏颂也是宋朝哲宗时期的宰相,属于妥妥

惨遭劫掠的北京城 天文台仪器被掳走

1900年八国联军总司令中将阿尔弗雷德.盖斯利爵士送给莫理循的照片。他在照片背面写道“送给《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中将司令官盖斯利”。.jpg北京古观象台上的天文仪器,1900年被法德两国拆分运走.j

回族在天文方面有何成就 回族历史

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在天文学方面,元朝时,回族天文学家将西域和阿拉伯天文学介绍到中国,为元朝中国天文历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1267年,以杰出的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为代表的中国天文学家在北京建立了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