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马士修人物简介

Posted 光学

篇首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马士修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马士修人物简介

·马士修



马士修,理论物理研究和应用光学基础教育专家,军用光学专业的奠基人和电子光学与夜视技术专业的开创人。在法国投身于居里对称原理等物理学领域方面的研究。率先在国内建立 “军用光学仪器” 专业,开拓增设了 “夜视技术” 专业人才学科; 在北京工业学院创建了光学仪器系,设立了有关激光技术与光学导引等新技术专业方面的学科。为开创我国光学教育事业、发展我国国防光学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马士修,1903年8月19日出生于河北省蠡县 (高阳县) 布里村的一个中农家庭。小学毕业后,就读于保定中学法文班,毕业后因成绩突出,他的数学老师曾一再建议他去报考北京大学数学系,但因家境困难,无力再读大学。小时候,在他的亲朋之中,有钱的人不算少,但他不肯让自己父母低三下四地去求人,绝不去乞求他们而让他们轻视自己。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在年轻时就不愿去接近那些富贵人。当时,自己又很想上大学,心中七上八下、思绪万千,眼看当时国内军阀分封割据、政客互相倾轧,他深深感到: 要想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做 一个科学家,才能真正使社会进步。

出国求学



当时我国正处在 “五四” 运动前后,“赛先生”(Science科学) 救国的呼声甚高,马士修决定要走当学徒、学技术的成长之路,这既解决了无钱上学的问题,也解决了学习技术的问题。正值此时国内又掀起了一阵出国勤工俭学的热潮,马士修便多方筹集了一点旅费,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去法国勤工俭学之路,以期实现他的 “用手做工、用脑求学、手脑并用、以工养学、学以致用” 的成长之路。1923年他首先去了法国当时最大的Schnei-der工厂。但因学徒头三年拿不到工钱,便又转去了巴黎Citroe’n(雪铁龙) 汽车厂做工,每晚从六点半工作到第二天早晨六点半。后因过度辛劳、饮食又差而患病,不得已辞工赴Nante入学,不久又因法语水平欠缺而跟不上学习,被迫又回到原汽车厂做工,直至1927年在略有积蓄的情况下,又辞工考入刚城(Caen) 大学的电机学院,至1929年取得工程师资格和数学硕士学位后,便又返回巴黎在Hyspano-Suza飞机制造厂工作。此时,他因获得 “中法友谊会” 难得的一点补助,便又奔回刚城大学继续深造。由于他在理论物理学研究上的重要贡献,荣获法国国家物理学博士学位,同时被法国物理学会接纳为终身会员。1934—1935年他在巴黎庞加莱学院继续从事理论物理方面的研究,直至1935年回国。

留守敌占区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



马士修回国后,任北平中法大学物理系教授和系主任。1937年“七七事变” 后,日本侵略军入侵,华北失守,中法大学内迁,马士修留守北平护理校产。他终日自思自忖,绝不甘当亡国奴,更不能为敌伪效力。但终日无聊地待下去又会有什么结局?当时也有人受委托游说马士修出山任职任教,但均为其所严拒。他深思救亡之策,认为印度虽然亡国,但只因其出了几个大科学家而扬名世界,使西方人不敢再鄙视印度人的才能与智慧。故而他决心要利用当时中法大学仅存的少量中法庚款科研基金埋头进行科研工作,认为哪怕有一点成就,也会为民族增光。后经费来源中断,中法大学大楼也被日本侵略军占据,马士修只得暂借北平研究院理化部的楼房,但实验也就无法再进行,只能转向纯理论方面的探索。后来北平研究院也被日本侵略军占领而他无处存身时,才不得已停止了各项工作。

抗战胜利之初,中法大学仍在昆明没有回迁,这时马士修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当时称 “临大”) 任特聘教授,此间曾作过一系列当时堪称前沿科学的学术报告,如 《中子和γ射线》、《化学能与原子能》、《居里对称原理》 等,曾为世界科学出版社编著了 《铀的转变和原子能的利用》 等并出版发行。

开创我国工程光学新学科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法大学复校,马士修继续担任该校物理系主任和教授,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先后在华北大学工学院、北京工业学院 (现北京理工大学) 创建物理教研组、电机专业组和应用光学教研组,并担任教研组 (专业组) 组长和教授。1953年他指导创立了我国第一个 “军用光学仪器” 专业。在此基础上,他又于1960年初,着手全面创建了专业宽广、富有特色的北京工业学院光学仪器系,并担任系主任。同时,根据我国国防建设的需要,为发展红外与激光技术,又创立了我国大学中最早的 “夜视技术” 专业,随即又极早地开展了激光技术的教学工作。

在此期间,他以其雄厚的理论基础、熟悉的多门外文 (法、英、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博学多才的功底,依据当代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先后开设与创建了大学普通物理、理论物理、近代物理、光学、电学、或然率、物理数学、光学仪器理论、电子光学等一系列课程,亲自编写、译著了大量教材和图书资料,亲自教授课程。其后又示范、指导青年教师先后在国内开设与创建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光学系统设计与检验以及薄膜光学等一系列新课,并相应指导和培养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工程光学领域的研究生。为开拓和发展 “图像处理”的研究,他对 “傅立叶变换” 在光学发展中的应用,为青年教师做了大量的启发工作。这直接导致了2002年3月我国的第 一台大型调制传递函数测试仪在北京工业学院光学仪器系研制成功。

指导和从事科学研究



在科学研究方面,马士修早年曾研究过扭力对电阻的影响,研究过 “Barkhausen效应” 等课题。但他的主要成就还是在磁学方面,尤其是研究电场和磁场中的对称状态,发展了 “居里对称定理”。他还指出了电磁场中的 “对称要素与热力学内的熵极为相似”。在光学应用技术方面,由他启蒙教育和指导下的一批北京工业学院青年教师纷纷崭露头角,率先在我国研制出民用光学仪器中最复杂而又最有代表性的我国第一台大型天象仪。根据他所传授的有关大倍率、长焦距、广角等光学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再经青年教师的努力,于20世纪50—60年代所研制成功的地面远程侦察相机; 在高空侦察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因他所领导的对U-2入侵飞机被击落后的残骸研究而研制成功我国最早的高空侦察相机……。以上成果,均受到全国科学大会和军委有关部门的奖励。他为北京理工大学光学学科的开创和建设及其以后学科长期承担国家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取得了大量重要成果,并为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输送了大批光学学科优秀人才,作出了杰出贡献。

矢志献身祖国的科教事业



马士修从事科学教育事业的一生,均以严谨不滥的治学态度、求实创新的无限追求、利国利民的指导思想去打造和处理一切事务。他不逐官场,不齿小人,不为金钱所动,不畏权势所压。他除了在日统治时期潜心隐迹、坚守护校职责,从事地下利国利民、力所能及的研究和育人活动之外,从不屈从于日伪权势。日本侵略军投降后他极度兴奋,认为今后全民当可大展风采、兴我中华。但事与愿违,蒋介石发动内战,众失所望,国之虽存,杂乱无章,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他认为此时若再依旧潜心闭门于研究,则会犹如敌伪时期一样,既缺费用支持,又无后勤保障地“独奏乐章”,最后只会落得个虚度时光,故有时会产生再去法国之念。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看到人民生活稳步提高,民情激昂,便打消了再度赴法的念头,立志要报效祖国。1951年他作为中国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而受命参加大西南土改工作团,以求能改造思想,投身革命。他在土改丈量土地时,勤劳认真,深恐出错而有损党的形象,整日亲身伏地丈量而感染潮气,生一身小疮,瘙痒难忍。土改归来后,其思想收获很大,看到农民有其田,深深受到一场革命的实践教育,使他进一步认识到革命事业的伟大,更下定决心要把一生投入到人类的解放事业中去。经过长时间的革命实践和党的教育,1958年月1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 初期,他虽身受屈辱,但仍能毫无怨悔地一心为党的科学教育事业而不遗余力。

以关爱青年学子为己任,培育光学事业接班人



马士修谆谆教诲年轻一代在学习上要扎根求实,在学术上要博学创新; 要求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开展研究工作,这不仅可促进科技发展,而且又能与时俱进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他要求青年教师在学识上广取博收,以伸根入土、快速成长。马士修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主动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复变函数,其目的也正在于此。此举也确实使不少青年教师在掌握物理光学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还感到本专业学生在光学实际应用方面的演练不足,故又组织编译了 《应用光学习题集》。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在应用光学方面的知识面,便又组织编译了俄文版的《应用光学》 一书,以作为学生学习参考书。在光学设计方面,他认为学习设计首先应分析已有的光学系统,取长补短,才能推陈出新。为了保证设计质量,还需要进行科学的检验,故在所设置的课程中,又增加了像质鉴定与检验内容。在光学研究的方向指导上,他于50年代即提出教师应进行衍射成像的理论研究,因为该理论研究比较切合实际,且更具有发展前途。他曾提出要从 “直边衍射” 开始,把直边看成为光阑边缘的局部,以求藉此研究光阑对衍射成像的影响。他还经常谆谆教导青年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基础和必要的实验经历,要善于先进行实验再总结规律,认为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他还提出科学研究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这比预定方案、再找答案的方式要好。为此,他当时就主张相衬理论以延后学习为好。同时他还教导大家,既然要搞国防,那就必须要时时想到国防事业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会互相脱节,虚度时光,浪费资财,贻误战机。

简历



1903年8月19日 出生于河北省蠡县 (高阳县) 布里村。

1919—1923年 在保定育德中学法文班学习。

1923—1927年 在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在法国Schneider及Citroe’n工厂当过麻绳工、汽车厂车工,并自修学业。

1927—1929年 在法国刚城 (Caen) 大学电机学院学习,获预备电机工程师和数学教学硕士学位。

1929—1934年 在法国刚城大学理学院就读数、理、化方面的研究生,并于1930年获得法国物理教学硕士学位。1934年又获得预备法国教育部国家物理学博士学位。

1934—1935年 在法国巴黎Poincarre’(庞加莱) 学院进修理论物理和从事物理学理论研究。

1935—1938年 任北平中法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

1938—1945年 北平沦陷,中法大学南迁,留守北平负责校产保管,隐居并指导少数学者学习。

1946—1950年 任中法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并兼任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50—1954年6月 任华北大学工学院、北京工业学院教授。物理组、电机专业组组长。

1954年6月—1960年 任北京工业学院仪器系教授和应用光学教研室主任。

1960—文化大革命 筹建光学仪器系并担任系主任。

1984年 因病逝世,享年81岁。

主要论著



1 Che-Siau Ma.Influence de la torsion Sur la Resistance e’le’ctrique des fils me talliques.Caennaise,J.Robert 1934:71

2 马士修,王述英. 环形巴克豪森 (Barkhausen) 效应之研究.中法大学理学院特刊,第14号,1941,4,1

3 马士修,王述英. 铁丝与镍丝巴克货琛效应之比较.中法大学理学院特刊,第16号,1942,4

4 马士修,于开封. 接触电阻之研究. 中法大学理学院特刊,第19号,1943,2,1

5 C.S.Ma,C.Y.Wang.Sur les multiplets magnetiques de R.Forrer.Sci Rec,I,1945,3—4: 414

6 马士修,王述英. 镍丝磁化机构之实验研究. 中法大学理学院特刊,第21号,1947

7 马士修,王述英. 居里对称定理的试验研究. 中法大学理学院特刊,1944,2

8 马士修,朱广才合译. 弹性力学. 商务印书馆出版,1953

9 1935—1945年先后发表学术报告多篇,如: 北极光和太阳黑斑、化学能与原子能、居里对称原理等,并在《科学纪录》 和《科学时报》 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南明首辅马士英简介 马士英是怎么死的

  马士英是明朝末年大臣,也是第一个南明政权弘光朝的内阁首辅,在历史上深受苛责,背负弘光覆灭的责任。  马士英,是贵州贵阳人,祖籍广西梧州,大约出生在公元1591年,去世于公元1646年,字瑶草。马士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南明首辅马士英

  马士英是明朝末年和南明大臣,万历年间中进士,在明朝末年做到凤阳总督的位置。后来他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建立弘光小朝廷,在弘光朝坐到内阁首辅的位置,仍然总督凤阳。  马士英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高,

马士英为什么被打入奸臣行列?马士英与阮大铖到底是什么关系?

  马士英是明朝大臣,曾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后凭借拥立之功,受到弘光帝重用,担任内阁首辅的职位。  人物档案  姓名:马士英  别称:马瑶草、马冲然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汉族  出生地

历史人物 马士英为什么被打入奸臣行列

  马士英是明朝大臣,曾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后凭借拥立之功,受到弘光帝重用,担任内阁首辅的职位。  人物档案  姓名:马士英  别称:马瑶草、马冲然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汉族  出生地

马士英的子女后人 历史上如何评价马士英

  马士英与史可法、高弘图等人拥立朱由崧建立南明弘光政权,故而成为弘光王朝首辅,在抵抗满洲入侵时殉国而死,但也有人称他寿终正寝。  马士英的子女后人  马士英子女,见诸史籍的有:长子马銮,次子马锡。 

历史人物 李充嗣的人物评价 李充嗣的人物生平

李充嗣,明朝大臣,字士修,号梧山,四川内江人,历任河南、应天巡抚、工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等职,参与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修治苏松水利。卒赠太子太保,谥康和。人物评价>李充嗣(1465~1528),字士修

如何评价南明首辅马士英?马士英到底是不是奸臣?

  马士英是明朝末年和南明大臣,万历年间中进士,在明朝末年做到凤阳总督的位置。后来他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建立弘光小朝廷,在弘光朝坐到内阁首辅的位置,仍然总督凤阳。  马士英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高,

马士英是如何将南明弘光政权推入风雨动荡之中的

原标题:马士英是如何将南明弘光政权推入风雨动荡之中的?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许飞。>马士英是南明弘光政权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南明朝呼风唤雨、

明朝历史 属于阉党的马士英为何会推荐阮大铖

  马士英推荐阮大铖,是有几分理由的,也不是随心所欲尽说瞎话:  第一,阮大铖是个学习型的干部,通过这些年的自学,已经成为适用的军事人才;  第二,过去对他的处理,事实并不清楚,不能老揪着历史问题不放

明朝历史 谁导致了南明灭亡

   许多人将南明政权瓦解的源头指向马士英和阮大铖。其实,倘若不是史可法在决策上的重大失误,马士英和阮大铖是难以实现其阴谋的。  史可法出任兵部尚书时北京失陷,崇祯驾崩,册立新君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