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堂的历史
Posted 书院
篇首语: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陈家祠堂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家祠堂的历史
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
其建立主要为参与捐资的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
作为捐资的回报,这些陈氏宗族可以将其祖先牌位放到陈氏书院的神龛内供奉。
陈氏书院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6400平方米,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
其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
121世纪以来,陈氏书院以“古祠流芳”之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扩展资料
陈氏书院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6400平方米,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
陈氏书院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
其题材广泛、技艺精湛,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
21世纪以来,陈氏书院以“古祠流芳”之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家祠堂
相关参考
陈独秀的后代陈松年简介:陈独秀的后代陈松年青年时代,可说是灾难频频降落在陈家。在陈独秀的后代陈松年28岁那年,日本侵略者即将占领安庆之时,他便弄了几只小船将家中的财产全部搬到乡下,藏在陈家的祠堂里
陈独秀的后代陈松年简介:陈独秀的后代陈松年青年时代,可说是灾难频频降落在陈家。在陈独秀的后代陈松年28岁那年,日本侵略者即将占领安庆之时,他便弄了几只小船将家中的财产全部搬到乡下,藏在陈家的祠堂里
历史人物 陈家洛简介 陈家洛怎么死的 陈家洛和霍青桐 陈家洛和香香公主
中文名:陈家洛 国籍:清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海宁 出生日期:1720年左右 职业:红花会总舵主 主要成就:曾挟持皇帝乾隆 主要成就:劫富济贫救济百姓www.cha138.co
请问历史上“陈家洛”是个怎样的人,做的什么官陈家洛,出身豪门,是红花会总舵主的义子,师父是几为天下第一高手的天池怪侠。兼之自身武功高强,英俊倜傥,文采风流,在书剑一书中左右逢源,美女如围。陈家洛陈家洛
陈家冷www.cha138.com姓名:陈家冷性别:男出生年月:1937年11月籍贯:广西陈家泠,祖籍广西,1937年11月生于浙江永康,从小喜爱绘画。1958年他19岁时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接
1.家族祠堂的宗祠历史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最能体现这种等级差距的是对祖先的祭祀上。宗祠是宗家血脉所系,也是宗家盛衰的标志。因此历代帝王将相都将宗祠看作国家权利的象征,统治人民的支柱。所以建造
贯寺李家祠堂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大石乡贯寺村,清至民国度祠建筑。2016年被发布为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珍爱单元单子。贯寺李家祠堂占地面积495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余平方米。祠堂呈四合院形式,坐北朝南,由
中国疆土辽阔,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各地风俗不同、人文历史各异,东南西北很多风俗都不相同。我们经常出去旅游的人,就很容易发现南方的祠堂较多,每个姓氏都会有。而北方,就很少有祠堂,这其中有几个原因。首先,
陈家鼎,字汉元(汗园),又名陈曾,故自号半僧。1876年6月18日(清光绪二年五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狮顾镇。祖辈务农,到祖父陈玉华始为读书人。父亲陈悔叟以诗礼教化闻名乡里。陈家鼎少年读书聪敏
龙门县龙华镇的水坑村有着两座雕刻精美,古朴大气的古祠堂。这两座古祠堂分别是谊谅二公祠、孟盛李公祠。建村历史要想了解谊谅二公祠和孟盛李公祠,首先要了解这个古村,这个家族的历史发展。水坑村是龙门县著名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