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水坑村两座古祠堂古韵十足,各有千秋

Posted 水坑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水坑村两座古祠堂古韵十足,各有千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水坑村两座古祠堂古韵十足,各有千秋

龙门县龙华镇的水坑村有着两座雕刻精美,古朴大气的古祠堂。这两座古祠堂分别是谊谅二公祠、孟盛李公祠。 建村历史 要想了解谊谅二公祠和孟盛李公祠,首先要了解这个古村,这个家族的历史发展。 水坑村是龙门县著名的古村,古称「 ”蓼溪龙江围”,建村至今接近五百多年的历史,据说居住在这里的是武将后人。 明代中期,龙门尚未设县,属增城辖下,鸬鹚村李延龄往增城授纳钱粮,在蓼溪龙光围(水坑村古称)娶妾周氏夫人,生秉三、秉四(李谊、李谅)两子。李谊、李谅为水坑村李氏的四世祖,后来李氏后人在此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便有了水坑村的庞大家族。 谊谅二公祠 谊谅二公祠是为纪念李谊、李谅两位李氏先人而建造的。这座宗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六年(1527年),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修,它坐南向北,门厅、中厅、祖堂三进沿纵轴线排列,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硬山屋顶,有镬耳式封火山墙。头门门额有「 ”谊谅二公祠”阳刻石匾。 经历了破四旧的浩劫,谊谅二公祠的彩绘、雕塑均受到毁灭性的破坏,连祠堂的对联都无法还原历史的面貌。一般而言,祠堂堂联的内容应为陈述本家族郡望及本姓先祖的丰功伟绩,而谊谅二公祠所贴堂联却颇具现代色彩:夫妻携手科学种田果丰粮盛创造未来事业,合家同心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建设永久家园。 虽然李谊、李谅是水坑村生命的源头,但另一座祠堂孟盛李公祠才真正是水坑村的核心,这里供奉着更古老的李氏先祖。 孟盛李公祠 孟盛李公祠为纪念九世祖松庄公在清乾隆期间建造。它坐南向北,是三进五开间格局。 祠堂一进门额阳刻「 ”孟盛李公祠”石匾,石质虾公粱雕刻狮、龙、猴等动物作饰。 左右为廊通两进,二进为「 ”蟠根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十三架用三柱后墙承重,后金柱间有木屏风。「 ”蟠根堂”寓意如蟠桃树的根一样发枝散叶,同时「 ”蟠桃”又是长寿的象征,而「 ”桃李”也是一家,故可表示李氏的心愿。 三进为祭祖厅,厅中有石座木雕神龛,重檐屋顶。据说,祭祖厅中的神龛和祭祖台全是建祠当年的遗物,有数百年历史。 头进、二进前面的走廊的山水壁画、诗词书法清晰可见。 孟盛李公祠还是村民办红白事的地方。祠堂内第三进设有灶台、水池若干,不论烹羊宰牛还是烧水做饭均可一站式解决,宴席就在大堂里铺开,和外面的饭店比也毫不逊色。 保存着添丁「 ”上灯”的习俗 和惠州许多古村落相似,水坑村还保存着添丁「 ”上灯”的习俗,每年村里有人家生了男丁,就要在正月十二到祠堂祭祖厅挂灯笼,否则以后祭祖分东西的时候不予承认族人资格。这些灯笼以五彩宣纸扎制,绘以福禄寿、花开富贵等花纹,上书五谷丰登、福如东海等吉祥话,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祝福。 这两座建筑精美、古韵十足的古祠堂 是水坑村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 亦是凝聚宗族力量的纽带 来源:惠州龙门文化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即便是监察御史,也会被诬陷入狱

汝城范氏家庙湖南汝城县被誉为「”中国古祠堂之乡”。40万人口的小县,竟保留着700多座古祠堂,其中300多座保存比较完整,20多座被列入了国家、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祠堂,无疑是这座千年古城一道独

金乡古宅的记忆

潘京芝先生是潘荣桂公后人,他带我们先后参观了仅存的"桥下大潘家"和"西门大潘家",这两座古宅都建于清代,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仍保存完整,其中西门大潘家前门朝闹

积淀历史的羌族音乐 揭秘古韵

羌族的历史究竟有多远?有研究称羌族乃是汉民族的前身,属炎黄一系西羌之后。可以肯定的是,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即有关于羌人的记载,当时他们主要活动在我国西北部。唐时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部分同化于汉

积淀历史的羌族音乐 揭秘古韵

羌族的历史究竟有多远?有研究称羌族乃是汉民族的前身,属炎黄一系西羌之后。可以肯定的是,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即有关于羌人的记载,当时他们主要活动在我国西北部。唐时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部分同化于汉

烟云江湖闽地六座古寺庙,究竟哪一座才是正源 ”南少林”

少林作为汉传佛学中禅宗的祖庭影响着佛国世界,而其又代表着中国武术的精髓而蜚声海外。少林又分南北少林,其中,嵩山少林寺作为佛学和武学圣地已为世人所知,历经沧桑,至今依然香火旺盛。而南少林,它究竟在哪里,

大风,古韵茶香——明朝茶马贸易中私茶断续起伏的演进之路

谈到明朝贸易,首先想到的就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以宣扬国威为主要任务,通过赠送当时的一些珍宝奇物来以此进行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融通。当时明朝的贸易种类繁杂多样,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整体贸易体系,今天我们想要

赣州历史

历史渊源如何?赣州的三座古浮桥历史悠久?赣州的三座古浮桥历史悠赣州市是一座三面环水的城市,桥梁是沟通城乡交通的工具。自宋代以来,赣州地区经济就高度发展,所以章水、贡水上架设的桥梁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赣州

为什么南方到处是祠堂,北方却很少见

在南方的村庄里,几乎村村都有属于自己的祠堂,如果一个村的姓氏多了,祠堂也会更加多,而在北方,几乎很少看到祠堂,按理说北方才是儒家文明的起源,北方的儒家观念应该更根深蒂固才对,怎么反而祠堂很少呢?这背后

甘肃古建筑丨贯寺李家祠堂

贯寺李家祠堂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大石乡贯寺村,清至民国度祠建筑。2016年被发布为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珍爱单元单子。贯寺李家祠堂占地面积495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余平方米。祠堂呈四合院形式,坐北朝南,由

甘肃古建筑丨贯寺李家祠堂

贯寺李家祠堂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大石乡贯寺村,清至民国度祠建筑。2016年被发布为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珍爱单元单子。贯寺李家祠堂占地面积495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余平方米。祠堂呈四合院形式,坐北朝南,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