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历史光荣事迹
Posted 祖国
篇首语: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祖国的历史光荣事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祖国的历史光荣事迹
台湾光复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世界主要国家分为同盟国和轴心国两大阵营。
1943年11月,随着欧洲战场形势的好转,同盟国中的中国、美国、英国三国元首在埃及首都开罗开会,重点研商对日作战及战后对日本的政策。
作为同盟军中国战区最高指挥,蒋介石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了开罗会议,并在会议上提出了战后日本归还其占领的中国领土台湾问题。
12月1日,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代表三国签署《开罗宣言》,明确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州、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决定对日本实施最后的打击,在签署《波次坦公告》中,三国再次确认“‘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这一“公告”后来苏联也参加签署。
这就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确认台湾(含澎湖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日本战后必须将其归还中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29日,国民政府设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任命陆军大学校长陈仪出任首任行政长官,负责接受日本在台湾的投降事宜。
70军及陈仪一行来台时,一路上都是热烈的欢送与欢迎。
为庆祝台湾光复,台湾全省各地市民及代表事前纷纷集中台北。
10月25日,在举行庆典的原日本总督府广场上,人山人海,锣鼓齐鸣,旌旗蔽天,旌旗中有绣着龙凤的旗幡,飘着长长的飘带,是旧时保存下来的喜庆时节使用的吉祥物。
台胞举着这种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旗子来迎接回归,更烘托了他们胸怀祖国、喜庆统一之情。
受降仪式庄严而隆重。
出席受降仪式的中国方面代表有:台湾省首任行政长官、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陈仪,参谋长柯远芬,台湾陆海空军司令兼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李翼中,盟军代表德里克上校、柏克上校、和礼上校等19人,以及台湾各界代表、新闻记者等近200人。
日本方面代表为:台湾总督兼日军第十方面军司令安藤利吉大将,参谋长谏山春树中将,总务长官兼代理农商局长田一二三,高雄海军警备府参谋长中泽佑少将等4人。
受降仪式首先由陈仪代表中国战区宣读命令,然后交由安藤利吉签署投降书,最后陈仪命令日军代表退席,整个仪式十几分钟即告结束。
仪式结束后,陈仪发表即席讲话,宣布:“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
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华民国政府主权之下。” 会场上顿时掌声、歌声、欢呼声与谈笑声汇成一片欢乐与喜悦的海洋。
这一天,全岛人民以万分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庆祝重新回到祖国的大家庭。
全岛上下张灯结彩,家家户户喜气洋洋。
大街上,人们敲锣打鼓,舞狮戏龙;家庭中,个个沐浴斋戒,告慰先灵。
对台湾人民来说,1945年10月25日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
自此,台湾人民结束了自《马关条约》以来半个世纪的屈辱历史,在遭日本帝国主义50年殖民统治之后,台湾又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0月25日也被定为“台湾光复节”。
相关参考
虎门销烟的壮举,拉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定海三总兵"郑国鸿、王锡朋和葛云飞,两江总督裕谦,吴淞的陈化成,镇海副都统海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沽炮台的守军奋起抵抗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凯风,无授权禁转苏联侵略阿富汗、与美国长期军备竞赛是拖垮曾经的超级大国苏联的两大外界原因。尤其对阿富汗的十年战争,不仅耗费巨额财富,而且伤亡惨重,使苏联社会蒙受一
榜样作为思想道德信息的承载体、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为我们的教育提供高效的教育方法,顾名思义就是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那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如何做好学生的榜样教育
苏联·苏联兵役制苏联现在实行的是普遍义务兵役制。根据宪法,拿起武器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在军队中服兵役,或接受军事训练,履行与国防有关的其他职责,是公民的光荣义务。苏联的兵役制是建立在公民对保卫祖国的高度
热爱祖国在洒满鲜血的土地上,我看到的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祖国是多么雄伟而又神圣,是多少人们用那宝贵的生命、辛勤的汗水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啊!古往今来,有无数英雄事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怀念,祖国好似母
团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共青团的光荣使命是:团结带领全国亿万青年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实现我们党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在中
朱彦夫的主要事迹:1、朱彦夫,1933年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沂蒙山腹地——沂源县张家泉村。他从小家贫如洗,14岁时就毅然参了军,1949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他不怕流血牺牲,拼命作战,
王佐,又名王云辉,号南斗,一八九八年生于江西省遂川县下七村。他曾是绿林头领,后逐步接受党的改造,毅然率队加入红军,光荣入党,参加了边界割据的领导工作,对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绿林生涯王
李东光,朝鲜族人,曾任磐石中心县委书记、南满临时特委书记、南满省委组织部长(实际负责人)。领导群众展开抗日斗争,并与杨靖宇将军共同领导了抗日联军第一军的战斗。一九三七年六月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一)李东
郭俊,湖北省安陆县城关镇人,是我党初期的党员和优秀的军事干部。他参加了黄埔军校的创建工作,在东征中荣立战功,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六团少将团长,一九二七年一月,在游埠战斗中光荣牺牲。(一)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