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王佐人物传,王佐生平事迹,王佐评价
Posted 部队
篇首语: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王佐人物传,王佐生平事迹,王佐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王佐人物传,王佐生平事迹,王佐评价
王佐,又名王云辉,号南斗,一八九八年生于江西省遂川县下七村。他曾是绿林头领,后逐步接受党的改造,毅然率队加入红军,光荣入党,参加了边界割据的领导工作,对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绿林生 涯
王佐幼年时,生父与养父先后去世,母亲带着六个孩子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当地豪绅欺他家寡妇幼儿,将他家唯一的一点山林也强占了去。王佐从小随哥哥姐姐们外出为人打短工、挑脚,到十几岁时,才由姐夫托人说情,介绍到一家裁缝那里当学徒。他白天学手艺,早晚帮做家务,勤快好学,颇得师傅喜爱。那位师傅除教他手艺外,还教他习武。三年徒满,王佐不但学得一手缝衣技术,还练就一身武艺。后回到家里下庄村开业。为生活所迫,他走遍了井冈山百里山乡。
湘赣边界的大小五井山区,是两省统治者鞭长莫及之地。所以,这一带散兵游勇甚多,绿林好汉也常常出没。这些绿林好汉到处“吊洋”①,劫富济贫,王佐见此情景,逐渐萌生了参加绿林可以报仇消恨、出人头地的念头。尤其朱聋子为首的绿林队伍,处死了宁冈县首富吴竹孙,更使王佐动心。一九二三年,朱聋子请王佐作衣服,见他机灵胆大,就要他为自己充当带路与侦察情况的“水客”,同时兼任采购。从此,王佐开始了绿林生涯。由于他谙熟当地的地理民情,每次均能完成任务,深受朱聋子赏识,并常得到额外的赏金。
一九二四年春节后,王佐首次单人独马“吊洋”,得了八十块银洋,便买了一枝九响毛瑟枪。他离开朱聋子,回到下庄,邀集十多个同村的无业游民,暗中组织起一支队伍,以他为首,加紧了谋枪活动。
一次,当遂川县四个税警持枪来下庄收捐时,王佐与同伙将他们灌醉,夺得了四支枪。他于是公开亮出旗号,宣称自己的宗旨是“劫富济贫、除暴安良”。他从下七村请来一名善造土枪鸟铳的刁辉林,起炉造枪。又从湖南请来了一名教书先生,尊为“师爷”,并教自己识字。几个月后,队伍扩大到五十多人,还新购了一些枪枝。他见自己枪多人众,下庄地方太小,便把队伍移到茨坪。此时,他家中已有积蓄,置办了几十亩田。
王佐的队伍不但要对付官军、土劣武装的进剿,还要防备其他绿林组织的暗算和队伍内部的篡权阴谋。
一九二五年,北洋军阀一个团进剿井冈山的绿林,王佐率队避匿深山。官军进剿六个月,一无所获,就对其进行招抚。王佐与另一绿林罗冬生部各凑四十条烂枪给军阀队伍,让其向上司结案。北兵撤后,罗、王被委任为“新遂边陲保卫团”正、副团长。后来罗被人杀掉,王佐继任团长。
王佐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派捐收款。对一些贫困户,或减或免; 对富户,除派月捐外,有时还加派税捐,因而获得一些贫苦农民好评。五井一带土豪劣绅,则对其极为不满,多次图谋杀害王佐,消灭他的队伍。王佐为了应付这一情况,只好带着团防兵,东逃西躲,不得安宁,便自行取消团防,恢复了绿林组织。
一九二六年,王佐部二头领尹湘南与人串通,合伙谋害王佐。王佐察苗头不对,立即跳墙逃去,到半冈山的“马刀队”袁文才那里求援。他与袁文才谈得十分投机,恨相见晚,义结金兰。袁文才派人护送王佐回茨坪,重整旗鼓。此时,王佐部有六十多支枪,三百余人,无事窝兵务农,有事召之即来,同据守茅坪的袁文才部互相呼应,共同抗击着官府的进剿。
接 受党 改 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风暴,也席卷了僻静闭塞的井冈山区。王佐率领的这支封建色彩较浓的绿林队伍,也受到了革命的影响。尤其是袁文才在共产党员龙超清帮助下,响应北伐战争,在新城赶跑伪县长,成立农民自卫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等事实,对王佐的进步有很大影响。一九二七年元月,遂川县农民协会派王文铮来井冈山进行革命活动。王佐在王文铮的帮助下,将绿林组织改为农民自卫军,并率队与各乡农民自卫军一起,对土豪劣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与此同时,他停止向五井农民征收田赋月捐,得到了农民的欢迎。
大革命失败后,永新县的反动派,突然将中共永新县委、县农协负责人刘珍、王怀、贺敏学、贺子珍等五十多人,抓起来关进监狱。王佐率部与宁冈袁文才、安福王兴亚的农民自卫军相配合,于七月二十七日一举攻破永新县城,把他们救了出来,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并成立了永新县革命委员会,贺敏学任主席,王佐等任副主席。后来,敌人反扑,他们主动撤出永新,在井冈山一带坚持斗争。
毛泽东上井冈山前,就通过参加秋收起义的王兴亚,了解到袁文才、王佐两支部队的情况。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曾多次开会,研究对待袁、王部队的问题。前委充分认识到,如欲在井冈山站住脚,建立根据地,必须把这两支部队团结过来,因为他们不但有一定力量,而且有一定群众基础。十月初,在古城前委扩大会议上,排除了吃掉袁、王的错误主张,作出了团结改造他们的决定。王佐开始对工农革命军的情况不大了解,当他接到袁文才来信,说这支部队是共产党领导的,就立即表示欢迎,并派代表前往荆竹山迎接。
王佐这支封建色彩浓重的武装,“流寇思想、游民习气浓重,纯粹是靠封建的洪帮关系维持他们的内部”①。前委考虑到这种情况,认为对争取王佐的工作不能操之过急,决定先对袁文才部队进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以对王佐产生影响,再派得力干部前去开展工作。
王佐虽然赞同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但仍以怀疑的眼光注视着工农革命军。后来,他耳闻目睹,觉得共产党领导的队伍确与国民党军队不同,特别是袁文才多次来信讲到,毛泽东是个了不起的人,有才干有胆识,他决定与他们合作。因此,王佐渐渐地改变了怀疑的眼光。一九二七年底,袁文才来信说,前委正在帮助他训练部队,询问王佐,如果前委也派干部来,是否同意?王佐接信,经过与刁辉林、李克昌等心腹商量后,决定欢迎前委派干部来帮助工作。
一九二八年元月初,何长工受前委的派遣,来到王佐部队,任党代表,并带来毛泽东给王佐的信。几天后,他见何长工频繁接近士兵群众,顿起戒心,采取“敬而远之”的办法,将何长工安置在远离营房的独屋里,还派彪悍的“勤务兵”跟着。何长工知道王佐疑心重,暂时不接触士兵,便想法接近他的老母、妻子以及刁辉林、李克昌等心腹,逐渐获得了他们的好感。
王佐最担心的是人家在背后拆台,搞垮他的队伍。他见何长工不但没有拆台的意思,还很尊重他,加上他母亲等人不断说好话,疑心便有所消退。一次,工农革命军送来一批枪枝弹药,王佐上门向何长工道谢,并在谈话中流露,尹道一①是他的心腹大患,谁能帮助消灭尹贼,他就感恩不尽。何长工对他讲: 尹道一历来勾结官府欺压民众,无恶不作,这样的人,理应将他打掉。王佐听后非常高兴。
几天之后,前委根据何长工的来信,派出一个排的兵力来到茨坪,帮助王佐部打尹道一。王佐亲自出马,将尹道一和他的靖卫团引出拿山,何长工率部埋伏中途,待尹部追至,乘其不备,一举击溃,尹道一亦被打死。
王佐见尹贼被杀,抱住何长工大笑,并设宴欢庆。当地群众亦拍手称快,赞扬共产党为老百姓除了一大害。
这样,王佐从内心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为劳苦人民谋利益的,思想上大有转变,原先存在心头的疑虑,烟消云散。他对何长工更加信任和敬重了,并主动请求共产党派干部来训练他的队伍。
不久,前委先后抽调了宋任穷、康健、张际春、高静山、蔡协民、谭梓生等党员干部,来到王佐部队开展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通过“新旧教育,环境 (即时事) 教育,启发广大士兵的阶级觉悟”①; 逐步进行党的发展工作。在党的教育下,王佐克服了打骂士兵、摆香堂、拜把子等不良习气。王佐性情耿直,对问题一旦有所认识,赴汤蹈火也心甘情愿。他派出十几个兄弟下山到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去参观。当听参观回来的士兵讲,工农革命军官兵平等,经济公开,爱护民众等好话后,高兴地说: “共产党把军队训练得这么好,我们也要学一学。他们怎么做,我们也怎么做! ”
毛泽东有事来五井时,总要抽空找王佐谈心,讲革命道理,使他深受教育。经过一个多月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王佐部队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和军事素质都有明显的提高。党的领导在部队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前委分析了王佐与袁文才部队的现状,根据他们主动提出改编部队的要求,于一九二八年二月上旬,在宁冈大陇的朱家祠举行了升编大会,袁、王部队正式升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为团长兼第一营营长,王佐为副团长兼第二营营长。
在党的教育下,王佐的阶级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主动地把自己的土地分给了农民,并常向何长工等人流露出参加共产党的愿望。三月中旬,王佐率部随第一团前往湘南,接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湘南暴动火热的群众革命斗争给他以很大的感染。回到井冈山后,王佐再次提出入党的要求。不久,经前委批准,王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坚 守 井 冈
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中国红军第四军宣告成立。王佐任红四军第三十二团副团长。在一九二八年五月和十月召开的湘赣边界党的第一、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他均被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
在白色政权包围中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利用山险是非常重要的。纵横湘赣两省六县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内,有两个地形极为险要的军事根据地,大小五井,就是最重要的一个。边界党十分注意五井军事根据地的建设。军委、特委考虑到三十二团的历史和土生土长的特点,决定派他们担任建设保卫五井军事根据地的任务。一九二八年七月下旬,设立五井军事根据地的领导机关——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王佐任主任,邓允庭任党代表。
防务委员会的中心任务是在五井设立一系列后方机关,使之成为红军补养生息的后方阵地。
王佐对防务委员会的大量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许多大事他都亲自过问。在他为首的防务委员会领导下,守山军民,建起了小井红光医院、土岭被服厂、茨坪军械处、各团留守处、粮库等后方机关。在筹建红光医院时,除红军指战员每人捐一块银洋外,其余大部分经费均是王佐设法解决的。他还派人潜入吉安、南昌等地采购药品。设在茨坪、大井等五个地方的公卖处,都是王佐从他的部队中抽人前去筹建起来的。为了在茨坪办军械处,王佐就将他在下庄的造枪设备全部搬到茨坪,又要刁辉林物色铁匠。
大小五井地处宁冈、永新、遂川、酃县四县交界,周围崇山峻岭,地形险要,只有五条小路可以进入。防务委员会发动五井的赤卫队、暴动队在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桐木岭、双马石等险隘要冲,选择有利地形,修筑了工事壕沟,使之成为凭险可守的哨口。王佐根据各个哨口的情况,调配所属部队和赤卫队日夜站岗放哨,规定: “各处哨口,必须特别戒严,无论官兵工作人员及伕子等,没有各机关外出条子,不得放行,入口者,须严密盘查。”①还布置军民在阵地外埋设大片竹钉,安好许多檑木滚石。这些哨口,在抵御敌人的进犯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长期坚持斗争和应付各种突变的发生,防务委员会领导军民筹集了粮食、盐、油、布匹、棉花、弹药等物资。红军在外打土豪和战斗缴获的金银、盐、药等财物,均交给防务委员会统一造册保管; 宁冈、遂川两县农民缴纳的土地税粮,挑到五井后也由防务委员会蓄存起来。一九二八年“八月失败”后,红四军由湘南返回井冈山,经济一时接济不上,王佐便率队奇袭泰和县高家村,从几个大土豪家里缴获甚多,解决了部队经费不足的困难。王佐在建设和保卫井冈山根据地过程中做的大量工作,赢得了党的高度信任。他在井冈山上的住处,被规定为与党中央取得联系的永久的可靠通讯处。毛泽东在永新城向中央写信告知: “我们的永久通讯处: 宁冈袁文才; 大小五井遂宁界金竹山王佐。”①
一九二九年一月,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坚持斗争,以便内外配合,打破敌人第三次“会剿”。三十二团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这时,袁文才离开了三十二团,随红四军主力出征。指挥三十二团的重任落在王佐身上。敌人出动兵力约三万余。而根据地只有不到千余部队,且红五军来此不到一个月,武器很差、地形不熟,又值寒冬季节,给养不足,经济困难。在异常艰苦条件下,王佐顾全革命大局,勇挑重担。他在干部和群众大会上,反复以我军守山的有利条件,说服有疑虑的同志,表示坚决与敌血战到底,誓死保卫根据地。
他认真负责地协助彭德怀谋划保卫根据地的战斗方案,多次陪同彭德怀前往各个隘口险处察看地形,具体研究哪些地方应增加工事掩体、埋竹钉和檑木滚石等,并指示军械处赶造梭标、大刀,修理枪枝,发动群众砻谷、春米,修筑哨口工事。为了明了敌情,他主持召开了侦察工作会议,派出五个侦察小组,潜入茶陵、酃县、永新等城镇和一些交通要道收集敌情,并及时向彭德怀报告。
一月二十六日,湖南敌人经宁冈推进到黄洋界、八面山下; 江西敌人从遂川推进到桐木岭,准备向五井发动总攻击。这时,守山部队已根据敌情作出了具体的战斗部署:李灿率红五军第一大队和三十二团第一营守黄洋界; 贺国中率第八大队和宁冈县赤卫大队守桐木岭; 黄龙率第十二大队守双马石; 彭包才率第四大队和五井的赤卫队守八面山; 王佐亲率三十二团第二营守朱砂冲。
守山军民在冰天雪地里同敌人奋战三天三夜,打退了敌人的数十次进攻。他们“据险为守,亦十分沉着,官兵均有死守五井的决心。”①王佐指挥部队扼守在朱砂冲哨口一带,凭险给敌以惨重杀伤,使一个多团的敌人始终冲不上来。
三十日清晨,驻守在宁冈斜源的敌军收买反动分子陈开恩带路,沿着山涧小溪,翻过滚子坳,从金狮面南面插入小井,杀害了红光医院的一百多名红军伤员后,随之攻陷黄洋界哨口,占领了大井。赣敌亦攻陷我桐木岭等哨口,直逼茨坪。守山红军突然腹背受敌,虽经多次反击,怎奈敌众我寡,无法取胜,只有王佐部的阵地尚在我手。为了避免重大损失,彭德怀、滕代远率部,在王佐部的掩护下,由朱砂冲突围,撤向赣南。王佐部则仍留五井山上,隐蔽埋伏,与敌相持。他们在白雪覆盖的山林中穿行了几天,终于摆脱了尾追之敌,转入到金狮面的韭菜窝一带。根据党的指示,王佐将所属部队改称黄洋界大队。
当时仍值寒冬,部队安顿在山谷老林中,缺粮少衣,伤病员得不到医疗,苦不堪言。部分战士产生了畏难情绪。有的战士提出,与其在山里挨饿受冻,不如冲出去和敌人硬拚一场;有的认为敌人重兵围困,不如撤到赣南去会合主力红军。王佐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在干部会议上指出:不能轻易离开井冈山,否则就会打乱前委的整个部署,使敌全力追赶主力红军。他鼓励大家说: 敌人眼下也有困难,我们还有几百条枪,穷苦百姓也在我们一边,只要有耐战的勇气,下定斗争的决心,就能坚持下去! 随后,他又召开了军人大会,使部队的情绪迅速地稳定下来。
大雪封山,使敌人也陷入困境。王佐探知田草坪驻了一个连的敌军,便带两个连踏着积雪漏夜出发,包围了村庄,向敌军发起突然进攻。除了十几名敌兵侥幸逃脱外,其余全部被歼。几天之后,王佐又率队袭击了驻守上井之敌,歼敌一个排,并取出埋藏在村里的一部分粮食。不久,他又率队打到斜源,处决了领敌偷袭小井的反革命分子陈开恩。
王佐率领部队,以顽强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游击斗争,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正如边界特委一九二九年三月十七日给江西省委转湖南省委的报告中写的: “五井击破后,王佐部队仍埋伏于五井山上,分散力量,减少目标。后来敌人屡次搜山,王佐曾与敌人斗争,结果无大损失,……王对特委尚表现信服,对革命亦尚有决心。”
一九二九年三月中旬,蒋桂战争爆发。“进剿”井冈山的国民党正规军大部撤退,只留下少量部队和各县的靖卫团。王佐认为反攻时机已到,遂派人找到陈正人、何长工等特委负责同志,在宁冈、遂川等县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带领部队,全歼了驻守在宁冈王洲坳的二百多敌人。驻守田草坪、白银湖之敌以为主力红军返回,不战而逃。王佐遂率领部队分路追击。之后,又按边界特委的指示,率队猛攻大陇守敌,歼敌一个连,赶走了五井内外的敌人,使革命的红旗重新在井冈山飘扬。“边界区域仍然在赤色群众之掌握中”①。
转战 湘 赣边
为了坚持边界的长期斗争,集中力量消灭各县的反动地主武装,一九二九年四月中旬,边界特委集合三县赤卫大队和王佐部队,组成湘赣边界红军独立团,王佐任团长。独立团下设两个营: 第一营是王佐率领的黄洋界大队(即原三十二团) ,以五井一带为依托,在遂川、宁冈、酃县四周活动; 第二营由宁冈、永新、莲花三县赤卫大队合编而成,以小江山为活动基地,阻挡从永新方向进犯井冈山之敌。五月,边界特委召开第四次前委扩大会议。会议根据当时形势制定了游击战争政策和游击工作大纲,确定了游击区,提出了以永新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
湘赣敌人在攻入井冈山后,曾拨出许多枪枝弹药,扶持各县靖卫团、挨户团等地主武装。这些反动武装,经常联合行动,对我进行袭扰,对恢复红色区域带来很大障碍。四月下旬,宁冈、永新、茶陵、酃县的反动武装四百余人联合占据了宁冈砻市,并在四周进行骚扰活动。王佐根据边界特委指示,率独立团,潜入砻市径坛里,向敌发动进攻,敌仓促应战,被独立团打得一败涂地,砻市又被红军收复。
五月初,红五军根据前委指示,从赣南打回湘赣边界。彭德怀在茨坪见到王佐。当王佐谈到他的部队未遭受什么损失时,彭德怀高兴得连声称好。晚上,王佐参加边界特委、五军军委和新遂边陲特别区委联席会议。会议研究了恢复红色区域,扩大红军,在边界坚持长期斗争等问题。会议决定,王佐部编入红五军,与红五军第五纵队合并为一个纵队,王佐为司令员。
井冈山区域在经过敌人的第三次“会剿”后,受到了极大的摧残,物资奇缺,群众生活极苦。为了解决经济困难,扩大政治影响,红五军决定沿湘粤边开展游击活动,王佐也率部前往。部队“先攻占了酃县、桂东两城,放出 ‘会剿’ 井冈山时被捕去的大批同志和群众,次第攻克广东之城口、仁化、南雄诸城镇后,又回师井冈山。通过这次行动,筹办了现款数万元及大批食盐、布、药品等,将其大部分救济了边区群众,也缴获了三百支步枪以及数万发子弹。”①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八月初,彭德怀率领红五军挥师北上,拟攻占安福、分宜等地,使湘赣边区连成一片。王佐部队仍然留下来,担任保卫边界的艰巨任务。
红五军离开边界后,永新、茶陵等四县的反动武装又联合行动,趁机进攻我各县地方武装活动的中心九陇山。王佐利用敌人行动不一致,各自都想保存实力的弱点,指挥部队,首先打击宁冈县肖庚光的挨户团,歼其大部,然后配合各县地方武装打另一路敌人。敌人惧怕被王佐部消灭,均先后撤退。反动派的四县“会剿”,最后以惨败告终。边界各县的红色政权与党的组织渐渐恢复起来,曾一度低落的斗争局面,开始好转,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上旬,到任不久的宁冈县反动县长陈宗经,带着一连敌军和若干警士,前去睦村催粮,并欲与酃县靖卫团取得联系。王佐根据特委指示,集中三个连的优势兵力,提前赶到睦村,埋伏起来,待敌人刚到准备休息时,王佐率队四面攻击,击毙县长夫妇及警士若干。
在敌军多次“进剿”井冈,各地民团也四处骚扰的情况下,边界红旗始终不倒,除了边界党领导广大群众英勇斗争外,王佐率领的这支有相当力量的红军的存在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井冈山斗争的坚持,为其后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斗争环境艰苦、党的领导削弱和党内无产阶级思想教育的被忽视,湘赣边界党组织内,部分干部的封建主义意识逐步滋长,尤其表现在土客籍党员干部间的矛盾上,更为突出。袁文才、王佐在工作中,逐渐与边界特委一些领导人产生了很深的矛盾。尤其与特委书记朱昌偕、特委委员王怀、龙超清等的矛盾逐渐恶化。
五井失守后,新的特委,无故把王佐除名。特委在一九二九年三月给省委的报告中,一面说王佐“对特委尚表现信服,对革命尚有决心”,一面又称他们是“土匪”。
一九二九年秋,特委错杀特委委员宛希先,王佐极为气愤,曾当众切齿怒骂过永新县委与特委某些人。
一九三○年二月十一日,袁、王将五县反动民团头子茶陵的罗克绍捉起来,令其将兵工厂搬来,视其表现,再决定是杀,还是放,但没有把自己的打算报告特委。龙超清等人以为袁、王和罗克绍勾搭,反水投敌。便找到袁、王,厉声训斥。袁、王不服,龙超清即报告了特委。特委亦认为袁、王已投敌,遂决定诛杀袁、王。时中央巡视员彭清泉抵边界,听了汇报,也同意了特委的决定。然而,特委深知,袁、王部有五百多人枪,战斗力较强,只靠各县的地方武装是难以解决的。因此,他们找红五军支援。红五军领导人彭德怀,根据特委负责人的汇报,偏听偏信,“接受了特委书记这一要求,便采取了行动。”①
一九三○年三月,被诱骗到永新城的袁文才、王佐,同遭杀害。全国解放后,袁、王二同志均被追认为烈士。
作者附记: 写本文时,还参考了陈伯钧、宋任穷、贺敏学、熊寿祺、周礼、黄亚七、刘良益、罗金兰、聂练先、刘克犹、李春华、李正兴等的回忆录。
注释
①用非正常手段,向对方索取钱财,北方人称“绑票”。
①何长工: 《改造王佐部队》,《回忆井冈山的斗争》,江西人民出版社《革命历史资料丛书之三》第96页。
①尹道一是井冈山一带反动民团的总指挥,仗其势,经常进扰五井,为害百姓,无恶不作,王佐与之结下深仇。
①何长工: 《改造王佐部队》,载《回忆井冈山的斗争》第96页。
①新遂边特区政府: 《成立公卖处布告》,复制件存江西省革命博物馆。
①《江西省委转来毛泽东信》 (1928年5月19日),《工农武装割据》,江西人民出版社《革命历史资料丛书之二》。
①《湘赣边特委信》 (1929年3月17日)。
①陈毅: 《关于朱毛红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 (1929年9月1日),《工农武装割据》,江西人民出版社 《革命历史资料丛书之二》。
①彭德怀: 《往事回忆》,《近代史研究》 1979年第1期。
①彭德怀: 《往事回忆》,《近代史研究》 1979年第1期。
相关参考
王佐是明朝中期大臣,土木堡之变时以户部尚书的职位,随同明英宗一同御驾亲征。后来明军在土木堡大败,明英宗被俘虏,随行大臣好多都被杀,王佐也在这个时候遇难。 王佐生于公元1384年,去世于公元144
人物生平王佐之才荀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年少时有才名
王佐袁文才之死:1930年2月23日,王佐、袁文才两人被龙超清等人于永新县被诬陷杀害。 王佐袁文才之死——彭德怀痛下杀手 关于王佐袁文才之死第一种意见认为,当时毛泽东、朱德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
王佐袁文才之死:1930年2月23日,王佐、袁文才两人被龙超清等人于永新县被诬陷杀害。 王佐袁文才之死——彭德怀痛下杀手 关于王佐袁文才之死第一种意见认为,当时毛泽东、朱德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
荀彧人物生平简介 荀彧字文若,豫州颍川郡颍阴县人。兵法属性为光,行事温和讲究仁道。身为保汉派,是汉献帝最信任的人之一,有王佐之才,被曹操赞为“吾之张良”。长于内政与外交,谦称其绝技为“养兵千日,
我们如果要说一个人的治国才能相当之高,足以用来辅佐帝王,常会说“王佐之才”,而历史上担得起这个赞赏的,都是些名流千古的厉害人物,好比姜尚、管仲、张良等。而三国时期,曹操身边的荀彧也被称为拥有王佐之才,
三国人物本名:庞统别称:凤雏字号:士元所处时期:东汉民族族群:汉人诞生地:荆州襄阳诞生时刻:179年作古时刻:214年8月29日(历史lishixinzhi.com)重要造诣:帮手刘备入蜀得川职业:智
(163-212年),字文若。颖川颖阴(今河南许昌)人。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在战略上为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
但凡说起魏晋风度,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莫不是阮籍和嵇康了,就连金庸先生笔下的黄药师也动不动就以「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嵇康自居。阮籍嵇康固然是风采绝代,谈得太多了也未免让人生厌,而这里要
拥有“王佐之才”的荀彧,为何知名度却不如诸葛亮和周瑜?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王佐之才这个称号可绝对不是谁都配享用的,最侧重的就是超卓非凡的治国能力和辅佐君王砥定大业的不世才能。从出自董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