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王佐之才”的荀彧,为何知名度却不如诸葛亮和周瑜?

Posted 演义

篇首语: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拥有“王佐之才”的荀彧,为何知名度却不如诸葛亮和周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拥有“王佐之才”的荀彧,为何知名度却不如诸葛亮和周瑜?

拥有“王佐之才”的荀彧,为何知名度却不如诸葛亮和周瑜?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王佐之才这个称号可绝对不是谁都配享用的,最侧重的就是超卓非凡的治国能力和辅佐君王砥定大业的不世才能。从出自董仲舒身上以来,那都是伊尹、姜子牙、管仲、张良等名臣良相专用的最高褒奖。三国之中最堪配这一称谓的,无疑乃是诸葛亮、荀彧。

荀彧名副其实乃是曹操统一北方的第一功臣,能臣和首席谋臣。被曹操引为自己的张良,争霸大业中干的还是萧何的工作,这想不王佐都难。

从龙之初就被委以留守重任。兖州叛归吕布之战,荀彧和程昱以区区二位谋士之力力保三县,守住曹操基本不失。而后放弃攻略徐州破吕布定兖州,劝奉天子。步步为营均出自荀彧正确的战略指导。都说郭嘉有识人之能,荀彧完全有过之而无不及。官渡战前荀彧对袁绍本人极其文武诸臣的评价分析事后一一应验。四胜论虽不如十胜论华丽,但终究是正史记载。相持阶段曹操动摇,荀彧一边在后方朝中帮助曹操稳定局势,一边还要坚定曹操决战的信心。由此也可见荀彧在曹操心中的重要地位。决定曹操命运的官渡之战说荀彧为其胜利的奠基人是绝不为过的。

且荀彧十几年居中持重,是真真正正的宰辅之才。要知道曹操常年征战在外,朝局的稳定后方的稳固才是他不断胜利的根本。荀彧被称为荀令君,匡弼政事,平衡朝局。正如萧何一般是为曹操的砥柱。举荐贤能,如钟繇、陈群、杜畿是曹魏的重臣,戏志才、郭嘉、荀攸这是曹操的心服谋士。

文若人品贵重。身为曹操的儿女亲家,心腹重臣,恪守谦退之节。所受赏赐皆散于族人,家无余财。秉忠贞之志,至于忠诚见疑,忧愤而卒。

还记得曹操表荀彧之功曰,“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勋。”如此被曹操夸赞的人为啥知名度不高?我认为主要还是受三国演义小说及其所衍生的戏曲艺术等影响所致。

诸葛亮就不用说了,无论正史记载,民间演义,文人诗词,官方肯定。那都是千古忠臣楷模,文人表率。神仙一般人物。

周瑜主要还是演义里背锅太多,作为诸葛亮光辉形象的对立面之一,想不知名也难。尤其是演义里精彩至极的描写,再被各种艺术形式加工。黑红黑红的。

郭嘉演义里着墨也很多,天生郭奉孝么。还有郭嘉不死,孔明不出等等民间传说更为百姓大众喜闻乐见。

荀彧呢,感觉演义里就没给安排啥精彩剧本给他。也没啥传奇逸事流传。画面少,没啥机会刷存在感。小时读三国的时候,印象深的就是这哥们名字咋念。在一众大反派曹魏谋士中出镜率好像还不如程昱。因此我觉得这就是荀彧在大众知名度上不高的缘故吧。

首先和人的性格和做事风格有很大的关系,荀彧性格温文尔雅,是典型儒生类,不善于争功名,荀彧出谋划策都是循规蹈矩,不像郭嘉和诸葛亮的奇,所以没有典型的知名事件让后人传颂,其次,是荀彧本身系汉,而曹家后人为了避免后人评论杀功臣,而史官又系于曹氏权利压制,应该没着重描写。

其次,郭嘉去世早,属于英年早逝,而帮助曹操的那几个知名战役出的奇谋,更是得到曹操和后人的称颂,包括荀彧本人也是。更值得一提是曹操因郭嘉出世感慨的一番话和诗歌,更是传颂于后世,而史官对郭嘉的死感到惋惜,肯定会因曹操对他的器重而着重描写那些经典事件!而且,郭嘉一直被人们提和诸葛亮谁更厉害,所以因诸葛亮的知名度而影响了郭嘉的知名度!

其实,三个里面诸葛亮知名度最高,是他侧面烘托了郭嘉,有了对比,人们自然而然就更加的知道了,诸葛亮不用多说了,一首《隆中对》就流传后世,典故太多,而且他的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精神,更是得到了后主刘禅等的赞扬,他的精神在当时被歌颂的很伟大,就自然而然的知名度高了!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荀彧的王佐之才表现在什么地方?他又是怎么死的?

我们如果要说一个人的治国才能相当之高,足以用来辅佐帝王,常会说“王佐之才”,而历史上担得起这个赞赏的,都是些名流千古的厉害人物,好比姜尚、管仲、张良等。而三国时期,曹操身边的荀彧也被称为拥有王佐之才,

历史人物 忠心汉室的荀彧,后来是为何投靠曹操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荀彧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荀彧被称有“王佐之才”,是曹操的首席谋臣,其战略谋划极强,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大功臣。但荀彧志向是要匡扶汉室理想,为何要帮曹操出谋划策,帮曹操壮大实

历史人物 刘备错过的天才谋士,荀彧为何选择跟随曹操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荀彧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就是一位心存汉室的顶级谋臣,有着“王佐之才”的荀彧。荀彧出身颍川荀氏,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

历史人物 被誉为“王佐之才”荀彧简介 荀彧最后是自杀死的吗

  荀彧人物生平简介  荀彧字文若,豫州颍川郡颍阴县人。兵法属性为光,行事温和讲究仁道。身为保汉派,是汉献帝最信任的人之一,有王佐之才,被曹操赞为“吾之张良”。长于内政与外交,谦称其绝技为“养兵千日,

历史人物 曹操五大谋士之首—王佐之才荀彧死亡之谜

  (163-212年),字文若。颖川颖阴(今河南许昌)人。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在战略上为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

胸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无法施展 传说中羽化成仙的王佐之才黄损

黄损,字益之,连州(今广东连南县)人,官至五代时期南汉尚书左仆射,是历史上的知名人物。据《五代诗话》、《全唐诗》记载其“少有大志,喜作诗”。在明代文人冯梦龙编著的《醒世恒言》中,还有一段关于黄损的才子

曹操派人送给荀彧一个空盒子,为何荀彧立马自杀

众所周知,荀彧是曹操的重要谋臣,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从他后来的作为来看,的确是无愧其名啊。荀彧所学和曹操可谓是相得益彰,他帮助曹操制定了一统北方的蓝图和战略思想,而“迎奉天子”就是其中之一,让曹操

历史人物 荀彧为什么要投奔曹操?荀彧为何要离开袁绍?

荀彧在东汉末期,为曹操谋臣,一直以来都有“王佐之才”的美誉,如果论起曹操身边哪个谋士最厉害,荀彧就算排不到第一,也一定是前三之列。不过,荀彧在投奔曹操之前,依靠袁绍,当时袁绍对他可算是礼遇有加,但是为

历史人物 到底谁才是曹操的第一大谋士?为什么很少有人提起荀攸?

三国时期,曹操身边的人才可以说是非常之多,有一部分自然是他求贤得来的,但是也有是他控制了汉室,作为汉室臣子跟随他的,就比如“王佐之才”的荀彧。然而,提到荀彧,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侄子,荀攸。我们现在看来

历史人物 荀彧和郭嘉都立下汗马功劳,为何只有郭嘉最受曹操重视

曹操手下谋臣很多,他对其中的两个人评价甚高,就是荀彧和郭嘉。一个被称为“王佐之才”,一个被称为“鬼才”。二人对曹操都功不可没,那曹操更看重谁呢?>>初次见面,曹操对二人的评价>荀彧刚刚投奔曹操时,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