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人是怎样认识世界的 黎族哲学简介

Posted 黎族

篇首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黎族人是怎样认识世界的 黎族哲学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黎族人是怎样认识世界的 黎族哲学简介

在黎族的哲学思想中,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大量的反映在黎族能动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谚语、歌谣和民间故事中。如谚语:五月水流溪,七月没水洗犁;九月耕高坡,十月种低洼。

只有这样积极地根据自然变化的规律,因时制宜地进行生产,才能有好收成。否则将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因此,“五月水流溪,七月没水洗犁”既是自然规律,又是人们对自然能动的认识;而“九月耕高坡,十月种低洼”,却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过程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

黎族人民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地反映在同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中的恶势力进行生存斗争中。黎族民间故事《擒龙》说道:蟒蛇龙能走能飞,能把整头牛吞进肚里,山鸡或鸟从其身居的潭上空飞过,它能吸下来吃掉。飞禽走兽,只要走近潭边都会被它捉走,在漫长的岁月里,不知多少人的家禽家畜被蟒蛇龙夺走,就连人命也会葬亡在它的肚里。对于这么一条所谓超自然的恶龙,黎族人民是不是就听天由命,任其摆布呢?不是的,他们决心除掉这条恶龙。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出除掉恶龙的方法,于是各个寨子的代表都陆续来了。他们中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有刚满十八的后生哥。大家出谋献策。有的说:“我们派人上山砍回红藤,拧成几条大藤索,再到汉区叫人打几把大鱼钩,然后用小猪做诱饵,把龙钩起来”。

马上有人反对说:“龙是个灵精动物,又最怕铁腥味,它根本不会上钩的。”有的后生哥提出:“我们青年人一起潜到水底用梭标刺它。”老人反对说:“水很深,是龙的天地,到了水里,人是无用武之地的。”有的中年人提出:“我们可以用石头把这个潭填了,这样就能把恶龙压死。”有人提出异议:“龙是会飞的,可能它没等你抛下几个石头,就起身飞走了,过了些时候它还会回来害人的。”

帕昌坐在一边,静静地听完大家的议论,然后缓缓地说:“龙同鱼一样居住水中,它离不开寻食和呼吸,我们黎家人不是经常用藤葛果根来毒鱼吗?我们是不是也用这种办法把龙毒昏或毒死呢?”大家听后马上列举了十多种毒药,商议了做法,终于把这万恶的蟒蛇龙除掉,为黎族人民造了福。

故事虽然是《擒龙》中的一节,但它却是一面反映真实的镜子,我们可从中找出黎族能动地认识事物和适应自然的思维过程和实践过程。像这种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同自然威力作斗争的精神,在黎族民间故事《勇敢的帕拖》中也有充分的描述;而黎族民间故事《十兄弟》不仅是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而且还是黎族人民在用“智”方面比较完整的故事,这“智”便是主观能动性。

国王无端就想除掉老大,十兄弟和他们的父亲便商量对策,智斗国王,最后,国王不但不敢为难十兄弟,而且还接受了“不准欺压百姓,免除纳贡”的条件。为什么国王败于十兄弟呢?

原因不只是因为十兄弟各有所长,更重要的是他们共商对策,运用谋略,互相取长补短。像这样发挥意识能动性战胜困难的例子,在黎族的谚语、歌谣和民间故事中很多,这里不再列举。

黎族人民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中,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很显然,以上所述的发挥意识能动性,都不是随意的,而是黎族人民面对种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通过积极努力才最后寻求到了解决的办法的。

相关参考

黎族人是怎样安葬逝者的 黎族葬礼简介

合亩制黎区和白沙南开、昌江王下、东方江边等地,有树木阴密的墓山。即同一个祖宗谱系共有的墓山,平时墓山树木不许砍伐,在埋葬死人的时候,才开路砍树。墓山有正常死亡人的和非正常死亡的。其他地区,有祖宗留下来

黎族历史简介 黎族人是怎样发展至今的

早在原始时代,勤劳的黎族人民及其先民就能根据海南的独立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用自己的双手培植出适于旱地、刀耕火种的旱稻品种——“山栏稻”。1932-1933年,中山大学农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崖县(今三亚市)发现了“庞粒”的...

黎族的传统贸易:黎族人是怎样物物交换的

历史上,虽然黎族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但黎族并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民族。为了发展生产和解决生活之需,黎族在古代就积极与周边的其它民族发生贸易关系,从而在聚居地与其它地方连接的要道处形成了众多的墟市。黎族

黎族人是怎样用传统工具捕鱼的

流经黎族地区的河流,要么比较短小,要么就是河的上游,一般都水流湍急,这种情况,不利于鱼类的大量繁殖和成长,因此,捕捞活动在黎族的生产活动中地位不是那么重要,在文献和调查资料中,这方面的内容相对也较少。

黎族人对原始社会有着怎样的态度及看法

对世界本源的看法世界最初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世界是实有的还是虚无的?这些问题是人们研究自然和社会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也是人们认识世界首先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那么,黎族对世界本源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黎族人是怎样水田耕作的?有何民族特点

水田耕作在黎族地区有大春和小春两种,小春是10月犁田耙田,11月播种,12月和次年1月插秧,4月、5月割禾;大春是4月开始犁田耙田,5月播种,6~7月插秧,10~11月割禾。1949年以前,黎族的水田

黎族人是怎样给孩子取名的?有何习俗

孩子,黎语叫“蒂力”或“织力”。黎族孩子两次取名。出生满月时取名,俗称“乳名”。取名时,婴儿父母亲和家里长辈共议孩子的奶名。通常根据孩子出生的特征和出生日子,以及孩子出生期间家里或村里发生具有象征性的

黎族人是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英勇无畏,敢于斗争。黎族是一个热爱和平、渴望过平静生活的民族。只有在被凌辱、欺诈、压迫到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为了民族平等和换取平静的生活,他们才奋起抗争。人们敬仰那些为争取民族平等、为民族过上平静生活而

黎族的历法是怎样的?黎族历法简介

黎族的历法与农事关系比较密切,和汉族的农历相似。一年共有360天,也分大小月。年份和日期都按“十二地支”来计算,用十二生肖来称呼年份和日子,以十二日为一个周期日,以十二年为一个周期年,周而复始。二个半

黎族当年是怎样“砍山栏”的?黎族农业简介

黎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在1949年以前处于水平十分低下的状态,大致可分为刀耕火种的“砍山栏”与稻田二种类型。到近代,已基本以种植水稻为主,但“砍山栏“的耕作方式在黎族聚居的地区还广泛存在。1949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