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祭祀中的“公桑”是怎样的一种仪式

Posted 土族

篇首语:少量的常识,当得大量的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土族祭祀中的“公桑”是怎样的一种仪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土族祭祀中的“公桑”是怎样的一种仪式

2、土族的“波波会”是怎样的祭祀活动

土族祭祀中的“公桑”是怎样的一种仪式

公桑

公桑是祭祀中的一种集体煨桑行动。是在特定时日、有特定主题的煨桑,因而也更加神圣。所以公桑向来只允许成年男人参加。这天,每户人家都要派出一名代表参加公桑,来的都是各家的“掌门人”。

公桑的主要仪式要在年都乎寺的“赞康”殿中举行。“赞康”殿是年都乎寺护法神居住的地方。作为本村寺庙护法神,自然也就成了年都乎村民的保护神。公桑是从年都乎寺广场,正对着“赞康”殿大门外的白塔式煨桑炉开始。男人们围挤在香炉旁,争着给自己的保护神敬上柏树枝叶和青稞炒面。据说山神喜欢闻香,煨桑时都选用清净香纯的柏枝香果为燃料。

20多名僧人开始诵经。男人们从藏袍中掏出一瓶酒,和着喇嘛的诵经声,白酒缓缓地倒进殿中酒池中。西北人能喝酒,当地格言说的“汉2藏3土4裕固5”。青海、甘肃的广大地带是多民族的居住区,各兄弟民族按照酒量大小排座次,以便在酒席间灵活掌握。当然,这只是一个模糊的说法,甚至是调侃,玩笑不必当真。不过只要去过西北的人一定能体会出这句话的“真谛”来。

我注意到“赞康”殿内的香炉比较特别,是个人形炉。炉堂内嗞嗞作响,细看原来是一块肉在燃烧,足有八九斤。黄南州专门从事民俗研究的才项多杰先生说年都乎村供奉着好几个专门喜欢吃肉的神,这类神的庙宇都是独门独院。

这里“吃肉”的习俗追根溯源,还是离不了藏传佛教进入藏区前的本土宗教——苯教的血祭传统。

年都乎村跳於菟还有两项集体活动。一项是全村人一起喝一次奶茶。在这之前要集体念佛经。光是“六字真言”就要念上多少遍。

念经的地方男女分开,年都乎村有8个生产队(这里的人们还是习惯沿用人民公社时的叫法)。生产队两两住在一起。它源自古时一个主人部落、一个仆人部落的建置。仆人部落是专门养马的。

土族的“波波会”是怎样的祭祀活动

“波波会”是土族传统的民俗活动,每逢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日子,青海互助县的许多土族乡村都要举行“波波会”,时至今日,每年的“波波会”仍香火旺盛,法鼓不停。波波为土族语,意为法师作道场。俗称跳神。

青海省互助县土族不仅信仰藏传佛教,而且信仰从汉地直接传入的神(礻氏)。供奉神(礻氏)的寺庙每年都要举行酬神祭祀活动,一些地方没有固定寺庙,也要搭起帐篷神庙进行祭祀,届时要请“波”来作道场。“波波会”的主要仪式有:竖幡、跳神、招魂、放幡、卜卦等。在神殿前竖高10米的幡杆,埋地60厘米深,寓意为三十三天界和十八层地狱。

用黄表和彩纸剪贴的云纹、水浪、万字纹、连环套等花样长幡和长线,挂在杆头,垂落于地,幡杆顶端横置两齿叉,叉尖各戳一个大馒头。因幡绳端拴着包有五色粮食、红枣、花生、水果糖、硬币等物的“粮蛋子”。“波波会”的高潮是最后一天,作道场时把所有供品拿到广场上,煨桑、上香、点灯、磕头祷祝。

然后由大法师领班,其余法师随其后,手举法鼓,身穿法衣,头戴法冠,齐敲鼓点,高颂祷词,左族右转,前移后挪,还做各种动作。法师跳神一般约二三小时左右。随后大法师还要做法招魂,把一小瓷瓶勾倒,意为勾来一童男魂酬神。所以每到“波波会”时节,群众都给男孩佩戴一个装有蒜、五色粮、五色布的小红布袋,以免被勾掉魂。

放幡时,众人围观抢“粮蛋子”和杆头馒头,得馒头者生“状元郎”,得“粮蛋子”者可禳灾避祸。人们还撕一点幡纸,作为孩子冲邪时用。

相关参考

土族最原始的驱傩仪式 揭秘“跳於菟”

现仅存于青海同仁县年都户村土族的《跳於菟》(wutu)传统民俗仪式,是古羌部族虎图腾崇拜的一种遗俗。为了驱除附着于各家的疫病与晦气,预祝新一年中家家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因此当地土族在每年农历11月20

土族最原始的驱傩仪式 揭秘“跳於菟”

现仅存于青海同仁县年都户村土族的《跳於菟》(wutu)传统民俗仪式,是古羌部族虎图腾崇拜的一种遗俗。为了驱除附着于各家的疫病与晦气,预祝新一年中家家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因此当地土族在每年农历11月20

土族的“波波会”是怎样的祭祀活动

“波波会”是土族传统的民俗活动,每逢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日子,青海互助县的许多土族乡村都要举行“波波会”,时至今日,每年的“波波会”仍香火旺盛,法鼓不停。波波为土族语,意为法师作道场。俗称跳神

佤族的“拉木鼓”是怎样的一种宗教活动

拉木鼓是阿佤人重要的宗教仪式,也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其凝聚人心、追求幸福、表现强悍、抒发热情的文化传统得以弘扬光大,可以说,拉木鼓就是佤族的狂欢节,木鼓,佤语称为“克罗”,是佤族的祭祀工具、乐器

佤族祭祀:佤族人是怎样镖牛祭拜司岗里的

镖牛,是佤族举行传统宗教仪式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是宗教图腾的一种表现形式。每逢重大节庆和祭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镖牛。牛是佤族的吉祥物,祭牛头则表示对神灵的虔诚。镖牛和供奉牛头,是佤族人民祈求安居乐业、

纳西族都有哪些祭祀仪式 纳西族历史

纳西族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向人为宗教过渡的一种宗教。多达30多种的东巴教仪式是纳西东巴文化的主要载体,即用象形文字记载在东巴经书里的内容通过各种宗教仪式表现出来,并以宗教仪式传承下来。这些仪式力图诠

土族有何传统节日?土族人怎样过节

春节。春节是土族最盛大的节日。节前十多天就开始各种准备,村村户户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除夕吃年饭,唱家曲,给将要出嫁的姑娘举行“戴天头”仪式,各家各户行接神礼,同时还要敬奉灶神和门神。大年初一,全家大小

傩舞历史

1.傩舞的起源傩舞,又叫"大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是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

土族项圈有着怎样的传说 土族服饰

经历了时光磨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土族在服饰上已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可无论是哪一个地区的土族服饰,基本特色一致,这是土族人民对美的独特理解,更是一种渗透骨髓的文化密码,为时光无法改变。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

土族的“安昭舞”怎样跳 土族舞蹈

安昭舞是一种古老的土族舞蹈,流行于互助,安昭亦称“转安昭”,它与蒙古族的“安代舞”相近。表演时,在场院中间燃起篝火,老少皆着盛装,按男在前女在后的顺序围火堆成圈,由一人领唱,众人唱和,翩翩起舞,直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