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恋爱是怎样“烟锅传情”和“卧地谈情”的

Posted

篇首语:夏天就不会生长,春天不播种。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佤族恋爱是怎样“烟锅传情”和“卧地谈情”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佤族恋爱是怎样“烟锅传情”和“卧地谈情”的

烟锅传情

青年男女一边劳动一边调笑说唱,在小伙子们的频频进攻下,姑娘们就会满脸羞涩地把自己抽的烟锅递给自己中意的小伙子。随着烟锅传递次数的不断增加,姑娘和小伙子的感情也不断加深,一次枯燥的野外劳动也就由此演变成了一场生动的串姑娘活动。其实,在阿佤山区,18岁的姑娘吊烟袋不仅不是一件奇怪的现象,在阿佤人的眼中,烟锅是一件用来表达感情的信物。

佤族的烟锅是用细竹和竹节做成的,约有一尺长,烟叶则是当地一种叫作“阑烟”的植物叶,抽起来有一股十分呛人的气味。据当地的老人讲,过去的阿佤山到处都是茫茫的原始森林,就连草都长得有一人多高,加之一年长达近十个月的炎热气候,为各种蚊虫和爬行动物的繁衍提供了温床。为了抗拒蚊虫的叮咬和毒蛇的袭击,经过长期的摸索,阿佤人发现,“阑烟”燃烧后发出的那股呛人的气味能够让人免受蚊虫的叮咬和毒蛇的袭击。于是,男人串山打猎,女人下田做活时不仅嘴上要叼着个烟锅,出门前还要掏出“阑烟”燃烧后留在烟锅里的残渣涂抹在脚杆上和手臂上。

在家做事或是串门聊天时,也要把烟锅带上。后来他们还发现,留在烟锅头内的残渣还具有着很多的药用价值:手脚受了伤,只要从烟锅头里掏出一点“烟锅屡”抹在患处,不久伤口就会痊愈。前不久,一个 佤族妇女还用“烟锅屡”涂抹患处治愈了丈夫发炎多日的痣疮。烟锅成了阿佤人生活中最为亲密的伙伴,上面也就附有了自己的灵气。

因此,在日常相互交往中,对自己认为最为亲近或是最为知心的人,阿佤人就会把自己的烟锅借给他抽上几口,以示彼此间亲密无间的关系。阿佤小伙去串姑娘的时候,当彼此之间感到情投意合的时候,小伙子就会故意去抢姑娘的烟锅以试探姑娘对自己的感情。如果姑娘只是象征性地抢一下就让小伙子抽了,证明姑娘对自己有意;如果感情有了进一步发展,姑娘还会主动为小伙子装烟,这时男女双方离发展成为 “包格莱”式的恋人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

卧地谈情

云南佤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方式很奇特,它以卧地私语轻歌牵引,使恋爱情调十分浪漫。有铺展不羁之美。此俗盛行于云南省西盟等佤族集居地。

卧地谈情这种求爱方式,极富深韵。

小伙子若是钟情于某姑娘,可以赠送香烟、槟榔和饰物,由此打开爱之门。爱之门,是否真的开启呢?这便取决于姑娘的意愿了。姑娘的意愿在卧地谈情中表露小伙子送了赠物,就是"依托",接着便可以"问路"了。小伙进得女家院,便侧躺在竹楼前院中央的地上,此举意味着告诉人们求婚的人来了。

姑娘家人不能对此置之不理。家人要请姑娘走出竹楼,到院子中央去。姑娘来到小伙子身旁,与小伙背对背地侧躺在地上,边歌边语。

此时,小伙倾诉衷情,姑娘与小伙交谈后,答应小伙求爱时,小伙和姑娘就翻个身,由背对背变成面对面躺着交谈,多次山盟海誓后,小伙和姑娘才恋恋不舍地从地上站起来。

然后,小伙在姑娘及其家人的盛情欢送下离去。如果姑娘对前来求婚的小伙子不满意,就缄口不语,小伙子就会知趣地从地上爬起来离去。

相关参考

佤族独具特色的恋爱方式 揭秘“串姑娘”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过自由恋爱缔结。结婚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便可开始参加谈情说爱社交娱乐活动。这种恋爱活动,俗称串姑娘。串姑娘是以群体方式进行。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前

佤族婚后的女子都管干啥 佤族婚俗简介

男女青年在恋爱过程中,梦,常使恋爱终止。佤族认为,谈恋爱时,若是梦见大树林、芭蕉林、或者水槽流水,梦见摘瓜果等,认为是吉兆,婚后美满幸福。由于梦预示吉兆,恋爱就更加密切。若梦见老虎、树倒、桥断、被水冲

佤族人是怎样“做鬼”和“叫魂”的 佤族祭祀

佤族祭祀——做鬼,是佤族人的重要宗教活动。佤族原始宗教信仰中鬼神众多,几乎到了"无物不有鬼神"的地步,有各种树鬼、火鬼、水鬼、谷子鬼、山鬼等等。在诸鬼神中,他们最崇拜的是"

佤族的竹竿舞是怎样的一种舞蹈形式 佤族舞蹈

佤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在中、缅、泰三国都有分布。中国佤族近三十万人,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等县和西双版纳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中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

佤族祭祀:佤族人是怎样镖牛祭拜司岗里的

镖牛,是佤族举行传统宗教仪式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是宗教图腾的一种表现形式。每逢重大节庆和祭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镖牛。牛是佤族的吉祥物,祭牛头则表示对神灵的虔诚。镖牛和供奉牛头,是佤族人民祈求安居乐业、

佤族民间故事:佤族“叫谷魂”有着怎样的传说

在远古时代,佤族人民只靠打猎和采撷野菜来维持生活,还不知道种庄稼和饲养牲畜。有一天,一位皇帝路过佤族、傣族和拉祜族居住的地方,发现他们不会种庄稼,于是吩咐部下给他们一些谷种,并且传授他们种植方法和技术...

佤族崖画有着怎样的历史?佤族崖画简介

绘画的原料是用赤铁矿粉和动物血,加上含胶质的植物液体调合而成。在灰色的石灰岩崖壁上赭红色的图画,当地佤族人称为“梁典姆”,意为岩石上的画。图案中可辨认出1099个图形,其中人物813个,动物109个,

佤族人是怎样祭祀“龙摩爷”的 佤族祭祀

佤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全球拥有约100万人,中国境内有35万人。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民族,是一个始终注重保持自己独特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来自它的悠远与神秘。在佤族文化中,至

佤族崖画有着怎样的历史?佤族崖画简介

...体调合而成。在灰色的石灰岩崖壁上赭红色的图画,当地佤族人称为“梁典姆”,意为岩石上的画。图案中可辨认出1099个图形,其中人物813个,动物109个,房屋26座,道路15条,各种表意符号37个,还有树木、舟船、太阳、云朵...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佤族是跨国境而居的民族,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及双江、耿马、澜沧、孟连等县,沧源和西盟两县是佤族主要聚居县。据2000年云南省人口普查统计,云南境内的佤族有人口38.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