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为什么李陵战败汉武帝急于将李陵问罪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为什么李陵战败汉武帝急于将李陵问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为什么李陵战败汉武帝急于将李陵问罪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李陵究竟背了谁的锅?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天汉二年,李陵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这位李广利不是别人,正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亲哥哥、汉武帝的大舅哥!说白了,这一仗就是汉武帝想像当初培养小舅子卫青一样,给李广利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当然,大败匈奴也是必须的,否则这一仗打得就没有意思了,汉武帝还不至于拿国家的安危去给李广利换军功!
这事儿本来和李陵没有什么关系,最初汉武帝只是让李陵做李广利的军需官、负责后勤保障而已。可是,立功心切的李陵不干了,亲自找到汉武帝,想要上一线杀敌立功。汉武帝一看,也行,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嘛,作为飞将军李广的亲孙子,李陵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事实也的确如此,平心而论李陵的军事素养还是相当不错的!只可惜,双拳难敌群殴,李陵带着五千步卒深入匈奴腹地,却遇到了数万匈奴军队的围攻,结果可想而知……李陵几乎战至了最后一兵一卒,可结果还是力竭被俘了。不久之后,汉武帝诛杀了李陵全族!李陵的祖父李广当初战败被俘后只身逃了出来,最后也就是被削职为民而已,而且后来又被汉武帝重新启用,为何李陵被俘却遭来了灭族呢?
猪一般的队友
李陵被俘之后并没有立即投降匈奴,大概其他也想像自己的祖父李广一样只身逃出匈奴吧。汉武帝方面起初也并没有放弃,而是派出了公孙敖一路搜寻、接应李陵。可公孙敖转了一大圈,连李陵的影子都没有找到!空手而回,公孙敖恐怕很难向汉武帝交差。就在这个时候,公孙敖不知道从哪儿听说有位姓李的年轻将领在帮匈奴人训练军队。这位爷核实都没有核实一下,便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回长安复命去了。
回到长安之后,公孙敖直接上奏汉武帝,说李陵已经投降匈奴了,而且正在帮匈奴人训练军队!事实上,的确有一位姓李的汉军降将在帮匈奴人训练军队,但却不是李陵……很显然,公孙敖是在以讹传讹!可汉武帝信了,他也需要相信这是真的……如此一来,李陵就不是被俘的问题了,而是降敌!根据汉制,降将的家属是要受到连坐的。单从这一点而言,汉武帝如此处置李陵全族也不算“违法”。可怜的李陵,还在想着怎么逃回汉境,却因为猪一般的对友公孙敖落得个全族被杀的下场,得到消息后呢李陵一怒之下索性真的投降了匈奴并成为了匈奴的右校王!
汉武帝的背锅侠
事实上,此战不仅李陵被俘了,带着主力出征的贰师将军李广利也没有达到汉武帝的预期。换言之,汉军在这次出击匈奴的战役中落得个一败涂地……仗是汉武帝要打的,并不是匈奴人南下、汉军被迫反击;李广利也是汉武帝要用的,就为了给这位大舅哥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可名没扬到、万没立成,却换来一场惨败,谁来为战争失利买单?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当然是全国的最高统帅汉武帝和一线的最高统帅李广利买单!可汉武帝根本不想买这个单、也不想李广利来买单!李广利是汉武帝要用的,他买单和汉武帝买单没有区别,不是吗?最后也只能是牺牲李陵了,既然李陵已经“投降匈奴”了,正好用他来给汉武帝的这次战争失利背黑锅!因此,汉武帝必须高调处理李陵。可李陵人在匈奴,那就只能拿他全族开刀了……除此之外,震慑或许也是一个原因,诛杀了李陵全族,谁还敢不要命提出反对意见?汉武帝战争失利的责任也便彻底撇清了——“就是因为李陵投降,这一仗才打败了,不是朕和李广利的责任!”
又一个猪一般的队友
虽说如此,还真有不怕死的,他就是太史公司马迁!汉武帝对司马迁与李广的关系心知肚明,加之他又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文官,如果司马迁单单只是为李陵说情,汉武帝恐怕最多也就是斥责斥责司马迁不知轻重了事,未见得会阉了他!甚至还可能就坡下驴,留下李陵全族的性命改为流刑之类也未可知。毕竟汉武帝要的只是高调处置李陵、为自己的决策失误和战争失利背锅,并不一定非要置李陵全族于死地。更何况,汉王朝本来就有赎刑,死刑花钱也是可以免死的……
司马迁错就错在不该在为李陵说情时捎上了贰师将军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用的人,说他错,等于是把决策失误、战争失利的屎盆子重新扣回了汉武帝的脑袋上……这下汉武帝出离愤怒了!硬是给司马迁安上了一个“欲沮贰师”的罪名,什么意思?想要污蔑贰师将军!这还得了?你为李陵说情已然不对了,现在还要污蔑朝廷重臣!最终汉武帝不仅杀掉了李陵全族,连司马迁也给判了死刑。最终,司马迁以腐刑赎死,这才侥幸保住了一条性命。换言之,司马迁的出发点是好的,却最终把李陵全族彻底推上了绝路!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两个猪一般的队友彻底葬送了李陵归汉的一切可能性和他全族的性命!至于汉武帝为何要诛杀李陵全族,一来在彼时的汉武帝看来,李陵的确是投降匈奴了,按汉制家属理应连坐。
二来汉武帝急需有人替自己背锅、急需撇清决策失误、战争失利的责任,自己和李广利自然是不能背这个黑锅,可不就只能让李陵来背了……当然,汉武帝也未必就一定要置李陵全族于死地,毕竟彼时是有赎刑存在,花钱即可免死,全族不死或许做不到,但赎下部分人还是问题不大的。可太史公为了救李陵慌不择路,竟把屎盆子又重新扣回到了汉武帝头上,这就注定了李陵全族的下场——必须死!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李陵没有投降,两位猪一般的队友也没有出现,恐怕这个战争失利的黑锅还是得由李陵来背!充其量也就是全族的性命或许能够得以保全罢了,但日子恐怕也未见得会好过到哪里去……
相关参考
...,他终究没能成为李元霸。当初,他以初生牛犊的孤勇在汉武帝面前立下军令状:以5000步兵深入匈奴王庭,诱其入彀。可惜,誓言犹在,他却遭遇了11万匈奴精锐的主力围攻。他率部浴血奋战,
典出《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士不可入……西汉时,李陵战败投降匈奴,汉武帝十分生气。大臣中原来歌颂过李陵士气旺盛的人,见此情况都反过来责骂李陵。唯独司马迁对李陵持有不同看法,他爽直地向汉武帝陈述了
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与。这时,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的大臣也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这时司马
九牛一毛 《汉书。司马迁传》 司马迁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据《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载,当时汉武帝命令李陵将军出兵攻打匈奴,终因人力缺乏而战败投降,汉武帝得知后非常生气,而诛李陵全家。司马迁挺身为
汉武帝刘彻听说将军李陵率领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兴。许多大臣便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的大臣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武帝见司马迁站在旁
汉武帝对李陵一家怎么样?李陵投降情有可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因为李陵实在太冤枉。只要还有点人心的都会觉得李陵投降匈奴是被逼无奈。而且,李陵投降之后汉武帝又听信谣言(姑且善意的这么想吧!),杀了李
中国古代最著名又最让人同情的降将是谁?李陵。李陵的祖父是李广,也是一个悲剧英雄。孙子李陵,同样继承了祖父的神勇和悲剧色彩。天汉二年,李陵随同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师酒泉,浚稽山一役,李陵五千多人的军队被单于
汉朝历史 李陵因投降而被汉武帝诛杀全家~~那李广将军也被杀掉了吗
李广是因为行军没有向导,耽误会师的时间,结果汉武帝将他交给司法部调查,结果他觉得堂堂一个大将居然要被小官小吏在条文上将他定罪,很难过,所以自杀死了.大家都知道古时候行军没有向导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史实
汉朝历史 李陵因投降而被汉武帝诛杀全家~~那李广将军也被杀掉了吗
李广是因为行军没有向导,耽误会师的时间,结果汉武帝将他交给司法部调查,结果他觉得堂堂一个大将居然要被小官小吏在条文上将他定罪,很难过,所以自杀死了.大家都知道古时候行军没有向导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史实
李陵因失误后在难回到故土,汉武帝本有意让李陵重回故土,又是什么阻止了这个计划进行的呢?两年以后,害死李陵部卒陈步乐的目的,才开始显现出来。为什么要等这么久呢?因为要等到一个最合适的人,来发布这条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