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汉武帝对李陵一家怎么样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汉武帝对李陵一家怎么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汉武帝对李陵一家怎么样

汉武帝对李陵一家怎么样?李陵投降情有可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因为李陵实在太冤枉。只要还有点人心的都会觉得李陵投降匈奴是被逼无奈。而且,李陵投降之后汉武帝又听信谣言(姑且善意的这么想吧!),杀了李陵的全家。对此李陵没有带着匈奴的人马给汉朝继续找麻烦,真算是对汉朝仁至义尽了。换个脾气大点的像中行说那样,稍微在匈奴那活动活动,就够汉武帝喝一壶的。> >之所以要重点强调的是,李陵自始至终都太对得起汉朝了。相比之下,汉武帝对李陵一家的刻薄寡恩简直是令人发指。特别是在李陵被迫投降匈奴前,汉武帝就已经多次对不起李陵了。>典型的就是元狩五年(118B.C.)李陵的三叔李敢被霍去病谋杀事件。> >先介绍一下李家的家庭状况:李陵是李广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出生前父亲就已经去世。在此之前一年李广因失意于国舅卫青而被逼自刎于绝域。而李广的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代郡太守)也都已经去世。所以说此时李广的幼子李敢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李敢为什么会遭到霍去病的毒手?据说是因为李敢认为自己的父亲李广是被大将军卫青给间接逼死的,所以他想为报父仇去刺杀卫青,但是行刺未遂。不过卫青可能觉得自己确实对李广的死有责任,便没有声张这件事。但霍去病不这么认为,所以在甘泉宫打猎时背后放冷箭死了李敢。> >注意,此时霍去病正在疯狂的掠夺卫青曾经拥有的政治资本,《史记》的记载是:>“……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霍去病突然这么替卫青出头明显是真流氓假仗义——我把你卫青的痛疮(牵连李广自刎)再次揭开,同时你卫青还得“欠”我份人情。而且,更冷酷的是,李敢曾是霍去病的“大校”,给霍去病帮过大忙——元狩四年封狼居胥的战役就是李敢打得头阵,俘获了大单于的权力象征“旗鼓”。> >对于此事,为人比霍去病还要“流氓”的汉武帝就立刻跳出来拉偏架。对李家的孤儿寡母说,李敢是给鹿撞死的。这是睁着眼说瞎话,李敢是让霍去病从背后放冷箭射死——让鹿撞死伤痕肯定是当胸口。这种敷衍了事的解释明显是对李家的轻蔑和侮辱。这一年李广十六岁不到。>顺便说一句,汉武帝对李家的态度真是很恶劣,毫无“君使臣以礼”的起码尊重——之后李敢的儿子李禹曾经被汉武帝打算吊着喂老虎。到后来汉武帝又在巫蛊之祸中杀了李禹——因为李禹的妹妹是戾太子的侧室。> >毫无疑问,霍去病是一代名将,但也是一个非常狂野自私的人,这点和他的恩主、岳父汉武帝很像。>斗转星移,到了天汉二年(99B.C.),是年李陵三十岁,此时的李陵不仅继承了祖父李广一代就开始的“善骑射,爱士卒”的门风,也继承了李家世世代代被迫替汉武帝的外戚当枪使的宿命。>这次是国舅李广利要带兵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攻击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匈奴右贤王,李陵被派去给大军运送粮草。这种大材小用让李陵不满,他请求率领亲兵去打先锋……后来大家就知道了,在汉武帝的猜忌、路博德的掣肘之下,李陵于浚稽山(阿尔泰山中段,位汉唐之时兵家必争之地)战败,滞留在匈奴。而汉武帝又听信谣言,以为李陵在训练匈奴士卒,将李陵一门抄斩。从此彻底绝了李陵回汉朝的念想。> >昆曲中李陵与苏武的惜别。因李陵后来尚且鞮侯单于之女,所以戏中李陵的扮相是一套驸马珈。>但是,李陵到底无负于汉。 征和三年三月,武帝再命李广利率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狐鹿姑单于使李陵率三万余骑再至浚稽山追击汉军,李陵与之周旋多日后放水败给汉军,而匈奴一边也很仁义,不再强人所难的让李陵与故国拔刀相向。此后,李陵便带着部众远走他方,到了一个既不是汉也不是匈奴的地方度过了自己的余生。>“降入天骄愧鬼才,山头空筑望乡台。 苏郎有节毛皆落,汉主无恩使不来。 青草战场雕影没,黄沙角鼓雁声哀。 那堪携手河梁别,泪洒西风骨已灰。”>——元萨都剌《过李陵台驿》>自太史公司马迁以后,对于李陵悲剧性的一生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文学家,在主流上都是同情、理解李陵的所作所为。对于素以“夷夏之防”为务的宋儒,如司马光也是如此。臣民尽“忠”前提是君王有“义”,不然就是“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王安石《明妃曲其二》)这一点上和司马光和他的老朋友老对头王安石的立场是一致的,而且几千年来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学著作中不可逾越的经典,也正是因为“二司马”笔下的历史是一部有人味儿的历史。> >内蒙古正蓝旗黑城子,据说李陵的晚年曾经在此筑台望乡。

相关参考

一家都是悲剧人物 李广之死与李陵之降始末

李广一家都是悲剧人物。李广被匈奴人呼为“飞将军”,是西汉王朝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他一生与匈奴作战70多次,仕途几起几落,始终未能封侯,而人品、声名、战功远在他之下的人则纷纷封了侯。最后,他因不堪忍受大将

一家都是悲剧人物 李广之死与李陵之降始末

李广一家都是悲剧人物。李广被匈奴人呼为“飞将军”,是西汉王朝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他一生与匈奴作战70多次,仕途几起几落,始终未能封侯,而人品、声名、战功远在他之下的人则纷纷封了侯。最后,他因不堪忍受大将

李陵本可全身而退,但被叛徒出卖;汉武帝诛灭其族,不是因其投降

李陵作为西汉将领,也是李广的孙子,在后世可以说是争议颇多的,因为他投降匈奴,后世对于他的观点可谓大相径庭,一个就是汉武帝对李陵太苛刻,诛灭了李家全族,李陵是一个悲情的将领,另一个就是李陵是一个贪生怕死

画地为牢

典出《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士不可入……西汉时,李陵战败投降匈奴,汉武帝十分生气。大臣中原来歌颂过李陵士气旺盛的人,见此情况都反过来责骂李陵。唯独司马迁对李陵持有不同看法,他爽直地向汉武帝陈述了

历史人物 李陵劝说苏武投降为何没能成功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李陵劝说苏武投降为何没能成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苏武没有张骞那么好命,他前往西域的时候,汉武帝已经岁数很大了。所以19年以后,苏武看到的不是汉武帝,而是汉昭帝时期,当时正值霍光辅

李陵李广利投降,都被招为驸马,为何李广利被杀,李陵得善终

李陵和李广利都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都投降了匈奴。投降匈奴后,匈奴单于对两人都很看重,都把女儿分别嫁给了他们。但是,李广利在匈奴第二年就被匈奴单于杀掉了,李陵在匈奴却呆了二十多年直到老死。(李陵剧照)同

为何李陵封王李广利难以善终? 都是投降匈奴

李陵杀匈奴兵数万,但在匈奴封王;李广利送匈奴7万汉家儿郎的性命,却被贬为奴,死于一个妇人之手,真是造化弄人。李广利,是汉武帝征西时的得力干将,人称“贰师将军”,为汉朝对西域的宗主统治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何李陵封王李广利难以善终? 都是投降匈奴

李陵杀匈奴兵数万,但在匈奴封王;李广利送匈奴7万汉家儿郎的性命,却被贬为奴,死于一个妇人之手,真是造化弄人。李广利,是汉武帝征西时的得力干将,人称“贰师将军”,为汉朝对西域的宗主统治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历史人物 李陵李广利都投降匈奴做了驸马,为何结局截然相反

李陵李广利都投降匈奴做了驸马,为何结局截然相反?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李陵和李广利都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都投降了匈奴。投降匈奴后,匈奴单于对两人都很看重,都把女儿分别嫁给了他们。但是,李

太史令司马迁犯了什么错变成太监的

汉武帝统治时期吏法非常的严酷,加之汉武帝生性残酷,因此在统治上也多用严刑惩罚犯错之人。严刑拷打必多冤狱,就连司马迁这样的清官也没能幸免。司马迁之所以被处以宫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太耿直。当时李陵因为被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