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鸿藻_李鸿藻晚清能臣_李鸿藻李鸿章_李鸿藻简介_李鸿藻书法
Posted 光绪
篇首语: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鸿藻_李鸿藻晚清能臣_李鸿藻李鸿章_李鸿藻简介_李鸿藻书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鸿藻_李鸿藻晚清能臣_李鸿藻李鸿章_李鸿藻简介_李鸿藻书法
本 名:李鸿藻
别 称:高阳相国
字 号:字兰荪、寄云号石荪,砚斋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 生 地:直隶高阳县
出生时间:1820年2月14日
去世时间:1897年7月24日
主要成就:晚清主战派和清流领袖
追 赠:太傅
谥 号:文正
李鸿藻 – 晚清重臣、清流党领袖
李鸿藻(1820.02.14-1897.07.24),字兰荪,号石孙、砚斋,河北保定人。同光年间的清流领袖,晚清主战派重臣之一。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督河南学政。同治元年(1862年),被提拔为侍讲,深受西太后慈禧的信任,累迁内阁学士,署户部左侍郎。同治四年(1865年),再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光绪二年(1876年),命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反对完颜崇厚擅订《里瓦几亚条约》。历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吏部尚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以病乞假,旋卒,享年七十八岁,清廷予谥文正,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
拒和主战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朝廷中妥协投降之风日盛。李鸿藻焦急万分,一而再、再而三地上书皇上,建议朝廷开源节流,动员全军,重整士气,保家卫国。然而,一些官僚依旧歌舞升平,忍辱求和,最终李鸿章代表清廷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这种情况下,李鸿藻与翁同龢再次重申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立场。
晚年逝世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李鸿藻因病请求致仕,不久病情加重,光绪帝赏给他药品,命御医前去视疾。不久逝世,享年七十八岁。他的遗疏递入之后,光绪帝十分伤心,赠予谥号文正,追赠太子太傅。
相关参考
如何评价“清流领袖”李鸿藻?李鸿藻与李鸿章是什么关系?是兄弟吗?
李鸿藻,晚清名臣,生于公元1820年,去世于公元1897年,世代名宦世家出身,直隶高阳人,字兰孙,号石孙,咸丰二年进士。李鸿藻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经历了清朝这个时期内外各项重大历史事件,对晚清时局
人物档案 姓名:李鸿藻 字:兰荪、寄云 号:石荪、砚斋。 国家:中国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清朝 籍贯:河北保定 出生地:直隶高阳县 去世时间:1897年7月24日 出生时间:18
人物档案 姓名:李鸿藻 字:兰荪、寄云 号:石荪、砚斋。 国家:中国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清朝 籍贯:河北保定 出生地:直隶高阳县 去世时间:1897年7月24日 出生时间:18
李鸿藻李鸿藻作为同治帝的老师,受到慈禧太后的重用;作为太后支持的清流派,他指责洋务运动;但又作为光绪帝的支持者,反对慈禧太后在中日甲午战争的消极避战。因此,李鸿藻在晚清重臣中可算是在政治上表现极其复杂
无意之中逛“百度知道”,发现有人询问李鸿藻和李鸿章是不是兄弟。对此有疑问的朋友似乎还不少! 此两人都是清朝末年重臣,而且名字只差一个字,的确很容易让人误会。但二人一位是河
李鸿藻与李鸿章有没有关系?李鸿藻与李鸿章谁级别更高? 无意之中逛“百度知道”,发现有人询问李鸿藻和李鸿章是不是兄弟。对此有疑问的朋友似乎还不少! 此两人都是清朝末年重臣,而且名字只差一个字,的确很
李鸿藻,晚清名臣,生于公元1820年,去世于公元1897年,世代名宦世家出身,直隶高阳人,字兰孙,号石孙,咸丰二年进士。李鸿藻历经同治、光绪两朝,经历了清朝这个时期内外各项重大历史事件,对晚清时局
曾历任晚清内阁大学士和兵、礼、工、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等重要职务的,由于其名字和只差一个字,常常被不熟悉清史的读者误读,以为其和是兄弟关系,至少也是同族兄弟。其实这二李只是同朝为官而已
李鸿藻,字季云,号石孙,又号兰孙,砚斋,直隶(今河北省)高阳县人,生于嘉庆二十五年正月初一(公元1820年2月14日),卒于光绪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公元1897年7月24日),享年七十八岁。>李鸿藻
李鸿藻,字季云,号石孙,又号兰孙,砚斋,直隶(今河北省)高阳县人,生于嘉庆二十五年正月初一(公元1820年2月14日),卒于光绪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公元1897年7月24日),享年七十八岁。>李鸿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