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金发生平简介 李金发《弃妇》
Posted 诗人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金发生平简介 李金发《弃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金发生平简介 李金发《弃妇》
李金发是他的笔名,他早年到香港学习,后来去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他的雕塑入选巴黎美展,归国后曾在多个高校任教,之后长期寓居美国,直至1976年病逝纽约。 李金发>李金发生平简介>李金发(1900-1976),原名李淑良,广东梅县人。早年就读于香港圣约瑟中学,后至上海入南洋中学留法预备班。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就读于第戎美术专门学校和巴黎帝国美术学校。>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解放战争后期,李金发息政,长期寓居美国,直至1976年12月病逝美国纽约,终年76岁。>李金发《弃妇》>《弃妇》是现代诗人李金发所写的一首现代诗。诗人用大量的意象,象征弃妇幽隐悲苦的心理,表现她的孤寂的生存。而弃妇,亦可以代指弃儿,可以是被这个世界或者被他人所抛弃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孤独寂寥生存的个体或灵魂。>在这首《弃妇》里,诗人将许多联系并不密切的事物罗织在一起,并将自我的主观情感强行输入这些事物之中,借助这些情感象征物,把诗人在异国他乡生活的怅惘与爱情的失意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灵的哀殿与悲凉极端地状写出来。>从表层来看,这首诗抒写的是弃妇在遭到遗弃之后内心的痛楚与生命的哀号。如果说诗歌的第节是“弃妇”的心灵告白的话,那么第三节则是诗人的直接描摹。>《弃妇》一诗,表层写的是一个被遗弃的妇女身世的悲苦与生活的艰难,实际上是诗人对自我心灵的哀戚进行的极端化描摹与状写。相关参考
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李金发李金发(1900——1976),原名李权兴,笔名李淑良、李金发,广东梅县人。现代作家、诗人、美术家。生平简介李金发早年就读于香港圣约瑟中学,后至上海入南洋中学留法
李金羽www.cha138.com姓名:李金羽出生年月:1977年11月16日性别:男籍贯:中国辽宁职业:足球运动员身高:1.79米体重:76公斤特点:身体柔韧性好,门前抢点意识强国家足球队队员,健力
李金龙浙江黄岩人,1942年10月15日生。1949年去台湾。台湾高级商业学校毕业。曾在国民党空军通讯学校电子雷达班受训,结业后任空军司令部学员大队司仪兼学生阅兵连连长,后考入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进修
象征诗派1925年李金发的《微雨》出版,标志着象征诗派的诞生。其它象征派诗人有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前期新月派诗人于赓虞、邵洵美以及蓬子、石民等。(他们或直接吸取法国象征诗派艺术手法,或接受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李金旸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曾国藩手下士兵个个勇猛,其中有一员大将深受曾国藩的喜爱,他就是李金旸,李金旸还有一个外号叫:冲天炮。李金旸这个人善于作战,和敌军交战
象征诗派1925年李金发的《微雨》出版,标志着象征诗派的诞生。其它象征派诗人有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前期新月派诗人于赓虞、邵洵美以及蓬子、石民等。(他们或直接吸取法国象征诗派艺术手法,或接受
现代派诗人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
邓发,书名邓元钊,乳名八仔。省港大罢工时,改用邓发这个名字。一九○六年三月七日出生于广东省云浮县城西榃石塘村,即今广东省云浮县附城公社榃石塘生产队(又叫邓发村)。父亲邓兴盛务农,又曾当过杂工、店员,母
赖际发(一)赖际发1910年10月24日出生在福建省永定县汤湖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他家以租种地主的田为生,兼当乡里的轿夫和吹鼓手。由于吹鼓手在旧社会被视为所谓“下九流”,所以赖际发家在家族中的地位
熊厚发是红军中一位年轻的优秀指挥员,他担任师长的八十八师,一直是红四方面军的主力。他任红三十军副军长后,在与反动军队马步芳、马步青部的战斗中,血染河西走廊,创造了光辉的战绩。李先念曾说:“我和孙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