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宫湿气重重阴气森森 明朝万历皇帝定陵
篇首语: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地宫湿气重重阴气森森 明朝万历皇帝定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地宫湿气重重阴气森森 明朝万历皇帝定陵
明定陵建于明万历十一二年至万历十八年(公元1584年到1590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它是为明历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皇后的合葬墓。1956年由郭沫若、吴晗等人力主发掘,它迄今我国唯一一座被发掘的皇陵。目前的定陵是遗址性专题博物馆。
定陵其实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修建,历时6年才完成,耗银八百万两。定陵建成时万历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目前定陵已成为北京最着名的旅游点之一。
隆恩殿遗址,这里曾遭受过三次大火,地面建筑绝大部分遭到毁坏。当年李自成下令捣毁定陵、庆陵、德陵城墙与城门,“砖石遍地,大火三日不绝”。后来清军入关后,又对明陵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
定陵地宫由五座勇条石砌成连通的大殿组成。前殿,面宽6米,进深20米,顶高7.2米。殿内无陈设物品。中殿,进深32米,面宽和顶高均同前殿,殿内陈设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座椅、五供和长明灯。
宝顶。这个封土堆的下面就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们长眠的地宫。1620年,万历皇帝朱翊钧和自己的一位皇后先后病死并同时下葬定陵,另一位早年病死的皇后也被迁来三人一起合葬。
金刚墙(一种加固性质的墙),当年考古学家就是在这进入地宫的。定陵地宫中当年出土的文物达3000多件,除了少量祭祀用的礼器外绝大多数都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生前的生活用品。
地宫走道由于深埋地下,即使炎热夏季这里依旧湿气重重,阴气森森。
地宫后殿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两位皇后的棺椁(复制品)。当年的发掘报告这样写道,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尸体腐烂,但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
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墓碑,上面刻着“神宗显皇帝之陵”。
相关参考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1406年明成祖朱棣时期,1420年永乐年间建成,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故宫之大,面积曾达70多万平方,被称为“殿宇之海”,居于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内的房
熟读中国历史,三国时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由于诸侯并起,群雄逐鹿,战乱频繁,死人很多,导致埋葬形式多样,其中疑冢和秘葬是三国时期最多的丧葬形式。说到秘葬,就不得不提三国最诡异的墓穴,下葬的时候就怪事
万历皇帝是明朝最传奇的皇帝之一,他三十年不上朝,庞大的大明却依然正常运转,这不得不说明他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万历为什么不上朝吗?其实并非是他只顾贪图享受和玩乐,而是另有其因。定陵是万历皇帝的陵墓,也是郭
万历皇帝是明朝最传奇的皇帝之一,他三十年不上朝,庞大的大明却依然正常运转,这不得不说明他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万历为什么不上朝吗?其实并非是他只顾贪图享受和玩乐,而是另有其因。定陵是万历皇帝的陵墓,也是郭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定陵的相关情况,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定陵被挖出后,最后万历皇帝骸骨去哪了?结局让人不理解明朝历史有一位争议很大的皇帝,此皇帝既有说明君的,也有说是昏君的。而且这位皇帝因为与大臣们生气
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中第十座陵墓,埋葬的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明定陵1956年5月开始挖掘,1957年打开地下玄宫,至今已过了半个世纪,但是万历皇帝的葬式为何采用“
位于北京昌平区明代十三陵之定陵,是明代万历皇帝的地下长眠之所,也是目前十三陵景区唯一地宫开放的明代帝陵,十三陵其他的地宫都未被开启,且都处于密封的状态,其他人都没事,为什么偏偏悲催的万历的帝陵惨被刨了
一,金丝翼善冠:至今唯一发现的皇帝金冠,金丝冠。二、凤冠:定陵出土的凤冠共有四顶,分别是“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三龙二凤冠”。三、冕旒冠是皇帝祭天地,宗庙,社稷等大典时戴用的
一,金丝翼善冠:至今唯一发现的皇帝金冠,金丝冠。二、凤冠:定陵出土的凤冠共有四顶,分别是“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三龙二凤冠”。三、冕旒冠是皇帝祭天地,宗庙,社稷等大典时戴用的
北京定陵的考古发掘北京定陵遗址位于北京市中心以北40公里处的大峪山脚下,现已建设为遗址性专题博物馆。定陵建于明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1584-1590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为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