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北京定陵的考古发掘
Posted 郭沫若
篇首语:知识越多越令人陶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北京定陵的考古发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北京定陵的考古发掘
北京定陵的考古发掘
北京定陵遗址位于北京市中心以北40公里处的大峪山脚下,现已建设为遗址性专题博物馆。定陵建于明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1584-1590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为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皇后的合葬墓。主体建筑由地上、地下两部分构成。地上建筑由石桥、碑亭、宫门、!恩门、!恩殿、方城明楼和宝城等构成;地下建筑由五座互相通连的石结构拱形殿堂组成为玄宫,俗称“地下宫殿”。
1955年10月,由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等提出申请发掘定陵,当年12月初,在吴晗的主持下成立了由六位发起人和夏鼐、郑振铎、王昆仑组成的“定陵发掘委员会”。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的赵其昌担任发掘工作队队长。1956年5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开始了对古代皇陵的第一次主动运用考古学方法进行的有计划的科学发掘。1957年5月19日,经过一年的多次波折和艰苦发掘,定陵地下玄宫的入口金刚墙显露在发掘队员的面前。10月5日,发掘队员进入地宫,中国古代帝王神秘莫测的地下宫殿终于重见天日,出土文物近3000件。1959年9月30日,在定陵原址上建立了博物馆,郭沫若题写馆名“定陵博物馆”,并于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定陵地宫是目前明十三陵中唯一被发掘的地下宫殿,它的地宫全部用石砌成,多为青石,面积为1195平方米。内无梁架,为石拱券,相当高大。地宫中有7座4吨重的汉白玉石门,设计巧妙,开闭灵活。地宫中又分为正殿、配殿、前殿,和地上建筑完全一样。中殿原状陈列着祭器,那里有三个汉白玉石座,座前各有一套黄色琉璃五供和一个青花大瓷缸,缸中原来盛满长明灯灯油,供点长明灯用。后殿的棺床上停放着明万历皇帝和两个皇后的棺木,棺旁放着装满陪葬品的26个红漆木箱。定陵发掘后,有关部门对万历皇帝的遗骸和头发鉴定后得出结论,万历生前体形上部为驼背,身长1.64米,血型为AB型。“文化大革命”期间,保存在定陵博物馆的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在定陵门前广场被示众批判后烧毁。
明定陵,建筑精巧雄伟,为中国历代皇陵之冠,如今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定陵发掘出土的这一大批珍贵的文物,使考古工作者掌握了众多的第一手资料,引起了海内外考古学界和炎黄子孙的关注。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文物未能完整保存下来,直至30多年后才完成有关发掘报告。
(高江涛)
相关参考
定陵是新中国第一个国家发批文后正式被打开的帝王级的大墓,但离奇的是这些主持开发工作的考古队成员都竞相离奇死亡这是怎么回事呢?1956年,在明代历史学者吴晗的主持下,考古队的成员们对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定陵...
为什么国家禁止挖帝王墓? 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 血一样的教训!
在中国的考古,有一种难以忘怀的痛叫做「”明定陵考古发掘”为什么这么说呢?在1955年,郭沫若以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历史为由,提出了发掘明朝皇陵的计划,「”明定陵考古发掘”事件由此开始。1956年郭沫若和
发掘帝王陵寝的声音近来有不小的响动。早一点,有人建议开挖秦始皇陵,并列出理由N条;近因有专家说下面埋有500吨的珠宝,有人又动起了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墓乾陵的念头。借此股“挖祖坟”的声音,今天就来说
1955年,郭沫若、茅盾等人请求发掘埋有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但由考古所认为,长陵是主陵,应先「”试掘”其他规模较小的陵,积累经验。经同意,最终决定试掘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不曾想此次发掘,成了一场文物的悲
历史秘闻 郭先生力主挖掘皇陵,先拿定陵试手的挖掘现场老照片,教训惨痛
1955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等人联名向政务院,请求发掘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陵墓长陵,很快就获得了批准。不过,由于长陵建造面积实在是太大,一时难以找到墓道,考古学家们只好放弃原有计
万历皇帝陵墓被郭沫若发掘后出了的状况是,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
明定陵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虽然为史学界对研究明朝提供了实在的器物,但大量的文物在接触空气后立即被氧化、破坏,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顷刻之间灰飞烟灭,让人心痛。定陵发掘也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的头号
明定陵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虽然为史学界对研究明朝提供了实在的器物,但大量的文物在接触空气后立即被氧化、破坏,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顷刻之间灰飞烟灭,让人心痛。定陵发掘也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的头号
1956年,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吴晗联合郭沫若等人,力主发掘明长陵,郑振铎、夏鼐等人认为帝王陵不能随便挖掘。最后由周总理批示同意,决定先试掘明定陵,这也是唯一一个主动发掘的帝陵。明定陵埋葬的是明神宗朱翊钧
1956年,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吴晗联合郭沫若等人,力主发掘明长陵,郑振铎、夏鼐等人认为帝王陵不能随便挖掘。最后由周总理批示同意,决定先试掘明定陵,这也是唯一一个主动发掘的帝陵。明定陵埋葬的是明神宗朱翊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