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家禁止挖帝王墓? 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 血一样的教训!
Posted 郭沫若
篇首语:知识贵在质,不在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国家禁止挖帝王墓? 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 血一样的教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国家禁止挖帝王墓? 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 血一样的教训!
在中国的考古,有一种难以忘怀的痛叫做 「 ”明定陵考古发掘”为什么这么说呢?在1955年,郭沫若以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历史为由,提出了发掘明朝皇陵的计划,「 ”明定陵考古发掘”事件由此开始。 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力主发掘十三陵中的明长陵(成祖朱棣的陵墓),当时就有很多人反对,因为中国的考古学是从1921年的周口店遗址发掘开始算,到56年不过30多年的历史,人才、技术都极度缺乏。但是由于当时反对者都人微言轻,所以并没有能够阻止郭沫若要发掘明皇陵的计划。 由于技术经验不够成熟 ,试掘的皇帝陵墓由十三陵中的最大陵墓长陵改为第三大的定陵(明万历皇帝的陵墓)用来试手。 1958年开始明定陵的发掘,经过两年时间,出土了大量珍贵的丝织品、金器、玉器等文物,由于技术的落后,无数奇珍异宝无法保存,发掘出来的丝织品氧化变硬和腐化。 三口金丝楠木精制而成的巨大红漆棺椁以及万历帝后的尸骨直接就被毁坏和丢弃,给历史文物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痛定思痛的郑振铎和夏鼐上书国务院,请求立即停止再批准发掘帝王陵墓的申请,周恩来总理批准了这一申请。不主动发掘帝王陵从此成为考古界的一个定规。 定陵地宫后殿的现状,棺床上摆放的是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棺椁的复制品,原棺已毁尸骨无存。 定陵发掘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帝王陵不可以随便挖,从这件事之后就定下了死规矩,坚决不动帝王陵。相关参考
为什么很多著名的帝王陵,国家严禁发掘?原因其实很简单,目前的技术不能对发掘出土的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其实国家之所以这要做,也是在接受教训后的结果,而这个教训就是1956年定陵的发掘。1956年,郭沫若
历史秘闻 郭沫若一心想挖帝王陵墓,结果变成一场灾难,至今无法挽回
为什么很多著名的帝王陵,国家严禁发掘?原因其实很简单,目前的技术不能对发掘出土的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其实国家之所以这要做,也是在接受教训后的结果,而这个教训就是1956年定陵的发掘。1956年,郭沫若
明定陵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虽然为史学界对研究明朝提供了实在的器物,但大量的文物在接触空气后立即被氧化、破坏,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顷刻之间灰飞烟灭,让人心痛。定陵发掘也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的头号
明定陵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虽然为史学界对研究明朝提供了实在的器物,但大量的文物在接触空气后立即被氧化、破坏,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顷刻之间灰飞烟灭,让人心痛。定陵发掘也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的头号
...椁开启时间,是50年,正好半个世纪。今年5月17日,距经国家批准惟一一座按计划主动发掘的明代皇家陵墓——定陵发掘整整过去
国考古界有一个大悲剧,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定陵也就是万历皇帝的陵墓。data-filtered="filtered"1956年,时任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的郭沫若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定陵。刚开始遭到了
历史秘闻 郭沫若提议要挖掘秦始皇陵,惹领导大怒,并定下一个规矩
国考古界有一个大悲剧,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定陵也就是万历皇帝的陵墓。data-filtered="filtered"1956年,时任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的郭沫若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定陵。刚开始遭到了
发掘帝王陵寝的声音近来有不小的响动。早一点,有人建议开挖秦始皇陵,并列出理由N条;近因有专家说下面埋有500吨的珠宝,有人又动起了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墓乾陵的念头。借此股“挖祖坟”的声音,今天就来说
定陵挖掘照片被曝光,其中包含万历皇帝的尸骨照,人们看的牙痒痒
郭沫若这个人大家应该有所耳闻,郭沫若在文学方面有非常大的成就,这一点是所有人都公认的,实际上他不仅仅是一个大文豪,他还非常的喜欢历史,喜欢考古,只不过郭沫若的考古和其他考古学家是有所不同的,众所周知,
定陵地宫里有一条小河,上面飘着一只小船,要想见到万历皇帝的棺椁,必须踏舟而过。1955年,历史学家郭沫若以“研究历史资料,丰富人民生活”为由,试挖朱棣的长陵,因毫无线索,他又提出挖朱棣长子的献陵,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