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
相关tags: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万历(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10岁即位。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历史学家黄仁宇用“大历史观”的角度,写了《万历十五年》这本研究明史的专著。
相关tags: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万历(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10岁即位。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历史学家黄仁宇用“大历史观”的角度,写了《万历十五年》这本研究明史的专著。
导读:「三大征」旷日持久,历时近十年,到二十八年六月结束。「三大征」虽都以胜利而告终,但每场战争都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胜利的同时也付了出了惨重的代价。以至于每读段历史,一股寒意油然而生。惊叹之余
万历皇帝叫什么名字汉语拼音怎么读万历皇帝叫朱翊钧,汉语拼音:朱(zhū)翊(yì)钧(jūn)史上的万历皇帝原名到底叫什么朱翊钧(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
1592年4月,日本权臣丰臣秀吉派遣16万人前往朝鲜,作为宗主国的明朝,派兵支援朝鲜与日本激战,史称万历,又称万历朝鲜之役,战争分为两段,前后持续七年。 万历朝鲜战争参战兵力 4万馀人(明朝)
万历十五年,为了躲避群臣的骚扰,万历宣布实行“静摄”,从此不上朝。许多人认为万历长年“不朝”,是万历怠政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国事艰难的原因。事实上,不上朝和不理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简介: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1573~1619)年间平息叛乱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朝鲜之役。三战皆捷,但明朝人力物力也遭受到巨大损失。一、宁夏之役即镇压哱拜之
万历皇帝是在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五日上午十一时举行的登基大典。到了下午三时,便有一道中旨传到内阁:免去孟冲司礼监掌印之职,冯保接任。 什么叫中旨呢?就是不经过内阁讨论,径由皇帝直接发布
万历朝鲜战争中朝日军力对比悬殊,在这场持续了七年的战争中,双方的兵力、人数和作战能力和策略都很重要。作为朝鲜的强力后援的明朝在这场战争中表现的相当强势,实质上这更像是明朝和日本的对抗。万历朝鲜战争发生
现在有很多人说明朝亡于万历,因为万历时期发生了不少的大事,直接耗光了明朝的元气,他死后明朝已经积重难返,所以很多人说明朝亡于万历时期。不管这一说法有没有理,但是万历确实是一个奇葩,在明朝历代皇帝中也比
万历明朝方面虽胜,但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削弱了边镇的军事实力。已陷入全面政治经济危机之中的明王朝,在战后不到50年终告灭亡。 万历朝鲜战争中阵亡的将领 中国阵亡的将领有李宁,在战争中首当其冲杀
万历朝鲜战争中日朝阵亡将领不计其数,除了那些能说得出名字的以外,还有更多的都是无名英雄。万历朝鲜战争持续七年之久,双方在战争中都有大量的损耗,虽然最后是明朝胜利,但是明朝最后依然是走向了灭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