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为什么要最先打开万历那座陵墓,剩余的又为何不继续发掘
Posted 郭沫若
篇首语:宁打金钟一下,不打破鼓千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十三陵为什么要最先打开万历那座陵墓,剩余的又为何不继续发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十三陵为什么要最先打开万历那座陵墓,剩余的又为何不继续发掘
位于北京昌平区明代十三陵之定陵,是明代万历皇帝的地下长眠之所,也是目前十三陵景区唯一地宫开放的明代帝陵,十三陵其他的地宫都未被开启,且都处于密封的状态,其他人都没事,为什么偏偏悲催的万历的帝陵惨被刨了呢?下面咱细细道来。 此事发生在1955年,当时北京市的副市长吴晗找到了郭沫若,矛盾等人,来了个联名上书,请求国务院批准考古发掘十三陵最大的陵寝-明成祖朱棣的明长陵,这样既可以积累历史资料,又可以了解明代皇陵的基本构造和建筑方式,结果这一请求被国务院周总理批准了。 于是一场浩大的「 ”考古”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启了,考察队兴奋的来到了长陵,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用探铲探查,结果一个多月了竟然毫无头绪,别说打开地宫了,就是连朱棣地宫的入口都没找到,于是大家不灰心,接着用探沟的方式找入口,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正当大家灰心丧气之时,考古所副所长夏鼐认为,应先「 ”试掘”其他规模较小的陵,积累经验。之后再来挖掘长陵。就这样,大家开会研究,结果是决定试掘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 (严重损毁的万历龙袍) 就这样,定陵开始被考古队用探沟的方式挖掘,幸运的是找到了一块指路石,从而顺利发现了地宫入口,经过两年多的发掘,定陵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包括600多件袍服、布料。但是悲哀的是,定陵的大量文物「 ”发掘即摧毁”。由于没有技术手段,出土的明朝丝绸几乎没有实物留存下来,而技艺也已失传,这造成了文物史上的灾难。等郭沫若再次和周总理申请挖其他皇陵的时候,得到的确实周总理冷冷的回答:十年之内,不准挖皇陵,一律不批!相关参考
万历帝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在位48年是明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他为政初期也称得上一个勤勤勉勉的好皇帝,甚至有一次为民求雨步行将近20公里,但是历史上却对他诸多批判,无论是清朝还是历代的历史学家
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中第十座陵墓,埋葬的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明定陵1956年5月开始挖掘,1957年打开地下玄宫,至今已过了半个世纪,但是万历皇帝的葬式为何采用“
万历皇帝是明朝最传奇的皇帝之一,他三十年不上朝,庞大的大明却依然正常运转,这不得不说明他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万历为什么不上朝吗?其实并非是他只顾贪图享受和玩乐,而是另有其因。定陵是万历皇帝的陵墓,也是郭
万历皇帝是明朝最传奇的皇帝之一,他三十年不上朝,庞大的大明却依然正常运转,这不得不说明他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万历为什么不上朝吗?其实并非是他只顾贪图享受和玩乐,而是另有其因。定陵是万历皇帝的陵墓,也是郭
世界历史 挖掘万历陵墓后,郭沫若要开挖武则天陵墓,只为能找这个无价之宝
在中国古代,自古就有厚葬的传统,尤其是皇家,为了显示皇家的尊严,不仅陵墓要修得金碧辉煌,而且一般都是厚葬,陪葬了无数珍宝。这也是盗墓猖獗的主要原因。而在挖掘了定陵之后,郭沫若上书政府,要求继续挖掘乾陵
熟知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万历的懒惰是出了名的,这哥们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长达28年没有上朝。这让人很疑惑,按照我们所学的历史观,一个国家没有了领导,别说了28年了,就一天,国家都会乱,那
历史秘闻 史上最懒的皇帝,近30年不上朝,陵墓被打开后,真相令人想哭
熟知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万历的懒惰是出了名的,这哥们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长达28年没有上朝。这让人很疑惑,按照我们所学的历史观,一个国家没有了领导,别说了28年了,就一天,国家都会乱,那
秦始皇陵墓自1974年发现挖掘以来,早已确定好了陵墓的主室位置,但是直到现在国家都迟迟没有动工的迹象,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中更是有一种说法直接颠覆了人们的三观认识比较传统的说法就是技术不够先进,
历史人物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简介,万历皇帝陵墓在哪
人物生平早期经历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十七日,朱翊钧出生在裕王府,是明穆宗朱载的第三子。明穆宗有四子,长子朱翊N、次子朱翊钤,俱早亡。四子朱翊H与朱翊钧同为李氏所生。朱翊钧的祖父世宗嘉靖帝晚年
万历皇帝是明朝最传奇的皇帝之一,他三十年不上朝,庞大的大明却依然正常运转,这不得不说明他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万历为什么不上朝吗?其实并非是他只顾贪图享受和玩乐,而是另有其因。定陵是万历皇帝的陵墓,也是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