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王述得王导重视却与王羲之不和 怎么评价王述
Posted 王羲之
篇首语: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王述得王导重视却与王羲之不和 怎么评价王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王述得王导重视却与王羲之不和 怎么评价王述
王述出身太原王氏,与父亲一样是东晋时期的官员,年少时就深得王导器重赏识,历任临海太守、会稽内史、扬州刺史、卫将军、尚书令等职,封爵蓝田侯。虽然王导很看重王述,但王羲之跟他却相当不对付,两人矛盾重重。 王述的故事 王羲之>王述年轻的时候脾气是比较暴躁,但后来渐渐谦和温顺,也越来越有名气和声誉,但对于素来看不起他的王羲之而言,就不是那么高兴了。后来,王述的母亲去世,当时他离职回家处理丧失,而王羲之则代替他担任会稽内史,虽然声称要去吊唁王述的母亲,但都没有去。有一次,王羲之路过王述家门口,但当王述去迎接他时他却离开了,一次凌辱王述,二人于是矛盾越来越深。之后,王述升任扬州刺史,上任时也没有去拜访王羲之,甚至让人检举王羲之治理不严,逼得王羲之只能辞职。>相比于跟王述关系很差的王羲之,王导倒是很看重王述。>当时,人们聚会都争相拍王导马屁,只有王述坐在角落里感叹道:“王导不是尧、舜这样的圣人,哪里能事事都对啊。”王导听后非常赏识他。>王述家境贫寒,曾收了别人不少馈赠,后来被州司所查出,王导就劝他:“你是名人之子,不用担心没有俸禄,不要做收礼这种事。”但王述却说:“满足了自会罢休。”时人都说他心胸不豁达。>怎么评价王述 >王导>王述平日性格急躁,官场沉浮后渐渐以柔和之道治事,人们赞他很有涵养。>王导评价他:“清贞简贵,不灭祖、父,但旷淡微不及耳。”>谢安则说他:“掇皮皆真。”>晋简文帝司马昱评论其:“才既不长,于荣利又不淡;直以真率少许,便足对人多许。”>《晋书》则评论道:“鉴局夷远,冲衿玉粹。”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王羲之和王述在官场上齐名 为什么王述会让王羲之心生怨气
山水之间,兰亭所立,才人齐聚,饮酒赋诗,品味生命的忧乐。“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落笔写下了一篇《兰亭集序》,该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东晋时期的书法家,有“书圣”之
这一对〝双王〞,一个是名留千古的书法大家,人人知晓。另一个只是同年代的政治人物,其名字几乎己经湮没无闻。今天把他们凑在一起,就是因为他们之间也有些故事可以谈谈。 先把他们各自的生平事迹介绍一下:
位于山东临沂的王羲之塑像。王羲之在东晋算是一流的人物,但在残酷的官场,只要你站错了队,就只能在底层混混,抬头看着水平比你差的人爬得更快、飞得更高。王羲之没想到,被一个根本看不起的二流人物踩在脚下嘲讽羞
>>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又作307365),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因与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今浙江绍兴)
王述王述别名王怀祖、王蓝田,出生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幼年丧父,侍奉母亲尽心尽力,是闻名乡里的孝子。王述虽然家境贫寒,却勤俭自持,不追逐名利、急功近利,此后成长为东晋官员、名将。王述简介>王述(3
王述(303年-368年),字怀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东晋官员,东海太守王承之子。>>王述年少丧父,承袭父爵蓝田侯。以孝侍奉母亲,安贫守约,不求闻名显达,故三十岁仍未知名,更有人说他痴愚。后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王述年幼丧父,侍奉母亲享有孝子之名。安于贫困,节俭持家,不追求名誉和官爵。性格沉静,宾客们常纵情辩论,异端邪说并起,而王述却静静的不发一言。年少继承父亲的封爵。年至三十,还未出名,有人
晋朝人物中文名:王述别名:王怀祖、王蓝田国籍:晋朝出生日期:303年逝世日期:368年职业:官员主要成就:在政清正严明籍贯: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官职:东晋卫将军、尚书令封爵:蓝田侯追赠:侍中、骠骑
人物生平弱冠知名,年轻时被王衍比为名士南阳乐广。永宁初年,任骠骑参军。后迁司空从事中郎,爵蓝田侯。迁尚书郎,不就。东海王司马越镇于许地,王承为东海王记室参军,深得司马越的推重,称赞他“王参军人伦之表”
> “装”已经成了风气,成了社会主流评价标准,不这样做的人,要么被认为是俗人,要么被认为是傻子。罗友和王述,就是这样的两个傻子。> 罗友出身贫寒,曾在大将军桓温门下当宾客,后来因为有才,出任过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