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 王羲之与王述
Posted 王羲之
篇首语:与其积攒满箱子的金银,不如积攒满肚子的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朝历史 王羲之与王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朝历史 王羲之与王述
这一对〝双王〞,一个是名留千古的书法大家,人人知晓。另一个只是同年代的政治人物,其名字几乎己经湮没无闻。今天把他们凑在一起,就是因为他们之间也有些故事可以谈谈。
先把他们各自的生平事迹介绍一下:
王羲之(303-361 ,一说 321-379) ,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他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王羲之因为这样的出身,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庾亮的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最后做到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人们又称他为 " 王右军 " .
《世说新语》里载有王羲之〝坦腹东床〞的美谈:晋代的另一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汇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坦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王羲之从小爱好书法。幼年时他曾跟随姨母,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过书法。渡江后,他又学习了前辈书法大师李斯、曹喜、张芝、张昶、蔡邕、钟繇和梁鹄等人的书法。这使他的书法融合各家所长,自成一家。后人更称他为〝书圣〞。
王述(303 年- 368 年),字怀祖,晋朝政治人物,封蓝田侯,人称王蓝田。太原晋阳 . (今山西。太原市)人,东海太守王承之子。东晋官员,历任扬州刺史和卫将军、尚书令。王述年少丧父,承袭父爵蓝田侯。以孝侍奉母亲,安贫守约,不求闻名显达,故三十岁仍未知名,更有人说他痴愚。后司徒王导以其门第缘故任用他为中兵属。咸和九年(334 年),琅琊王司马岳获授骠骑将军,召王述为功曹,出任宛陵县令。后转任征虏将军庾冰的长史。
王述后来转任临海太守,后又迁建威将军、会稽内史,在政清正严明,无大事发生。后因母丧离职。服丧后,于永和十年( 354 年)代替因北伐失败而被废为庶人的殷浩为扬州刺史,加征虏将军。后进都督扬州、徐州之琅琊诸军事、卫将军、并冀幽平四州大中正,续任扬州刺史。兴宁二年( 364 年),王述以卫将军升尚书令、散骑常侍。太和二年( 367 年),以年近七十,上疏求退,但朝廷不许,王述却始终不肯继续任官。次年,王述逝世,享年六十六。朝廷追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谥号为穆,又因避晋穆帝谥号,改谥为简。
王述遇事时性格沉稳,客人纵横雄辩时各种观点在互相争论,而王述却能泰然在其中,未受气氛影响。但平日性格急躁,一次吃鸡蛋时,王述试图用筷子。刺穿鸡蛋食用,但刺不到。王述因而大怒,举起鸡蛋掷向地下,见鸡蛋在地上滚动就更加去践踏它,但又踏不中。王述更是愤怒,竟在地上拿起鸡蛋放进口,咬破了就立刻吐出来。
严格来说,王羲之和王述是同门同姓同龄还同宗。但是王羲之素来轻视王述,从少就把王述视为假想敌。故史籍有说:〝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这里说两王齐名,齐的是身世。王述在书道与名气上,比王羲之差很远,但他后来在官阶地位以及在职场的美誉度上,却又高出王羲之很多。因此,〝王右军素轻蓝田,蓝田晚节论誉转重,右军尤不平。〞
后王述母亲逝世,时任会稽内史的王述离职办丧事,由王羲之代领会稽。但王羲之到后,连日声称要去吊唁都没有去,有一次到了门口,但在王述去迎接时却门也不入就离开,以凌辱王述,二人的嫌隙更由此扩大。等到王述做扬州刺史,将去就任时,前往各地与地方官员告别。但路过会稽,没有拜访羲之,便离去了,以为报复。
其实在此之前,羲之经常对宾友说:〝王述就只能作个尚书,到老了才能做个仆射。想再求当会稽令,是不可能的。〞等到王述做了大官,羲之以在其下做官为耻,于是便派使者到朝廷去请求将会稽分为越州。使者没有达成使命,王羲之此举被当时的贤士所笑。不久王羲之内心惭愧,对其儿子说:〝我不比王述差,可是官位与他相差悬殊,是因为你们不及坦之( 王述之子 ) 的原因吗?〞王述后来到会稽郡视察,查出王羲之为政失察之处。王羲之深以为耻,于是便称身体有病,离开会稽郡在父母坟前发下誓言,再也不出仕为官。后来朝廷因为他发下的誓言太坚决,也就不再征召他做官。王羲之辞官之后,与东土人士游山玩水,荡舟钓鱼为乐。又和道士许迈共同修炼丸丹服食,不远千里采集药石,游遍了东方多个郡县,走遍了名山大川。他在给吏部郎谢万的信中也表达了自己晚年的志愿便是寄情山水,颐养天年。王羲之59 岁那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他的儿子们遵从他生前的意愿,坚决辞让不受封。
王羲之不拘小节,从上述的〝坦腹东床〞一事可以看到。但他心胸狭隘,嫉妒好胜的性格似乎很少被人提及。是为贤者讳乎?由此可见,世上无完人,信然。至于他为何自少便轻视王述,我则不大了了,尚望各位高人有以教我。
相关参考
王述出身太原王氏,与父亲一样是东晋时期的官员,年少时就深得王导器重赏识,历任临海太守、会稽内史、扬州刺史、卫将军、尚书令等职,封爵蓝田侯。虽然王导很看重王述,但王羲之跟他却相当不对付,两人矛盾重重。王
历史人物 王羲之和王述在官场上齐名 为什么王述会让王羲之心生怨气
山水之间,兰亭所立,才人齐聚,饮酒赋诗,品味生命的忧乐。“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落笔写下了一篇《兰亭集序》,该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东晋时期的书法家,有“书圣”之
王述母亲亡故,所以去官守孝,住在会稽边境。上面派去代替王述的是王羲之。王述以为他和王羲之都是当朝名士,自然惺惺相惜,一直等着王羲之的拜访。没想到王羲之只是礼节性地吊唁了一下王述的母亲,匆匆来了,又匆匆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兰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的《中秋帖》行草,与王珣(王羲之的姪子)的“伯远帖”这三幅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准的书法
位于山东临沂的王羲之塑像。王羲之在东晋算是一流的人物,但在残酷的官场,只要你站错了队,就只能在底层混混,抬头看着水平比你差的人爬得更快、飞得更高。王羲之没想到,被一个根本看不起的二流人物踩在脚下嘲讽羞
晋朝人物中文名:王述别名:王怀祖、王蓝田国籍:晋朝出生日期:303年逝世日期:368年职业:官员主要成就:在政清正严明籍贯: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官职:东晋卫将军、尚书令封爵:蓝田侯追赠:侍中、骠骑
一次,王羲之吃饭时,用筷子在桌上划字,把酒杯撞翻了。他就用手指头蘸(站Zhàn)着酒写字,饭都忘了吃啦。他的第七个小儿子王献之见到哈哈大笑,说爸是个“字疯子”。他妈听见了,说道:“儿呵,只要功夫深,‘
一次,王羲之吃饭时,用筷子在桌上划字,把酒杯撞翻了。他就用手指头蘸(站Zhàn)着酒写字,饭都忘了吃啦。他的第七个小儿子王献之见到哈哈大笑,说爸是个“字疯子”。他妈听见了,说道:“儿呵,只要功夫深,‘
王徽之出身琅琊王氏,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哥哥,也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名士。王徽之同样才情纵横,但王羲之的几个儿子中最知名的要数王献之,所以兄弟二人难免被比来比去,但这些都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兄弟之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