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铓鼓舞是怎样的?为何会有世界风采

Posted 哈尼族

篇首语:成家后,你要明白,你赚钱的速度不仅要快于你花钱的速度,还要快于父母变老的速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哈尼族铓鼓舞是怎样的?为何会有世界风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哈尼族铓鼓舞是怎样的?为何会有世界风采

铓鼓舞产生于哈尼族以狩措为生的古代。人们为了在狩猎时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由无意中发现打击山中空心树会发出响声,于是他们用原木凿空绷上牛皮,做成了鼓。鼓声除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外。

有时也可以轻轻地敲击起到吸引猎物的作用,若是单身或人少而碰到猛兽时,急风暴雨似的击打又可以起到口下跑野兽防身自卫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又模仿农业生产的农耕动作,使铓鼓舞得到了丰富的发展,特别是铜的发现和利用,开始有了铓,成了名副其实的错鼓舞。

铓是代表谷子的饱满,鼓是代表谷子粒多,铓鼓舞是祈祷庄稼饱满、粮食丰收或庆贺节日喜事的一种主要活动。特别是哈尼人祈祷风调雨顺、万事吉祥的传统“祭龙”仪式,更是离不开铓鼓,他们总是将铓鼓舞贯穿始终。

太阳西下催人归,当我们踏上返程的路时,那回肠荡气、震天动地的鼓声仍在耳边回响。那激越奔放潇洒劲健的舞姿还在眼前闪动。我问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有何感受时,他们很高兴地说:“很好,这么美的舞蹈,应该把它推出去。”

其实,近年来,建水的哈尼族铓鼓舞已走出深山,多次参加了省内外的一些大型演出活动,在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和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以动人心魄的震撼力,受到称赞。在首都举行的中华鼓舞大赛中获最高奖——山花奖。还在意大利蒙特卡尼第8届国际旅游电影节上获最高奖——苍鹭奖。铓鼓舞是哈尼族古老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它不但是哈尼族舞蹈的精华,而且对研究哈尼族历史以及繁荣今天的民族舞蹈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它为建水的旅游业增添了一道民族风情的新景观。

相关参考

哈尼族为何会有捉蚂蚱节?捉蚂蚱节都干啥

捉蚂蚱节,哈尼语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后的一第个属鸡或属猴日举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区,种植一季水稻。过了“六月年”,水稻就开始抽穗,为确保水稻丰收,哈尼族人民就采取过“捉蚂蚱

哈尼族的民间文化都有啥?都有啥民族风采

哈尼族文学以民间文学为主,包括诗歌、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谣谚等。神话和传说最古老,数量相当多,有《天、地、人的传说》、《兄妹传人种》、《作洛搓罗》等。创世史诗以《沃果策尼果》为代表,它叙述了开天辟

为何说德昂族的舞蹈很奇葩 德昂族舞蹈

象鼓舞:德昂族的舞蹈,广为流传的是象脚鼓舞。由敲鼓,打着铓、钹的男子带头,其他男女老少跟在后面,按一定步法,手势绕圈而舞。也有男女分成两圈,男子组成外圈,女子组成内圈。由一戴草帽的男子带头击鼓,其他男

为何说德昂族的舞蹈很奇葩 德昂族舞蹈

象鼓舞:德昂族的舞蹈,广为流传的是象脚鼓舞。由敲鼓,打着铓、钹的男子带头,其他男女老少跟在后面,按一定步法,手势绕圈而舞。也有男女分成两圈,男子组成外圈,女子组成内圈。由一戴草帽的男子带头击鼓,其他男

哈尼族的历史是怎样的?其发展又是怎样的

哈尼族现有人口1254800人(1990年),主要聚居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四县,思茅地区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源彝族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县、江城哈尼

瑶族长鼓舞怎样跳?瑶族长鼓舞简介

居住在粤北山区的瑶族,逢年过节,都喜欢跳长鼓舞。起舞时,舞者身穿节日盛装,腰扎红绸,脚裹白色绑腿,挂着1米多长的花鼓,时而腾空急转,时而如猛虎扑地,特别是双人表演时,犹如两虎相斗,又象双龙戏珠,真是妙

哈尼族人是怎样唱歌的?哈尼族音乐特色

哈尼族也是一个热爱音乐和舞蹈的民族。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随身带着自己的乐器。小伙子爱的是三弦四弦,姑娘们喜欢“把乌”和“响篾”,男孩子爱吹直笛,老年人也有他们特制的“小把鸟”。在节日和盛大的祭祀场合,

白族的仗鼓舞是怎样来的?又有何说法

目前,关于桑植白族仗鼓舞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说法。其一是“斗争说”,即仗鼓舞是白族同胞在抵御压迫势力时,用手中的杵等劳动工具作为武器,将敌人赶跑后,手舞足蹈,庆祝胜利,逐渐形成了仗鼓舞。谷利民认为这种说法

哈尼族的姑娘是怎样确定恋爱对象的

在人群之中,哈尼族姑娘有自己的“任务”,她们白天的任务是表演节目,晚上,她们各自都开始寻找自己的“目标”,就是找到另自己满意的男人。在白天表演的空闲时间里,哈尼族的姑娘们都会不停的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哈尼族是怎样来的?其名又有何来历

清代云南元江等府窝泥蛮(《广舆胜览》)位于云南南部的元江畔自古为哈尼族聚居区,也是古代元江府的驻地。窝泥蛮为明清时期对哈尼族的称谓。哈尼族有多种自称,以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约、白宏(或白泥)等六